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在语文课中一直有意识地进行角度教学的尝试。我一方面注意向学生展示与文章有关的重要角度,一方面又注意培养学生选取角度的能力。我反复向学生强调,写任何事物的角度都是无穷多的;每讲一篇课文都要向学生说明这篇课文是从什么角度来反映事物的,反映这一事物还有哪些重要角度,这篇课文为什么要选这个角度,而不选其他角度;每作一篇作文都要让学生明白,这篇作文可以从无穷多的角度来写,并要求学生从中选一个最好的角度。实践证  相似文献   

2.
一、以德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例如:我讲《詹天佑》一课,课前我先让学生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带着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既掌...  相似文献   

3.
“陈主任,骨干教师示范课,你上哪篇课文?”教务处张主任打来电话。
  “《泉城》吧!”我翻着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好的,下周四第一节上!”
  张主任挂了电话,我陷入了深思。怎么上?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这是必须的!其次呢?当然是唤醒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这也是必须的!可这些都是形而上的理念,形而下的呢?具体如何教学这篇课文呢?  相似文献   

4.
高云淑 《成才之路》2014,(14):15-15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悄悄地走进了中学课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课之美。一、课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想让学生学好每一篇课文,就应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想办法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只有这  相似文献   

5.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人课文。学习《桥》这篇课文,是以教师的讲问为主,还是以学生的读练为主,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有位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坚持以学生的读练为主,很值得我们借鉴。下面笔者结合课文教学实录来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无论语文课堂教学采取何种形式,采用何种手段,目标必须指向学生这一中心,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展开教学。下面我就结合《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的教学实例来谈谈我在这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丈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特别有一点,必须从学生本身出发,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去思考学生会怎样理解这篇课丈,以孩子的思维去阅读课文.我从教学实际的例子里深刻体会了成年人和孩子眼中会如何理解同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学习中的亲身感受来提出这个教学的问题,然后我反思了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历,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地球的可爱和渺小、地球上资源的特点,以及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以这篇课文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提前让学生找好研究学习小组的成员,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去收集和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10.
《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约一千一百字。 我安排一课时学习这篇课文。 我的教学步骤是: 一、指导学生利用“自读提示”、字典,自读课文。 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出版的《教案》及一些教师用书,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1课时,但我不能,我的学生不能。用这么少的时间来学习这么一篇极有文化内涵的课文.顶多算是教过了一学期24篇课文中的一篇.学生是无法“浸润”其中的。我将时间定为2课时。  相似文献   

12.
IAO 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选学课文。尹思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安排了“揭题———探究———拓展”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生:我想这篇课文可能与旅行有关。生:我想它是写一种树。师:他们说得对吗?请同学们自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举手回答问题。)生:我对树的样子很感兴趣。(教师板书:样子)生:我对树生长的地方很感兴趣。(教师板书:环境)生:我想它的名字很特别,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13.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草原》一文的教学。我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我要说的是教材分析
  《草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走进西部”,带学生去亲近西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层次清楚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燕子妈妈笑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真》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采用相似结构的段式反复出现的方法组织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句式,同时以对话描写为主,是学生体会人物感情,学习朗读不同人物语气的好材料。现在我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浅议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对话。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设定了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  相似文献   

15.
正《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的许多著名片段被选入中学课本,其中《林黛玉进贾府》就被选进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之中。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能将它仅仅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学习鉴赏,因为这篇课文不仅可以作为一篇独立的小说来鉴赏,它的身上还担负着为高二选学文科的学生开展名著导读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学习课文时还要拓展一下整部书的重要内容,如书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特征,以便学生在读书时能读得更细致一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单元主题’’的概念。即:一个单元之内的课文,归纳出一个共同点来解决几篇课文的内涵。采用的方法是:先精讲两篇课文,剩下的一篇交给学生沿着这条共同的主线,独立学习这一篇课文。笔者选取了三册教材中几个单元作了示范,帮助学生活学活用,同时,举一反三把课本中的知识活用到习题中,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徒弟小姚老师要参加赛课,请我帮着选一篇课文。我问她可有备选的,她颇为难地告诉我,实在是不知道选什么,很多课文都被别人上“烂”了。
  “《维生素C的故事》,怎么样?”我看着她。这是我准备在苏派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观摩课用的。
  “上这篇?我看过了,挺简单的,没什么值得深挖的词语,也没多少道理可讲,我怕上不出东西呀。”她明显不赞成。  相似文献   

18.
《谈骨气》是一篇议论文,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的为:一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本文以事实作论据的写法;二让学生理解本文严密的层次结构;三是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9.
《卖火柴的小女孩》(五年制语文第九册26课)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这篇童话情境交融,含义深刻。教学时,我曾经做过如下设计: 一、利用导语,引入情境讲课一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把学生引上教学轨道,进入课文意境,我根据我小时候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这篇童话非常感人,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也学过,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我还记得书中关于小女孩悲惨  相似文献   

20.
《与象共舞》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课课文。虽然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写法独特,但因为有前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的学习作基础,所以我计划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来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