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权伦理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伦理是全部经济伦理的核心,是整个伦理的基础,有必要对产权伦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现代产权伦理学。产权伦理学作为对产权伦理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产权伦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产权伦理的规范体系研究和产权伦理的实践问题研究。产权伦理学是经济伦理学与产权经济学相互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理论特质;是一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和伦理学理论发展的逻辑要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2.
工程与伦理一直缺乏沟通与对话,许多工程界人士忽视了伦理因素在工程活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有许多伦理学家忽视了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美国的工程伦理学已经“起飞”,中国的工程伦理学则还处在“起飞”的“前夜”。在工程活动中,伦理要素深刻地渗透在其他要素之中。人们必须正视工程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伦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工程界应该努力增强工程活动中的伦理意识,提高伦理自觉性,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工程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难题,另一方面,伦理学界也必须关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强化伦理学的工程关注与工程意识,大力发展工程伦理学这个新的分支学科。工程伦理学将会在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中迅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材伦理学既是伦理学原理在教材领域的应用,又是教材研究向伦理学的升华.古今中外,教材伦理思想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学生发展作为教材伦理体系内最为基础的范畴,是教材实践的决定因素及教材发展的根本遵循,因而成为教材研究的逻辑起点.作为兼有应用伦理学和教材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教材伦理学是研究"教材是否以道德上可行的方式传递了有价值的东西"的一门学问.教材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从一般伦理学的视角或教材研究的取向两种逻辑思路进行探究.构建教材伦理学的体系,应从教材主体的活动特点出发,领悟时代发展和教材改革的现实,对教材主体提出的伦理责任、对教材内容的伦理诉求、对教材制度的伦理规约,并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知识伦理、技术伦理等多个视角作出实践应答.  相似文献   

4.
信息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国外信息伦理学发生发展历程的考察,把信息伦理学的发展划分为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和信息伦理三个阶段。阐释了信息伦理学的特点,信息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的关系。并就构建当前中国信息伦理学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工程伦理是一种职业伦理,亦是一种实践伦理。工程伦理的多维度决定了工程伦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通过对工程伦理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技术的革新和伦理的完整是工程伦理学的两项关键的支撑。工程职业被社会赋予的职业信任与工程师满足社会期待的职业诚信,是工程方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高目标。深入工程伦理学研究成为应时代要求的终于之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伦理概念,对"责任伦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无论是在研究市郊的新颖性上,理论探讨的广度、深度上,还是在体系的构建上,《责任伦理导论》都是近年来国内关于伦理学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7.
以康德为代表的普遍主义规范伦理是启蒙以来现代性伦理学的主流。随着元伦理学概念的提出,规范伦理学受到了当代西方哲学三方面的攻击,特别是后现代伦理将矛头直指康德。哈贝马斯认为后现代主义在批判传统伦理学的先验主义、独断主义、单主体主义的倾向中显示出自己力量的同时亦暴露了其偏见与缺陷。哈氏在与后现代主义的论辩中反思批判地吸收了其理论的启示,既捍卫了规范伦理传统的价值又发展了现代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8.
“科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成立,是以“科技本身存在伦理问题”为前提条件的,而“科技本身存在伦理问题”本身又是有问题的。它抹杀了伦理的阶级性质;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间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因此,我们只能说:“科学伦理学”,它是一门难以成“学”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问题是科技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研究的一个复杂话题。阻碍工程师伦理责任发挥的因素有工程确定责任和责任追究存在困难,工程师受经营者或政治家的决策和控制致使难以对研究成果的应用后果负责。在现实生活以及工程试验和建设中存在工程师不诚实的现象,在工程实践、工业与商业、工程师与经理、工程师与雇主乃至社会或人类之间常常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应该加强工程师的工程伦理评价,在技术伦理责任方面尽可能达成共识,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唤起工程师的责任意识,健全工程法制管理,增强全社会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素质。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很少有人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效应,学术界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学研究也寥寥无几。杨怀中教授独具前瞻性视域,开科技伦理学学术研究之先河,先后出版了《科技伦理学》(1988)、《现代科技伦理学概论——高科技伦理研究》(2004)。之  相似文献   

11.
当代伦理学研究面临着“规范伦理学”和“德性伦理学”之争;也有把前两者等同于“德性”、“规范”伦理范畴的误解。产生误解的根源在于没有对人的伦理行为的一体两面的特征进行辩证的把握。伦理学的当代使命应该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德性为目的,规范为必要形式的意义追寻。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发展尤其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人们对应用伦理学的再思考,机器人伦理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问题。它以其交叉性的学科特点扩展了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视野,同时,机器人伦理的现实应用也有利于技术的协调发展与和谐人机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环境伦理学这门“绿色学科”逐渐兴起,但因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而陷入了实践困境。美德伦理学的复兴为环境伦理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用美德伦理的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而形成的环境美德伦理学,对环境伦理学脱离困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裘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疾病解说者》讲述了一对出生于美国的印度移民后裔达斯夫妇举家回乡探亲旅游的故事。达斯夫人向汽车司机兼疾病解说者卡帕西坦白隐藏八年的出轨生子的秘密,试图从他那获得心理疾病的医治。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疾病解说”这一伦理主线,通过解构伦理环境、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等不同伦理结,剖析拉希莉作品深处的伦理主旨:需要疾病解说的现代社会个体,只有肩负伦理责任,才能找到治病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程平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6):118-121
"善"、"平等"、"责任"是元伦理学的概念体系。通过对一些翻译理论思想的研究,发现翻译同样具有"善"、"平等"、"责任"的伦理属性,"善"为指导翻译最重要的伦理原则,"善译"要做到"善思、善待、善意";"平等"为翻译之公正伦理;"责任"为翻译质量之保障伦理,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翻译行为的内在伦理要求,又是确保翻译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长篇小说《爱情共和国》讲述了主人公汤姆和菲之间曲折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从爱情的伦理严肃性、伦理责任性和平衡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小说所传递的爱情伦理观,揭示希尔兹对现代人的爱情、道德和责任等方面的伦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段梦悦 《海外英语》2022,(5):209-211
《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是石黑一雄2021年出版的以人工智能为题材的小说,背景设定于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小说主人公克拉拉是一个人造朋友(AF),石黑一雄从他的叙事视角出发,展现了人类社会科技高度发达后亲情、友情、爱情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作者通过作品提醒世人应该思考并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孤独、社会不平等及伦理道德问题。论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出发,研究AF的伦理身份,以及他们在拥有先进科技文明的人类社会中遇到的伦理冲突,探讨其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对伦理学的批判给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学作为一门哲学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学科,它不仅研究人的道德意识的种种形式,而且更能调整人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同时它也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伦理学的批判,她们认为伦理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充满了男性的思想和意识。因此,女性主义作为或思想,或观念,或方法,通过对伦理学中性别偏见和传统伦理二元论的批判,能给当代道德教育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和谐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和谐伦理源于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酸雨问题,物种濒危,声、电磁波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是当今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灾难,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一系列伦理问题。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苏宝梅等的《和谐伦理学宣言——为了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的和谐发展》在梳理了生态伦理的种种形态后,明确提出了和谐伦理学。和谐伦理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态和谐伦理是和谐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和谐伦理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而发展生态和谐伦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普通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转变,根源于科学技术和人们普遍价值观的转变.传统以“善”为指导原则伦理标准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应用伦理学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方式正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甘绍平教授所著的《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一书,对于传统伦理学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开辟了应用伦理学在中国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