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张结实 《成才之路》2009,(24):85-85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其实质是人类在对工业化运动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不协调现象反思的基础上,在发展道路、模式上的理性选择。选择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以做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它既不是单纯经济持续发展或社会持续发展。也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保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体育界和旅游界的重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尹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而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它是90年代以来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并付诸行动的一种全新发展观,是本世纪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它的核心是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3.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必须坚持生命教育观、和谐教育观、主体教育观、生态价值观、多元主义教育观,从而担负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按照国际通行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因此,可持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在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一个逐渐清晰的课题是:人类必须寻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威胁的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和含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两大基本战略。1980年.在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肆意开采和破坏.从而导致人类面临自身生存的危机的一系列综合性因果问题后,国际大自然保护协会发表了(世界保护战略)的报告,最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构想。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具体使用并界定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其表述为: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和发展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一、来华留学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人类在发展的同时 ,需要消耗资源 ,因此引起资源的相对不足 ,怎样才能既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又不危害后代人们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因此被提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人们对自然、人类社会复杂性进行反复的认识。这种认识来自教育 ,又对教育的观念、形式、内容产生反作用。分析当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亚太地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其特点为 :动态比较利益最高 ,最终需求最大 ,国际资本注入最多 ,科技创新力最强。该地区各国纷纷提出中长期的发展战略 ,其共有形式是 ,高科技研究、高科…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念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而言,即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维持新的平衡;制约出现的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互动协调。可见,这是人类发展观念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的生态文明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可持续发展是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它不仅需要人们的经济意识和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惊涛拍岸,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决策。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理念与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依赖科学技术在内的人类知识创新能力,它需要多学科的广泛研究与合作,高等教育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社…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维模式。在《中国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中,确立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的指导思想。环境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环节。通过环境教育,使人们逐步形戍可持续发展观,并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1.
国外学习改革的新进展与大学生学习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外学习改革的新进展当代有关学习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连的。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一系列的世界会议,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持续发展应是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性的整体的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整体性的持续发展具有层次性,其基础是生态发展,其工具和手段是经济发展;其中心是人和社会的发展,其结果是整体发展。人的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提供保证条件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二要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三是要有利于人的潜力的发展。[1]联合国…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工业明和人类自身繁衍所引发的生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之能力的发展”,它强调应把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一、当代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尖锐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类社会一经产生,便有了发展问题。古代社会,人类自给自足,对自然界的索取造成的危害还不大,自然界完全可以以自身的补偿能力来弥补人类对它的索取。到了近代,随着传统工业文明的兴起,在生存需要得以满足之时,人类的一些其他需要也日益膨胀,加剧了对自然界掠夺般的索取。与此同时,人类也尝到了自身带来的苦果。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开始弥补这个错误。1980年《世…  相似文献   

14.
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布兰特拉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并把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对世纪议程),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的目标依据和行动纲领。中国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把它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在1994年3月编制完成了(中国对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制订了促进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和持续…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功能的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为全球所关注,并逐步由概念走向行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WCS)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UNCED)在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中,也给出了“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的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的明晰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自然资源的日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是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直接背景。人类经过探索,终于找到一条“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后代人纳入到现代人的思维空间,把全球状态溶入到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理念,这从实在的意义上为我们设立了一种未来的时空发展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未来看现代的认识视野,这其实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是后现代主义的呈现,具有后现代性特征,即后现代时空、后现代思维方式和后现代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反映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观,它来自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这样一句简单的话给可持续发展下定义,体现了科技时代的人文关切.从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新的发展战略.现在的中学生正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用何种思想武装他们将直接影响社会前进的方向.鉴于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 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再到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生存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提出人类必须有福同享、保护地球、考虑子孙后代。人类不能对后代竭泽而鱼,人类选择生存的方式要充分尊重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力。 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说明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单纯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转移到环境与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的最新发展观念之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lt;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随之,可持续发展观念被广泛引用。从最初的环境和经济领域发展到涉及生态、文化、教育等社会的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全面小康目标定位的诠释,除了注意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外,还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发展过程要在时间上连续运行、不被中断,而是特别指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