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称台湾入联公投的行为是一项“挑衅的政策”。她声称华盛顿方面不支持台湾在2008年3月举行入联公投,并认为此举会造成台海“不必要”的紧张局势。她谴责台湾的举动“不会为台湾人民在国际舞台上带来真正的好处”。1971年前,台湾曾以“中华民国”的身份占有联合国席位,1971年后,台湾代表被逐出联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合法席位。2007以“台湾”的身份申请席位失败是台湾第15次连遭联合国封杀。  相似文献   

2.
今日占台湾总人口约97~98%的台湾汉人中以漳泉系闽南人为多数(约65~70%),客家人则居人数弱势。清代台湾是“移民型社会”,使各个族群间“械斗事件”频仍,亦使清代台湾“客闽关系”欠佳。因清代台湾客家人处于“闽强客弱”环境,当时台湾客家人也会倾向成立“客家义民军”帮助朝廷平定几场以台湾闽南人为首的乱事,即是寄望朝廷能多垂青台湾客家人,多替台湾客家人主持正义的集体心理。后清朝虽灭,此心理因素在“闽强客弱”环境下仍不断酝酿,到民国时期广东罗香林等人呼吁客家人当“崇正中原”时,便自然地转化为台湾客家人想“崇正中原、孺慕中原”的集体心理。  相似文献   

3.
台湾与祖国     
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台湾”得名台湾曾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出现在祖国的历史文献上。汉代的“东”,三国时的“夷洲”,隋、唐、宋三朝时的“流求”,元代的“琉球”,明朝时的“东番”都是指今天的台湾。而“台湾”二字的出现,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郑成...  相似文献   

4.
继7月18日以台湾“总统”身分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遭到拒绝之后,陈水扁于27日第二次去函潘基文、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王光亚,“再接再厉”要求加入联合国。陈水扁重申他推动“以台湾之名加入联合国”的决心。对于美国反对,他声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绝不涉及‘国号’变更”,也不违背“四不”承诺。陈水扁同时歪曲声称台湾取得“国际组织会员身分”,完全符合“与台湾关系法”所定义的台湾现状。  相似文献   

5.
1.从“台湾之子”到“台湾之耻” 他曾被人称为“台湾之子”,这个人就是阿扁。陈水扁经常自称“阿扁”以表现“亲民作风”。  相似文献   

6.
“台湾主体意识”,从字面上看就是以台湾或台湾人为“主体”,不再是“让人宰割的客体”;强调台湾人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其实是“台湾意识”的强化。“台湾主体意识”有两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台湾人民对内部事务治理的民主和自主意识;二是所谓“国家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清廷对台湾“番民”实行“弃”和“剿”的消极政策,从而使得台湾岛内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刘铭传为了促进了台湾岛内的民族融合和加强对“番地”的管理,便实行了“以抚为主,攻心为上”的“抚番”政策。由于刘铭传“抚番”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终于将台湾的全部“生番”归化,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明年举行的台湾大选,将不是一般意义的台湾领导人选举,而是一场涉及“台湾定位”与“国家认同”的选举,是一场“捍卫中华民国”与“台湾独立建国”的决战,大选结果对台湾未来的统独定位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李景雨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1):12-13,21
台湾特殊的历史和现实造成了台湾人民祖国认同心理的特殊复杂性和“台湾意识”的增长,由此形成了“台独”势力推行“文化台独”的社会心理前提。作者并就“争”民心、反“台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王中连 《新高考》2005,(7):111-114
2004年5月20日,陈水扁完成了所谓的“就职典礼”后,在台湾岛内和国际上的“台独”分裂活动便逐步升级。(1)进一步谋求通过所谓“宪政改造”,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企图“使台湾成为一个正常的、完整的国家”。(2)公然声称所谓“中华民国国号的最好简称就是台湾。”鼓吹“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3)继续推动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论述在台湾的兴起与演变关涉到人文知识分子如何思考台湾和如何“阐释台湾”这个至关重要的当代命题。后殖民理论如何“在地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构成我们理解90年代后台湾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脉络。“后殖民本土论”与“后现代民主”之间,在“后殖民本土”与“后殖民民主”之间,构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潜在论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台湾民间信仰中“客家义民信仰”的性质曾在台湾学界引发论战,占人数优势的闽南籍学者宣称台湾客家义民信仰是“孤魂野鬼”,使台湾客家籍学者与客家义民庙方相当反感,究其因,还是跟数百年来两方言族群间“历史心结”有关。其实此民间信仰性质,仍须回到清代社会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清代台湾客家与闽南两籍仕绅对台湾客家义民信仰论述认知有异,而这又与清代“台湾闽客械斗”风气有关。另外在台湾客家义民信仰中,台湾北部新竹县新埔镇枋寮义民庙与苗栗县城的苗栗义民庙为同时兴建,是北台湾历史最悠久的数间义民庙。但因前庙香火极为鼎盛,相关史料与研究成果较多,所以对清代该庙两百余年间的“自我论述”与“他人论述”的历史叙述做一探讨,以观察清代台湾客闽族群关系与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证了台湾现行的教育体制。台湾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历经40年不断修正、补充而逐步形成的。其间经历了“改造”、“革新”、“发展”、“调整”四个发展阶段。台湾教育有以下五个特点:初期教育突出反共教育;注重实用;大办私立教育;教育法规比较完备;循序渐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教育之所以能得到顺利发展,是因台湾当局实施了“一条方针”、“两种保证”、“三项措施”。台湾教育的发展适应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台湾教育也存在“升学主义”盛行、私立学校教学质量低下、高等教育前景不妙等弊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主管台湾民政的地方官,理“番”是台湾道台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清前期各任台湾道台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番民”问题,如抚绥“番民”、革除杂派、解决番地流失问题、推进“番民”教育等,这些措施对推进“番民”的汉化进程、缓和汉“番”之间的矛盾、维护台湾的稳定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它的名称多有变化。 早在春秋时期,大陆人民就知道东南海中有个“岛夷”,即今天的台湾。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篇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以山势…  相似文献   

16.
老师:离台湾3月20日“总统”大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陈水扁生怕不能连任“总统”,加紧推行“台独”路线,一年来不断鼓吹“公投”,并花样翻新,使台湾局势复杂多变,两岸关系紧张。同学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十分关心台湾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目前台湾局势。  相似文献   

17.
在蒋氏父子统治台湾的几十年里 ,两岸虽隔海对峙 ,军事对抗 ,但是 ,蒋氏父子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 ,坚决维护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同时 ,始终坚持民族主义立场 ,坚决反对外国制造“两个中国”“联合国托管”和“台湾独立”的阴谋 ,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意识”和“台独运动” ,并对海外的“台独运动”予以严厉谴责 ,对岛内的“台独运动”严惩不贷。因而 ,在隆隆的炮声中各方也能相互默契 ,使得“台独”言论和活动在台湾岛无立足之地。廖文毅是最早一个鼓吹“台独”言论的家伙 ,此人 1910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县 ,其家族是“台湾有…  相似文献   

18.
以前被认为坚决支持李登辉、陈水扁搞“台独”的“绿色台商”许文龙近日发表感言,在台湾引起很大震动。作为台湾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表示,台湾、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陆,搞“台独”只会把台湾引向战争;最近胡锦涛主席的谈话和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让他心里踏实许多。这标志着,台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台独”没有前途。(晓赫)许文龙感言震动台湾@晓赫  相似文献   

19.
台湾,最近流传一个和成语有关的故事——罄竹难书成语“罄竹难书”是贬义词,意思是指罪行多得说不尽、写不完。最近被台湾风起云涌的“倒扁运动”搞得心神不宁的陈水扁,到沙滩当志愿者,捡垃圾。临走前演讲:台湾志愿者对社会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陈水扁用错成语的故事,立即成为人们的笑柄。台湾百姓说,陈水扁自2000年上台以来对台湾的“贪腐”才是“罄竹难书”。  相似文献   

20.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是西方的舶来品 ,分别于 1 935年和 1 94 9年从日本和祖国大陆两个渠道进入台湾。 1 94 9年 ,纪弦将 30年代大陆现代派的余绪带入台湾。 5 0年代台湾成立“现代”、“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 ,这是国民党高压下的早产胎儿。台湾现代派真正崛起于 6 0年代 ,其标志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大学“现代文学社”。后来他们都去了美国 ,台湾现代派式微 ,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海外流学生文学 ,继则发展为海外华文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