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一条重要要的物理规律.机械能守恒律的条件是教学中的难点.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机械能守恒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应尉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苏许辉 《物理教师》2010,31(11):9-11
1教材分析 (1)“追寻守恒量”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第1节课,它是后面几节课中涉及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的基础,因此在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本节是一个新的开端,主要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追寻守恒量——能量》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内容,这是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启发性的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探索能量概念过程中那种不懈追求的精神.该节课在开头引用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的话:有一个事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七章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练习五第(1)题的第e种情况(第130面)是这样的:“用细绳拴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问该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吗?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必修)第七章"机械能"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中,有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6.
正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8节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内容是: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它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到的第一个守恒定律,理解起来难度颇大,建立守恒的思  相似文献   

7.
李现放  莫英杰 《考试周刊》2013,(36):145-145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为了形象、简捷地处理机械能守恒问题,我们经常把复杂的实际情况转化成一定的容易接受的简单的物理模型,如果能正确地建立几种典型的机械能守恒的模型,将有利于对此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本文介绍了几种机械能守恒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七章讲到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械能守恒的可能性,再展示了机械能守恒的一个实例(P128实验),接着花了较大的篇幅用竖直下落物体为例证明了该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然后点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最后简单说了弹性势能和动能构成的机械能守恒的可能性和条件。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易于学生接受。但我还是想就本部分内容说说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物理规律的教学,既要重视规律的正面,又要重视规律的反面,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规律的全面理解.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十分注重规律的正面,却很少关注规律的反面.如在进行机械能的教学时,关注的是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却很少提及机械能不守恒的条件(或引起机械能变化的原因).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机械能不守恒的现象.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机械能教学过程中对机械能不守恒的条件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为《追寻守恒量》,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考虑到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的特征,笔者设计并实施了本节课的教学,展示如下.二、教学过程1.引入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本章第一节内容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很多难点及难区分点,本文由苏教版《物理学习评价手册》必修二第十二课时机械能守恒定律(2)的自我评价习题上一道题目引发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思考,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了阐述: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中弹力做功的正确理解;2.对系统机械能守恒的理解;3.区别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1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安排一般分为3课时.第1课时一般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与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第2课时一般为单个物体的曲线运动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结合问题,第3课时一般为多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本文以第3课时的教学为例,以期达到学生掌握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比较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特点,学会在多物体系统,多过程问题中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江永红 《考试周刊》2013,(38):155-156
<正>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属于物理规律的内容,为力学综合部分,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和受力。同时它也是在前面学习动能定理的基础上,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能量转化与守恒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在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应精心设计,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会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在过程方法与能力方面能够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够使学生形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初步建立守恒、物质不灭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解答物理问题的重要规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只涉及物体的始末两个状态而不涉及物理过程,简化了力学问题的求解。本文介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表达形式和守恒条件,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1教材分析物理课程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基本物理规律的基础上,熟悉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后续专业课程的作用。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高等职业《物理》(第一册)中,第5章第五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又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几个典型问题的论析,指出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中,首先要看清相关的力学系统、明确研究对象;第二要注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做好受力和作功分析;第三要选准所研究物理过程的初态和末态;第四要灵活运用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使问题得到简捷解决。  相似文献   

17.
李颖 《考试周刊》2014,(61):139-140
<正>《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机械能守恒定律》整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能量守恒定律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是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基础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机械能守恒是高中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必须牢固掌握的重要规律。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的规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认为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8.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是机械运动的两大基本规律.下面讨论使用两个守恒定律与选择参照系的关系。一、使用两个守恒定律与惯性参照系选择的关系1.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与惯性参照系选择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以牛顿定律为出发点推导出来的,而牛顿定律适用于惯性参照系,因此,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机械能守恒与否并没有“绝对”意义。所谓“绝对”是一物体系在某一特定惯性参照系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在另一拨参照系中机械能也一定守恒.因为机械能守恒条件∑A外+∑A非保内=0中,外力功∑A外一般来说是随参照系的…  相似文献   

19.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考查机械能守恒的考题。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只涉及物体的初末两个状态而不涉及物理过程,这在某种情况下有简化问题的功效,因此该定律成为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规律。所以要求同学们深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并会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与较为浅显的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深度、难度更进一步。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机械能守恒定律,许多学生在关于机械能守恒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方面存在问题。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学习技巧,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导,学生的学习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一、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意义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地位。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构建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每个理科生都必须掌握并灵活运用的重点知识之一,熟练掌握机械能守恒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