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碱指示剂是中学阶段经常用到的指示剂,能跟酸碱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向酸、碱的溶液中加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是什么物质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下面从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进行分析,使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指示剂跟酸碱作用,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碱变色.  相似文献   

2.
酸碱中和滴定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如何通过中和滴定来正确计算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一般采用公式法计算;二是如何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一般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来判断. 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溶液pH的变化,可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若指示剂选用不当也会引起误差. 一般选择酸碱指示剂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等当点(终点)pH要吻合或接近.  相似文献   

3.
酸碱中和滴定是要求较准确的实验,我们在做这一实验时关键要做到两点:(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伞反应.而滴定终点的判断则是通过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定的.所以,在具体的酸碱中和滴定中,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用草酸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时,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还是按北师大编的《无机实验》第一版教材第50页所说,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呢?对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 酸碱指示剂尽管结构比较复杂,但一般都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或既呈弱酸式又呈弱碱性的两性有机物,其中酸式(HIn)及其共轭碱式(In~-)具有不同的颜色。当溶液pH值改变时,指示剂失去或得到H~ ,使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例如酚酞当溶液pH值小于8时呈无色,当溶液的pH值小于10时呈红色,但浓度过大酚酞又变为无色。因此pH值从8到10为酚酞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的过程,称为酚酞的变色范围。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具有不同的变色范围。若指示剂其酸式和碱式分别以HIn和In~-表示,它们在溶液中处于下列平衡:  相似文献   

5.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在中和反应终点时出现颜色变化,因此终点判断须选择合适指示剂.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相似文献   

6.
伊万霖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80-181
一、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 aO H溶液)(一)准备:1.滴定管:①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②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盐酸洗涤3—5次并排除管尖气泡;③用小漏斗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厘米处;④将液面调节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记下刻度。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必用待测润洗。3.移液管:转移多少量溶液用。其洗涤方法与滴定管要相同。(二)滴定:①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取一定体积待测碱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②用左手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至橙色(粉红色)出现,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记下刻度。(三)计算:将每次的数据记录,每个样品做三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A组: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分别为:(1)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入标准酸进行滴定偏高;(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偏高;(4)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误用盐酸润洗偏低;(5)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偏高;(6)待测液...  相似文献   

7.
酚酞和淀粉是无机实验中滴定反应经常用到的指示剂,通过实验探讨淀粉指示剂和酚酞指示剂的用量对无机化学滴定实验结果的影响.在酸碱滴定和碘三负离子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中,使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时,根据酚酞指示剂和淀粉指示剂的不同用量来测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滴定准确度的情况下,酚酞指示剂的合理灵敏度使用范围为0.04-0.08m L,0.2%的淀粉指示剂的合理灵敏度使用范围为3-5m L.  相似文献   

8.
能跟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其组成一般是弱有机酸或弱有机碱.本文就中学阶段常见的指示剂谈谈它们的配制,以及在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指示剂.除此之外,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的汁液也可用作指示剂.上述知识是中考的常考内容,我们应给予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科书中有关滴定原理的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的跳跃性较大。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借助指示剂判断是否会有误差?等等。由此,我对“中和滴定原理”的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使学生真正理解借助于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的原理。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状况,我运用“理论探究法”进行教学设计如下: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情境引入1.幻灯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计算表达式如…  相似文献   

11.
酸碱中和反应的终点在理论上应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即化学反应的计量点).但在中和滴定实验中,被滴定的溶液通常不发生任何外观变化,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的终点.另外有时还会提出中和至中性的点.上述三种终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在学习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滴定分析亦称容量分析,在滴定分析时,一般先将(被测物质)配成溶液并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即标准溶液(也称滴定剂)通过滴定管逐滴地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被测组分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然后根据所加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量.在滴定分析中,在化学计量点时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外部特征,因此一般通过加入指示剂,利用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在有关计算中严格遵循化学方程式计量数配比关系.根据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酸碱滴定等若干种滴定分析法.现就有关滴定分析在今年高考中的体现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浓硫酸和硝酸的重要性质 ;常见酸碱盐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对农作物的作用。2 掌握 常见酸 (盐酸、稀硫酸 )、碱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盐 (NaCl、Na2 CO3 、CuSO4等 )的化学性质 ;酸、碱的通性。二、知识结构溶 液导电性 →离子→酸常见酸 (盐酸、稀硫酸 )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主要用途 ,浓硫酸、 硝酸的特性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2 )跟金属反应( 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4)跟碱反应 (中和反应 )( 5)跟盐反应碱常见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 :物理  性质、化学性质、主要用途…  相似文献   

14.
目测络合滴定终点,主要使用金属指示剂。对于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有色络合物,一般教科书都简化处理为MIn(1:1),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复杂的。 在酸性溶液中,络合物可能生成MHIn、MH_2In等酸式络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又可能形成碱式络合物MOHIn、M(OH)_2In等。有时金属离子及指示剂的浓度比不同,情况就不同。指示剂刚加入被测溶液时,由于溶液中游离金属离子占优势,可形成M_MInN型的多核金属——指示剂络合物;随着滴定的进行,通常MIn型的络合物逐渐占优  相似文献   

15.
张鑫燕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202-203
酸碱滴定是分析化学中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定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酸碱滴定方法的撑握与否直接影响今后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滴定分析方法的学习.用"Titration"软件的滴定演示功能和动态曲线图形贯穿酸碱滴定整章教学过程,尤其是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的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一.酸碱中和治定的教学目标酸碱中和滴定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部分内容放在高一减金属一章中讲授是很合适的,但在使用上海市长宁版高一化学这部分教材时,教师感到不好教,学生感到不好学,为此,教材中有两个地方特提出来商榷.(一)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要理难中和j站引创区理掌握中和滴定,定提酸碱j自己刻的选用.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讲清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即滴定曲线、滴定突跃)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等内容,而教材中(见高一化学教材P.135)前者写得太简单,只用了下面一句话:“反…  相似文献   

17.
在配位滴定分析中,对于直接配位滴定过程最佳终点的问题,已有文献论述[‘]。本文在此只对配位返滴定过程的最佳终点,作较为详细的讨论。所谓最佳终点:就是在滴定过程中考虑了指示剂的存在,滴定达到终点时,化学计量点和指示剂的变色点同时到达。在这一点上的误差为零,而且在该条件下指示剂的反应最为敏锐。一、考虑指示剂存在时最佳终点的选择为了讨论和书写方便,离子的电荷略去,并且以溶液中不存在副反应的情况来讨论。若溶液中有副反应存在时,只要将公式中的K。y,K。,,K。;。分别用K’。y,K’。y,K’。;。代替即可。…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学习《酸碱中和滴定》一节时,常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强酸强碱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7,甲基橙,酚酞的变色范围均不在pH=7时,为何能用来判断滴定终点? 2.甲基橙、酚酞是否适用在任何浓度的强酸强碱的中和滴定中作指示剂? 3.石蕊的变色范围pH值是5.0—8.0,为什么在进行中和滴定时,一般不选它作指示剂?这些问题,我是采用如下办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用基准物质草酸(H_2C_2O_4)标定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浓度,选择什么来作滴定终点的指示剂问题,现行教材对此其说不一,有的认为应采用酚酞作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值  相似文献   

20.
综合表述了紫甘蓝色素的变色原理图。以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设计实验,在球型冷凝管中制成色彩炫丽的pH色柱,促进学生形成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概念,在稀释溶液和测定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实验中培养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在设计判断盐酸滴定碳酸钠终点现象的实验中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