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教材配套的钢笔习字册,由描红仿影与临写三个部分组成,遵循了习字的规律,体现了编者描红、仿影、临写三步走的习字意图,为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搭建了良好的习练平台。但在平时大量的听课与检查中发现,教师轻习字过程而只重写字结果是普遍现象,表现在习字册上为学生的描红、仿影不到位,双眼皮甚至与例字笔画格格不入等。  相似文献   

2.
与教材配套的钢笔习字册,由“描红”“仿影”与“临写”三个部分组成,遵循了习字的规律,体现了编者“描红、仿影、临写”三步走的习字意图,为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搭建了良好的习练平台。但在平时大量的听课与检查中发现,教师轻习字过程而只重写字结果是普遍现象,表现在习字册上为学生的描红、仿影不到位,“双眼皮”甚至与例字笔画格格不入等。下面是笔者关于提高习字册使用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写字的方法是临摹。正如清人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说的那样:“初学不外临摹。”青少年要想把字写好,临摹可说是一条必由之路。古人说:“木受绳则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临摹对于初学者如“绳”,如“规矩”,能逐步掌握毛笔字书写工具的性能、特点,了解毛笔字的用笔、结体的一般知识和规律。临摹,实际包括“摹”和“临”两个方面。“摹写”是小学生习字的“启蒙阶段”,而“临写”,则可以说是习字的“中级阶段”。先说说“摹写”。“摹写”一般又可分为“描红”、“写仿”(又称“影写”)和“双钩摹写”三种。这里主要说说“描红”和“写仿”。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塑造的艺术形象“孔乙己”,已为许多人所熟知。“孔乙己”一名乃是脱胎于旧时儿童习字范本上的话:“上大人,孔乙己。”“孔乙己”也作“丘乙己”,这个说法也有很久历史了。敦煌遗籍中就有一页这么一串字:“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女小生八九子……”清初褚人获有这样的说法:“小儿习字,必令书‘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天下同然,不知何起。《水东日记》言,宋学士晚年喜写此,必知所自。”按,《水东日记》系明代的叶盛所作,其卷十云:“上大人孔乙己…数语,凡乡学小童临仿字书,皆仿于此,谓之描朱。”“描朱”,即描红,不过,旧时描红纸上最普遍的印字是:“上古  相似文献   

5.
中学书法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学会书写方法,掌握好毛笔、钢笔等书写工具,养成认真习字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贯认真书写的习惯,人人要会写毛笔字,人人要写好钢笔字.中学的书法课除了要求学好书法、用好书法,还要对初中、高一和中等专业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普遍的书法教育.小学的书写课,虽也讲笔划、讲笔顺、写描红、习正楷,充其量只能算是写字课、习字课,是中学书法教育的预备课.而中学的书法教学除习字之外,还应该包括讲解、分析、研究、欣赏、比较、评论和思想教育等内容.在教育方面,要把书法教学作为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具体内容,作为学习美学、贯彻美育、陶冶心性、培养高尚情  相似文献   

6.
幼儿学语,始于模仿;初学书法者也往往是先经描红、临摹,而后才挥毫自如。学写作文也是这样,也有一个先仿后创、仿中有创的过程。所以,作文教学要不断地指导学生模仿范文。鲁迅曾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课文正是作者对“...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两个主要任务:其一是读书,其二是识字写字。对于刚刚开始学写汉字的孩子们来说,写习字册是有难度的。每一课生字有10个,每个生字从描、仿、写要写10遍,也就是每次写习字册就要写100个。数量多、时间短、反复书写同一个字枯燥无味,孩子们是越写越差,容易失去写字的兴趣,更不要说把字写好了。如果再布置回家用"田格本"再次练习生字、拼音、组词,重复劳动,效果也不如在课堂上练习好。所以,我去掉了布置回家再练习生字、组词的作业,将这些内容全部放在了课堂、放入了习字册中。经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8.
如今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描红和双钩填墨"是老师运用的主要书写训练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描红双钩填墨"时效果很好,但临写时随意性很大。学生观察了很多,也写了很多,但是规律性、原则性的东西却不能发现提炼出来。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观察训练时有法可寻,从笔法和结构两方面总结出两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者近影有人说 :“少年是一幅‘画’” ,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往往是少年时代的这幅人生图画 ,决定或左右着人们一生的航程。我七岁入小学 ,一面在校内读“国语”课本“天亮了……” ,一面在家中随父亲读“三、百、千”。在校内 ,要认字习字 ;在家中 ,因古文文字太生僻 ,我只“背书歌子”。小学一年级要练毛笔字 ,先是“描红” ,后是“写仿”。那“描红”和“仿影儿”的词句 ,都是韵文 ,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我一边描摹 ,一边吟咏 ,感到格外有趣。…  相似文献   

10.
一位教师执教教材练习,其中第一项是用钢笔描红。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总结了字体的特点后,提出了描红时的注意事项,然后请学生开始描红。描红的内容近三行,学生刚提笔津津有味地写了几个字,教师就打断道:同学们,很抱歉,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课后再描吧。请看第二项。  相似文献   

11.
习字格始于我国古代的盛唐时期。唐代是楷书的鼎盛时期,当时为迎合追求法度、讲究笔法、强调结构的时风,人们研制了九宫格。其构思的原理主要依据"字分八面,中心攒聚"理论,也被称作拱心原理。古人认为,字分八面,而八面的点画都拱向中心。所谓中心,即是字的中宫,是字的"精神挽结之处"。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写  相似文献   

12.
简说仿写     
学画,从临摹入手;学字,从描红开始。学写,也可从仿照课文开始。如要学生仿《一件珍贵的衬衫》写一件事,仿《老山界》写一次经历,仿《梁生宝买稻种》写一个克己奉公(或勤俭节约)的人,仿《中国石拱桥》  相似文献   

13.
作文“描红”是让学生听录音或自读文章,然后凭借记忆,写回想性文章。这种练功,主要是通过写下的文字与原文对照,要学生找出回想性文章在用词造句,层次段落划分,开头、结尾、过渡、交代、照应以及文章的主次详略方面与原文的差距,从而达到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作文“描红”训练适合于二、三年级。这项训练是在写话训练的基础上向命题作文过渡的一种形式,也是命题作文入门的一种教学方法。作文“描红”的好处是:学生写文时有抄有创,写文后有比有想,从中悟出  相似文献   

14.
秉承学科育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以中华书道为育人载体,将书法教学与德育课程相互交织,让每一位学子能写出“端正字”、更要做“端正人”。“写好字”与“端品行”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设计差异发展的习字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习字活动,让学生在习字中审美育美,在习字中提升人文底蕴,在习字中塑造道德品格。由此,形成以“习字”为主线的德育活动化过程,创新了学科育人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这儿有一首古诗,诗名叫做《咏华山》。这首诗的作者名叫寇准,写这首诗时他才()岁。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如果把它画下来,再为这幅画配上你所抄写的古诗,那该多美啊!你一定能把这首诗书写得很棒!试着先描红,再照着样子写。告诉你吧,“描红”是写好字的一个窍门!一、首先,描红的第一个任务是练习按笔顺写字。描一描“与”。“与”的第一笔是()。描一描“近”。“近”的第一笔是()。描一描“低”。“低”的最后一笔是()。二、描红还是体会“运笔”的好方法。试着把下面这五个字描一描,体会其中一些笔画的…  相似文献   

16.
琦君,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爱之深教亦严,父亲潘国纲虽出身农野,久历戎行,身为师长,却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盼她成为才女,就请一位姓叶的家庭教师教她。于是:五岁,认方块字;六岁,学描红;七岁,读诗经、唐诗、习字;八岁,读女诫,孟子;九岁,  相似文献   

17.
鹿世昌 《考试周刊》2014,(5):178-179
苏教版教材的配套教辅用书——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供学生按照范字练习写字,帮助他们把字写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因对新课标写字教学要求的认识不足,习字册的作用被老师弱化,放任学生书写,使得写字教学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此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努力探究用好苏教版小学硬笔习字册的有效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生对习字课持一种抵触的态度,衍生出普遍的浮躁情绪。许多学生狭隘地认为,习字无非就是摹写字帖、仿写汉字,写来写去,没啥意思;练来练去,进步不大。所以,常见的现象是,课堂死气沉沉,习字形式单调,人在练字,心不在焉,生硬地  相似文献   

19.
柳泉敏 《班主任》2020,(5):63-63
因为下午要赶着外出开会,上午上完两节语文课,改掉两套作业本,并安排小干部下发后,我没有和学生打照面,就匆匆离开了。当天晚上,我接到家长的一条微信:柳老师,您好!不好意思打扰您了。小周同学今天习字册得了"良+",心里很难过。她说以前都是"优秀",这次也是一样认真写的,不知什么原因,想问问您咦?这是怎么回事?再看一下孩子妈妈发来的习字册照片,字确实写得不错。为什么会给出"良+"?我努力回忆着当时批阅的情境。  相似文献   

20.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刻苦习字的结果,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本人作为书法的爱好者和教育者,深感民族书法的魅力和育人的重要,现结合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六点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