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那么,当前的"大众"究竟以怎样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究竟需要以怎样的形态、遵循怎样的路径才能够有效地"化于大众"?多质的大众、多样的转化、共享的价值,当是我们思考这些问题应当把握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前提——准确把握多质的大众,过程——积极构建多样的转化,目标——努力形成共享的价值,这是我们全面理解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诉求,更是实践的需要和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之后,高校围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核心命题开展了多视角的研究与实践。这些研究围绕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全面展  相似文献   

4.
李蓉研 《教书育人》2012,(36):28-29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使然。自十七大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意义、路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如何具体实施,仍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围绕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讨论。一在高校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1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也是占领最有效的推广阵地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舆论阵地被命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开卷语中慷慨陈词:"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地位显而易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只有使今天亿万大  相似文献   

5.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以高职院校科学普及活动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科普活动中要进行之有效的实践,计划设计突出其战略地位,通过高素质讲师队伍进行理论指导,内容要注重"普及化"和"人性化",形式要丰富多样,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寻找和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大众化的关键。本文将从分析道德教育的方法入手,试着从中寻找运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从而应用到实现马克思大众化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内容和本质要求。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着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和形式大众化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创新传播平台和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培养和造就大批理论家、宣传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人才保障;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大众化对象的变化、大众化内容的通俗化标准、大众化形式亲民化与娱乐化的界限这三个难点亟待解决。必须放眼时代变迁,正确把握大众化对象的新特征;坚持适度原则,科学界定大众化内容的通俗化标准;正确处理亲民化与娱乐化的关系,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适时提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所映现出的基本规律值得深入分析总结、科学选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影响力和吸引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略,影音式传播是适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路径.用影音作品传播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价值导向鲜明化、叙事方式反差化、传播内容多样化的创新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传播连续性断裂、技术赋权下对作品自发...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积极探索对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重点多角度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结合多种社会实践形式,分阶段多主题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针对性多层次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分析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为广大群众接受才能成为"物质力量"的大众化思想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极为复杂的背景下展开,这些背景的综合作用构成了这段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教育、宣传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多维的实现路径,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启示:理论创新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加强教育引导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强化媒体引导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加强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以上经验与启示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担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第二课堂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明显的优势。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实施,使其成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载体和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分析了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群体的差异性、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与时代相呼应、加强民生建设,提升中国国际形象,造就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队伍等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目标.从理论本体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彻底的理论体系,具有大众化的理论特质;从实施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大众化的推行能力;从现实环境来看,当前中国社会具备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命题以来,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原则、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待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比较研究较为缺乏等问题,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着现实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必须立足现实国情,积极探索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