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阐述了部分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陷入的三个认识误区:无用论、过时论及怀疑论,然后从大学生、社会及高校三个层面给出了认识误区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培育策略,以期更好地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同伴教育是高校推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但是在主体问题上认识不清构成了其理论和实践的困境。主体间性作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理论成果,能够明确大学生同伴教育的主体,解释大学生同伴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并规定大学生同伴教育主体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大学生同伴教育主要的理论依据,并为大学生同伴教育提供了发挥主体性、增强交往实践、注重多方对话等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大学生铭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信仰、健康全面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有着积极正确的主流信仰,但依然存在信仰选择多元化与功利化倾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认同模糊不清等问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所获得的不懈奋斗成就、所孕育的系列伟大精神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不断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认同、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背景下,必须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对现阶段中国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应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而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则尽显马克思主义之真理性与生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性机遇。基于以上分析,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6.
主体间性最初是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首次提出的。作为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强调以交互主体性来取代个人主体性,强调主体间关系的平等性、交往性和互动性。从主体间性视域下分析高职服装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失,进而提出优化高职服装英语教学的方法,突出主体性、品味性、互动性、合作性,构建双向互动的服装英语教学模式,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有效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与党员意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必将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推动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主体间性理论倡导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化,教育效果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流"中得到提升,并在"互动实践"中解决受教育者的现实难题。依托主体间性理论进行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了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提升了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为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给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分析新媒体视域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及其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很必要的,同时,这也是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模式的实施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着重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相关实地调查,分析了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并提出了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路径.培育路径主要包括:进一步改革我校思政课教学制度,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校园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社会环境;发挥家庭教育的良好作用,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家庭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来自国外的各种思想涌入中国,这极易造成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因此,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至关重要,而在高校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最为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是当代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特征,师幼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主体间性的交往.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角看,主体间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主体间的互识,二是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幼交往具有主体平等性、双向互动性、结果互惠性等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管理主体中既包括管理者,同时也包含被管理者,管理者主体与被管理者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与统一性,并彼此构成主体际关系,因此,主体间性是大学生管理的本质属性。大学生管理一直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以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对大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是实现管理水平高效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理论拓展了网络文学研究的视野,用主体间性理论解读网络文学,使网络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文本主体、创作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明晰,有益于深化对网络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是一项惠及社会的大工程,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信念和旗帜性问题,影响深远。根据对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现状的分析,结果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Web2.0时代更应大力挖掘网络潜能,全面利用网络课堂、互动交际软件等工具,发挥高校、教师、辅导员等主导性作用,实现信仰教育的全方位化,进而确立Web2.0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有效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是一项惠及社会的大工程,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信念和旗帜性问题,影响深远。根据对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现状的分析,结果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Web2.0时代更应大力挖掘网络潜能,全面利用网络课堂、互动交际软件等工具,发挥高校、教师、辅导员等主导性作用,实现信仰教育的全方位化,进而确立Web2.0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有效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同其它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一样有着一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社会的制约性、与大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发展相统一性、与知、情、意,行相统一、与大学生个别特征相适应,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等规律。充分探索、把握和利用这些规律,努力提高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效率,为把新世纪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公民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主体性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及互动,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不佳。主体间性理论提倡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对话与交往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这种理论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践中,能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焕发教学生机,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石,从一百多年前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到现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无不诉说着当代大学生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逐渐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还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影响新时期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在新时期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信仰,如何在生活中坚定自己的信仰,才能实现新时期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查,以期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是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