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身份证在中国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古人也有类似今天身份证一类的比较完备的身份证明——"照身帖",这也是可考的出现最早的身份证明。"照身帖"的专利要归商鞅。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的重要内容就是编录户籍,什伍连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  相似文献   

2.
3.
身份证并非现今才有,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身份证是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们的“鱼符”,它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鱼符”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等。“鱼符”上凿有小孔,以便系佩,同时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盛放“鱼符”的袋,称为“鱼袋”。“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以供应召出入宫门验证。宋代,“鱼符”废,仍佩“鱼袋”,它比起隋唐时的“鱼符”来,便捷多了。 明代,身份证的用材和制作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已取消隋唐和宋代时的“鱼符”和“鱼袋”,改用“牙牌”。所谓“牙…  相似文献   

4.
说起身份证,其实早在隋代就开始使用了,但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为官员们颁发的鱼符。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如鱼,分左右两片。鱼符里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里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  相似文献   

5.
古代有许多杰出人物,每每自称“布衣”,并以此为荣,借以表露心态和行迹。那么,何为“布衣”呢?辞书的诠释有二。一曰布制衣服,谓衣着俭朴。二日借指平民,谓地位低微。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有此称。所以布衣往往包含自谦、自豪、自信、自许、自警、自励之意。  相似文献   

6.
身份证是现代人出行的必备之物,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个身份证明.当然,除了身份证之外,各种验证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比如指纹、血液、DNA等.那么,在古代,科技不发达,各种技术也没有这么先进,那些新上任的官员怎样验明身份呢?  相似文献   

7.
婆婆是河南人,为了照顾宝贝孙子,她大老远地从河南跑到杭州,担负起了接送孙子往返幼儿园的重任。虽然在杭州已经生活了一年,可婆婆依然“乡音无改”,这让婆婆常常会因为语言不通而与人产生一些误会。“我是不是帮不了什么忙?”婆婆总会那么满怀愧疚地  相似文献   

8.
粒子有大小和内部结构,而且有不同的层次。到目前等止,已发现的粒子有787种,其中414种是发现并确认了的,其余373种是发现而未被确认的。被发现的所有粒子,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粒子大“家族”。这个粒子大家族,如同人类社会中的家族一样。是由许多家庭成员组成,每个家庭成员还有性别、年龄、外貌、性格等方面的区别。同样,粒子家族中的成员也有不同的身世和特征。在它们的“身份证”上,分别记载着各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生物识别技术,指纹检测是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识别技术。但科学家们发现,人类身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  相似文献   

10.
易萍 《家庭教育》2007,(3X):35-35
婆婆是河南人,为了照顾宝贝孙子,她大老远地从河南跑到杭州,担负起了接送孙子上下幼儿习的重任。虽然在杭州已经持了一年,可婆婆依然是“乡音无改”,这让婆婆常常会因为语言不通而与人产生一些误会。“我是不是帮不了什么忙?”婆婆总会那么满怀愧疚地问我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天”是怎样形成的?这个望不见底的神秘空间与走不到边的“地”又是怎样构造的?远古的先人一直在思索着这个“不解”之谜。他们作了许多丰富的想象,其中“女娲补天”在当时大概是一种“权威”的说法,以致到今天还广为流传,变成了人人皆知的神话故事。古人真正从理论上、实践中对“天”作系统的探讨,则始于商周之际的“盖天说”,它与后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浑天说、宣  相似文献   

12.
13.
唐宋以来,中国社会崛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富民阶层。富民阶层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富民社会”。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思想家纷纷发表言论,肯定富民的重要作用,主张保护富民,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保富论”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国家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保护中国社会内部新的发展力置,实为一种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大转型与社会深层变迁。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上有一档以男歌手为主的音乐选秀节目,叫《快乐男声》。这些参选男歌手被观众戏称为“快男”。与中国现代不乏“好声音”一样,中国古代的“快男”也不少,其中有很多还是大家熟悉的古代名人,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教师博览》2004,(5):20-20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讨论首先得搞清楚科学的定义,否则就难免变成鸡同鸭讲。如果就狭义的科学概念而言.很难说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科学的基础有二,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一是艺复兴中发现的通过实验获得因果关系的方法。这是使科学有别于其它系统知识的特性。”而荣格的说法也值得注意.即中国的“科学”和西方的  相似文献   

16.
杨云法 《中文自修》2009,(10):44-45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有《苏武传》一课,其中有几处谈到“节”: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3.“单于壮其节”。  相似文献   

17.
<正>1900年前,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变得更加柔韧轻薄而易于书写。千年之后,纸张除了与笔墨成趣,竟与刀枪为伍,被制作成了抵御强弓劲弩的盔甲。纸甲是如何做到以柔克刚的呢?绕指柔能克百炼钢唐朝末年,河中节度使徐商临危受命,在山东征兵千人,扫除突厥残部。这支临时集结的部队,悉数武装了一种纸做的盔甲。结果,此战大捷,徐商盛赞"襞纸为铠,  相似文献   

18.
刘亮 《高中生》2013,(24):59
璧雍3000多年前,周王灭商,迁居关中,建都丰京和镐京(今西安市)。在京都城郊,西周天子建起一所园囿,用于教育贵族子弟,这便是我国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大学"——璧雍。据说,璧雍建在长安西北约20千米处,池水环绕,林苑广阔,草屋厅堂立于中央高地,"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贵族子弟8~13岁开始  相似文献   

19.
刘亮 《高中生》2013,(8):59-59
壁雍 3000多年前,周王灭商,迁居关中,建都丰京和镐京(今西安市)。在京都城郊,西周天子建起一所园囿.用于教育贵族子弟,这便是我国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大学”——璧雍。  相似文献   

20.
正春运,是中国改革开放30来年特有的社会现象。因此,从狭义来说,古人是没有春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那时起,春运现象就存在了。古代春运同样源于回家过年春节,民间俗称"过年"。过年与平日最大的不同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每个家庭成员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争着"过年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