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国家形象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其结果将会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与世界强国相比,我们在国际传播渠道上不具备优势,但是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团队集中优势资源,创作国际题材纪录片精品,10年间通过商业合作模式,在西方主流平台持续推出一批高品质的中国重大题材纪录片,完成了让世界了解中...  相似文献   

4.
历史关照现实。通过历史参照现实社会,解读现代社会,消解现实困惑,成为历史题材纪录片带给人们的审美动因。历史题材纪录片《刺桐石刻》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两代人的命运。笔者在文中阐述了《刺桐石刻》创作如何通过一个家庭的命运,通过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多重关系的挖掘,以审慎的态度将潜藏在历史深处的真实意义上升至理性的高度,引领观众解读历史并反观今日社会,从中获得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6.
7.
8.
历史文化纪录片因为其历史价值、认知价值、文献价值及文化传承功能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开拓空间.中华古代文明中的人物、朝代、历史事件或者文化现象为这一类型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李杨 《新闻爱好者》2011,(6):116-117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河南,促进经济强省与文化强省建设互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河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一种战略选择。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并运用真实的本质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和文化证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展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原文化及表现河南人民建设现代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葛明 《新闻爱好者》2011,(12):116-117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河南,促进经济强省与文化强省建设互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河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一种战略选择。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已经创作出品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作品中,类型和手法不尽相同,下面笔者从作品纪录创作的媒体形式、呈现的类型以及创作手法进行分析. 一、媒体形式:电视系列纪录片与纪录电影 从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创作来看,主要有两种媒体形式,一种是电视系列纪录片,一种是纪录电影.当然这两种媒介的差异不仅仅是记录介质,而且在影片容量、制作技法、叙事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作为彰显中国力量、展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沟通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文章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面临的困境,解构其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莹  周慧玥 《视听》2022,(10):126-128
近些年,多部儿童题材纪录片热播,承担起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承使命,在教育观念、伦理道德、审美心理等多方面作用于观众的精神与思想领域。《棒!少年》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部作品。该片通过“看见儿童”的社会责任建构生成社会价值,通过“儿童立场”的考察与“儿童在场”的符号隐喻实现人文价值,通过诗意的存在与审美意涵下的精神超越缔造审美价值,通过儿童故事的剧情化呈现与修辞性的声画表达实现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70年代初,苏联有首歌曲《鹤群》,被誉为在卫国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安魂曲。歌词大意是:有时候我总觉得那些军人,没有归来,从流血的战场。他们并不是埋在我们的大地,他们已变成白鹤飞翔。他们从遥远的战争年代飞来,把声声呼唤送来耳旁,呼唤你们,那往事不能忘。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介无疑是当今最为成熟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体,电视媒介的介入实现了DV纪录片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效地整合了民间DV纪录片资源。但是,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电视媒介的主流化、大众化特征与DV纪录片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征形成了它们之间的天然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地方文化也称地域文化,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①它是传承历史血脉、推动地方文明的精神动力.电视纪录片作为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现历史文明 湖北又称荆楚,自古以来是楚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近代及现当代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电视纪录片要传承与彰显湖北地方文化,必须突出展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首先就要尽可能地对楚文化进行挖掘与诠释,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优秀的纪录片范例.  相似文献   

17.
从脱贫攻坚的收官到乡村振兴的开启,纪录片成为留存时代记忆、传承精神文明、抒发情感话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创作相较过去进行了全新的尝试:以微宏叙事借时代之力观照个体命运,生动展现中国农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细腻的影像语言精准把握乡村振兴主题,抒发情感话语,描绘真实乡村图景。实现了熔铸民族精神、强化文化认同、凝聚社会共识、形塑家国形象的价值意义,引发观众深度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纪录片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对纪录片“真实性”概念的探索呈现分化和论争的多元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 互相缠绕,无法分离,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本文试将纪录片的“真实性”置于哲学的角度,通过其与新闻价值体系中的“真实性”的比较,分析两者的分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媒介产品中,纪录片是最具有文化留存意义的类型。这主要源自它对社会生活及文化结构的嵌入式作用机制。纪录片生产区别于一般新闻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新闻资源开发与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独特的视听文本。近十年来,我国的纪录片生产在地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上,最突出地体现在海外华裔纪录片新题材的开拓与创新上。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创作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出纪实主义的误区80年代末以前,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即突出主体意图,淡化客观存在,说教意味浓重———这多少延续了“文革”时期“主题决定论”的思想———一部纪录片就是编导的一篇论文;采用的手法,也多是语言灌输式。故而,着眼点更多的是落在解说词的写作上(至今依然有人把解说词的写作水平等同于编导水平的高下)。某些纪录片甚至是先有解说词,后有画面,画面只不过是填充解说词的符号。这种创作方法不仅有悖于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也有悖于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人们呼唤着真实的复归,呼唤着纪实时代的到来。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