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要做到:1.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学生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批评声中的学生学会了指责……”。马太效应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哪个学生不期盼老师的赏识,没有哪个老师的赏识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托尔斯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因此,教师要用经常的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要经常说:“回答得真好。”“你真棒。”…  相似文献   

2.
张其志 《教育探索》2000,(11):13-14
创造是人的天性。“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 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流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 [1]“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特征” [2]。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创造者,都拥有潜在的创造才能,但只有通过后天的环境和精心的教育,儿童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能得以生长。如果儿童的创造潜能被压抑、被束缚、被埋没,儿童的创造性便会枯萎、凋谢。因此,“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应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 [3]。  我国的近现代教育,可以说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有创造,处处有创造,时时有创造。”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良好情境。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情境,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4.
尹恒俭 《小学生》2011,(1):21-2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  相似文献   

5.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儿童天生就有音乐创造的潜能、而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聂建兰 《考试周刊》2009,(13):58-59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可见,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的前提和条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环境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校园文化的缩影.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品格.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徐媛 《儿童音乐》2013,(9):62-6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是最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科,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在低年级的音乐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经常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尝试到创造的快乐。下面是我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可见,“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可见,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就像黄金隐埋在沙子里,蕴含在每个人的身上,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培养,开掘它。因而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造各种条件,唤起学生创造性意识,培养创新才干。一、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有人说:受到束缚的孩子是不幸的,受到思想束缚的儿童所造成的灾难则是最惨的悲剧。在沉闷的空气里,孩子们永远也不会受到思维突然觉醒的欢乐。这说明教师的教学作风不民主,会大大束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这样一个例子: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美丽”一词造句,…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不仅要有“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课堂,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之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华丽 《成才之路》2011,(31):69-69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教育家吕型伟说:“未来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开发每个人的创造潜能。”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要做到“减负增效、减量增质”,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效课堂。如何把创新落实到我们的英语高效课堂中来呢?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是教育的最重要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每名学生的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学会如何学习。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尼采( 1 844——— 1 90 0 )说 :“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不能超越自己 ,则无创造可言。由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教育制度中的负面因素 ,使得我国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和禁锢 ,创新精神受到压制。创造教育认为 :创造性是人性的重要特质 ,人人都有创新潜能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得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余杰 《考试周刊》2010,(20):234-23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习环境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在班级中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融洽,能有效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能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进而让人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心理健康。由此可见,营建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