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焱 《新闻世界》2008,(9):13-14
当体操女团决战结束后,记者十分激动而兴奋。而更令人兴奋的是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里采访安徽小丫邓琳琳,时隔24年她为安徽又一次争得奥运会金牌。  相似文献   

2.
1991年之夏,一个风紧云暗的下午,于杰和同事沈祖润、陈先发冒雨驱车驶向灾区霍丘。车到霍丘,天色已晚,沿河大堤上聚了不少人。每有灯光处,他们就停下来采访。一路询问、观察、拍照,且战且走,赶到五岗区公所时,天色已近拂晓。终于可以坐下来吃点东西了,于杰觉得头阵阵发晕,胸口憋闷。他有心脏病,但他瞒住了所有人,怕的是不让他下来采访。就在这时,突然从前线传来消息:有一处堤岸被急流冲开!他一把抓起摄影包就向决口处赶去。一个多小时后抢险结束,他已成了泥人。最后,还是几个民工把他从齐腰深的淤泥中硬拽了出来。当他们上了唐垛湖中的木船时,于杰突觉胸闷,眼前发黑,四肢痉挛。他立刻意识到心脏病就要复发。他挣扎着指了一下摄影包,就倒在了阜阳地委宣传部长肖作新怀里……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4,(5):36-38
2003年岁末,第6期《当代》在头条的醒目位置推出一篇名为《中国农民调查》的报告文学。这篇文章以安徽农村为着眼点,用文学方式记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起因与推行的全过程。内容多是“禁区”和第一次披露的幕后新闻,涉及地方基层、省市大员、中央领导百余人,采访农民上千户,绝大多数都点出了真实姓名。 这篇文章一经面世,就引起巨大反响。加印十几万册的《当代》被抢购一空,在安徽更是“洛阳纸贵”;书店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未删节本几次脱销;网络上,各大网站均有此书的转载和评论文章。 2月9日,《中国农民调查》作者,安徽作家陈桂棣、春桃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4.
1872年河南固始与安徽霍丘的捻党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豫明 《历史档案》1998,2(1):91-93
1872年河南固始与安徽霍丘的捻党起义,从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引起笔者的注意.笔者翻阅<清实录>,虽然有所记载,但主要是清廷上谕,极为简略,无从了解其中详情.  相似文献   

5.
常听一些老新闻工作者说。采访是一门学问,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成功才能写出好作品。我曾有过一次难忘的采访活动,那是报社派我去完成一篇人物通讯,报道对象是一位已故两年的中年妇女。一天,她值夜班时与一盗窃犯搏斗,不幸壮烈牺牲。人们对她的死有不同看法,虽然法院已作出判决。事情已过了两年了,给采访带来了许多困难。采访中几度受阻,但经过努力最终还是把稿子写成了。在这次采访中我又一次感到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对这位中年妇女的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提出被害人不是为保护国家财产死的。但是她是在值班期间与歹徒搏斗时被害的,这一点法院的判决是作了肯定。我的采访点应放到死者与夕徒搏斗原因、经过上,这是通讯的主体部分,离开了这一点,文章难于构成。  相似文献   

6.
《新闻世界》2004,(6):30-31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挺会跟农民说话的,毕竟我还当过五年知青嘛!结果这次我到山东采访,就遇到了我不曾想到的一件事,这次采访的话题是谈农民产业协会。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位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几乎什么细节都想到了,比如说采访养猪分会的会长,我应该在典  相似文献   

7.
那一次采访,极其偶然.但在我的新闻生活中却颇为重要,它使我感受到职业责任、新闻敏感和记者的社会良知.去年冬天,在一次采访中无意听到李富保的名字.他是西平县航运公司的一名船员,1993年2月20日,在长江的安徽马鞍山江面,为抢救一个落水幼童不幸牺牲,留下一个贫困的家.他的遗孀赵素芳和3个孩子生活无着,陷入困境.听到这个情况,我的心隐隐作痛,随即放弃了原定的采访计划,来到李富保的遗孀赵素芳家.  相似文献   

8.
一年多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我精心修改文章的情景,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87年9月2日,费孝通教授以77岁的高龄,第13次到“江村”作社会调查。那时,我刚到报社工作不久,领导上考虑到我曾是费老“江村”调查的联络员,多次陪同费老访问美丽的“江村”,就把采访费老的任务交给了我。我真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能和费老再次见面,聆听他对社会问题的精辟论述;担心的是自己“半路出家”作记者,怕采访不好写不成文章。我立即从苏州来到吴江县盛泽镇,和费老吃、住在一起,一边陪同他作社会调查,一边见缝插针地  相似文献   

9.
采访是记者向客观事物寻找、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新闻,在于寻求大家欲知、应知而未知的足以构成新闻的事实。一次成功的采访是记者本身素质高低的集中表现。如何才能使每次采访都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记录,是每个记昔都需要深思、总结和探讨的。笔者对成功采访的几个关键点作了如下总结,管窥之见,期望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春,一位同行告诉我一件有趣的现象:河南固始县的陈淋镇与安徽霍丘县的叶集镇一桥之隔,每次放新电影叶集总要早一个月,等陈淋电影院放映时,群众都已看过了。每年春天,群众都把鲜蛋卖到叶集,原因是陈淋镇的收购价格、奖励条件不如叶集镇高。两个镇的商品经济发展也截然不同:叶集繁荣兴盛,陈淋冷落萧条。这是为甚么?  相似文献   

11.
1990年的七八月间,我独身一人,来到地处赣西北边陲、被祟山峻岭环绕着的老区特困乡——铜鼓县幽居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采访。这次采访在我的记者生涯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为我今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反映人民的疾苦、呼声和愿望,切实转变采访作风,都提供了一次极有意义的采访实践。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初.为纪念建军85周年,《解放军报》视觉新闻专版策划了《最后的红军》系列报道。在随后的40多天时间里.我辗转于辽宁、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与陕西,采访了92位老红军.后在北京采访了15位老红军.共计采访了107位老红军。对我来讲,采访的过程,是一次对党史、军史与中国革命史具体的、形象的再学习。通过采访,我对我们这支从红军走过来的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调查与排行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记者下基层采访的情况如何?本刊的调查显示:记者一个月下基层采访的次数有的多达30次,有的则四五次,一半多的记者有固定的基层联系点,约9成的记者想下基层采访。约半数的记者认为下基层采访没有障碍,另一部分记者认为下基层采访的  相似文献   

14.
朱继红 《新闻窗》2013,(2):25-26
一个合格的记者,在业务上首先耍学会采访,采访就是记者为了进行新闻报道而了解客观事实,实质上它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一次好的采访,离不开记者对于采访语言、采访技巧的运用与适时发挥。有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必然会寻找时机运用技巧,而这方面的结合又会激起采访记者的灵感,使采访顺利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馆的图书采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图书采访工作的实践出发,对影响馆藏建设的书目数据库建设、书目查重,采访的调查等工作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16.
从别的采访领域转到社会新闻恰好一年之际,我那颗因为见多了血腥、暴力而几乎已经麻木的心突然被鞭打了一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再次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安徽农民的一次下跪.  相似文献   

17.
一次,笔者去采访一个老干部画展,可到现场一看,馆内空荡荡.等了许久还是没人,正打算打道回府,却发现旁边一个反腐败成就展内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便立即作了采访拍摄.回台后,便编出一则电视短消息--<一样展馆,两种待遇>,获得好评.从此,我在采访中常常试着进行换位思考,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你们吃过真正好的猪肉吗”,网易CEO丁磊在一次闲谈中这样问大家,结果每个人都面面相觑。于是,丁磊投资数千万元要养猪,成为互联网上的一大新闻。不但养猪,而且丁磊还将养猪这件事,上升到了“对新农业的一次探索”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张岑岑 《新闻世界》2011,(9):266-267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采访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调查性报道中经常发挥重要作用。隐性采访一方面提高了调查性报道的真实性,同时也挖掘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但是,隐性采访的运用有一定的“度”,必须注意把握原则,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在业务学习中,就深入采访问题作了两次讨论。在讨论中,大家都认为深入采访是作好报道工作的根本关键。上海分社的报道质量较高,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采访中比较深入。我们认为:所谓“深入采访”的正确含义应该包括下列内容:记者在活动上应该尽可能地亲身去到发生新闻事实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