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比较于连和杜洛瓦不同的性格特点,从社会背景、生活时代、社会环境,探讨其对人物性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分析造成他们不同人生结局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平凡的世界>和<漂亮朋友>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与杜洛瓦都带有"个人奋斗者"色彩,他们都以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形象登场,并且在个人奋斗中都有不安于现实,受外部世界和现实环境的影响因素存在.但他们的内在性格与生活环境、爱情观、奋斗方式、形象内涵等方面都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王维 《文教资料》2013,(28):5-6
西方浪漫派诗歌中常常说神圣的眼泪是从天上来的。小说《高老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在该作品里共有八处流泪。这些泪水都是神圣纯洁的情感的外化。文章分析了其每一次流泪的情感内涵,以期更好地理解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最终的蜕变。  相似文献   

4.
潘明珠 《小学时代》2011,(12):24-25
斯丹达尔和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斯丹达尔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享誉世界的杰作《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成为个人奋斗者的典型;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的小说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而他的长篇小说也是别开生面、颇有建树的。他的长篇小说中揭露性最强、社会意义最深刻的作品是  相似文献   

5.
文学史家对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欧洲文学史上出现的个人奋斗者的形象都颇为重视,其中尤以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和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两形象为人称道。刘建军同志撰文《成功的梦想、毁灭的悲歌》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了比较(见《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三期)。该文侧重分析了这两个人物在命运际遇上的“惊人相似处”。找出异中之同,从而发现艺术形象受历史环境的制约的一面,这当然是很有益的。但是,同时代作家塑造的形象绝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因此,如果进而寻求同中  相似文献   

6.
龚频 《文教资料》2007,(32):16-17
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是小说中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并经历矛盾冲突的个体。本文试图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和低下的社会地位五个方面分析其充满矛盾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于连和高加林作为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边际人”,他们在奋斗方式、爱情观、追求自由及其失败的悲剧归宿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同,这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转型期两种异质文明的碰撞和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心理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祛魅"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现代人的命运需要以理性来匡扶信仰,法律作为一种人世生活的秩序安排,既是一种规则体系,也是一种意义体系。形式理性法提供了生活的可预测性与可计算性,价值理性法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的意义感与价值满足感。本文尝试以韦伯视阈中的"理性"概念为切入点,阐释法律得以成为信仰对象的理性基础,进而说明只有兼具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法律信仰方可突破现代理性的牢笼。  相似文献   

9.
康德认识论思想是近代西方哲学中最为严谨缜密的认识论思想,在康德认识论模式的观照下对人的感情进行分析和考察,即在对人心中普遍存在的关于感情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作出合理的说明,以及在感情领域是否存在推理的知识做—个尝试,这无论是对康德认识论的扩展还是对人感情世界的反思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文明言说下来了,中国文明没有言说下来。现在全人类追求的民主、科学、自由、真理、知识就是古希腊的智慧。古希腊的教育是用知识引导人,知识是人的灵魂中固有的能力,追求知识是为了获得灵魂的转向;教育的语言是对话辩证法;教育的人性是理性;今天的教育应该回到言说或者对话的原型,一切都是言说出来的。古希腊教育的关键词:对话,知识,辩证法和理性,最终都是对话或者言说。知识是我们自身内部本来就有的一种对人生的认识,只是未被我们发现而已,而我们要的是有价值的人生,所以这也奠定了知识需要提示的特性。思想家把苏格拉底的话奉为自己的座右铭——未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一过的。  相似文献   

11.
12.
由于政府有着自身的效用函数,在其与公众之间的政策博弈中,出于最优化而进行相机选择决策。然而公众的理性预期,使政府的最优化意图最终无法实现,并使其收效最小,即产生动态不一致问题。但在多种政策博弈中,信誉使得政府遵守既定的决策规则,成为克服动态不一致的最有说服力的因素。西方经济学家对动态不一致和政策信誉的理论分析,既有其重要理论意义,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但这一理论对于提高我国当前经济政策的信誉,加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统一性及透明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干宝的小说《搜神记》,刻画了许多异类女子,其中女妖的形象一直被认为不够鲜明。其实,在这些女妖的身上,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男性视角之下对女性的复杂态度:女妖的美丽和主动符合男性对女性的情感和欲望要求;但是,根深蒂固的封建道德意识又使男性从理性角度否定和批判这些女妖,这种态度最终导致了《搜神记》中的女妖大多结局尴尬而悲惨。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人本原理出发,可推出其在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体现在于对人生的关怀,即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生命、生存、生活”是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就是“三生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三生教育”是教育观念的重大创新,把它建立在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基础上是至关重要的。人本理性哲学与“三生教育”是深度相关的,是“体”与“用”、根与叶的内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尼采日神、酒神精神为参照,对屈赋文本背后的艺术精神作理论分析。在屈赋文本中,同时呈现出理性对作者创作的约束和非理性在作者创作中的冲动,两者构成屈赋艺术精神的关键内核,使屈赋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OECD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分类是工具论的 ,而非哲学认识论的。从哲学认识论角度重新考察知识的分类 ,可从更深层次发现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 ,具有理性的、合理的、理想的三维基元结构 ,从而建立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知识分类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康纳利、克莱丁宁和康莉三位学者在其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研析他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接近理论的要义。他们不仅致力于挖掘叙事研究的独特价值,而且对于来自其他研究范式的批评,对于叙事研究应用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如“好莱坞情节”、故事的“僵化”与“冻结”等保持警醒。体现叙事的本真品质和旨趣,如情境性、时间性、与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等,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各环节保持理性,是教育叙事研究者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技术理性而言,在突出以人为本的新时代背景下,主体理性在现代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主体理性为分析框架,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考察发现,信息与单元是现代公共危机治理的关键变量。其中,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透明度直接关系公众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的行为选择,治理单元的设置则影响政府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成效。一般而言,信息愈对称且单元愈适度,则公共危机治理愈有成效;反之,信息不对称且单元未确定或单元设置不合理,则公共危机治理易陷入低效或无效的状态。基于此,研究建议,在现代公共危机事件处置过程中,可以从公众与政府的主体理性出发,注重信息的对称性与单元的有效性,为公共危机治理的有效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理性像"万金油",理性和思维是同义语,理性方法主要是算计。资本主义存在的第一动力是获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主要缺陷是剥削、异化和利润率下降。从经济观念来看,边际效用学派采用了理性方法。劳动是商品,雇佣指用货币购买劳动,而不是购买劳动力。劳动力是未付出的劳动能力,根本不可见;劳动是已付出的劳动能力,完全可见。马克思假定"活劳动是利润的最终来源"。劳动价格异化,不是劳动的人被异化,而是资本主义被异化。从社会观念来看,自由竞争和剩余价值没有必然联系,垄断不是资本主义衰落的根本原因。根据文化的特征,还不能认定西方文化衰落。意识形态决定制度变迁,"文化为体制之母"。列宁揭示了资本主义衰落的秘密,即垄断和利润的必然联系。文化的状态和保证利润是不同问题。从利润率下降趋势、剩余价值实现以及自动崩溃论可以看到西方的衰落之原因,西方文化的衰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约翰·希克的宗教哲学自问世以来一直颇受争议。批评者们最为关注的是他的宗教多元论假设与其批判实在论立场之间在形式上构成的矛盾。这一矛盾缘于希克所坚持的人性、理性、灵性三原则:人性原则体现为希克对终极救赎的普遍性的坚持,理性原则体现为他对理论的透明性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一致性的追求,灵性原则体现为他对提升灵性知觉与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视。多元论假设正是希克在三者间张力的作用下不断权衡、不断妥协所得出的理论成果。对于这样的理论成果本身,我们不妨变批判为接纳,从中广泛汲取养分,以滋养我们的人性、理性和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