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把人文性提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语文学科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从个体出发,关注学生的亲历体验;关注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意义。本文从回归文本,还原文本意味;延伸文本时间和空间;"击中"学生思想,落实人文性三方面探讨文学作品教学如何激发学生思想空间,落实语文教学"人文性",实现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88):44-45
初中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人文属性的学科,在人文教育中不仅形成的是对人物情感的认识,更应该形成对于人文属性中美的认识。新时代素质教育应从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应贯彻并渗透于其他学科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审美教育是一种良好的方式,其既能够突出语文学科人文价值独特的美感,也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对美的多层次认识。为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效融合的措施中入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加强人文主义教育对改变社会不良风气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教育,首先在教材建设上要精选富有人文价值的作品,其次在教学中要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其中,审美素质是人文性的主要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倘若忽视人文渗透,忽略语文本身的美感与情感,语言文字则缺乏灵魂,语文字词教学也会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巧妙渗透审美教育,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对此,笔者以识字教学为例,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施途径。一、注意象形识字,感知形象美在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中,象形字是重要特点之一,也称为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其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学的美感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其培养过程,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者应该抓好美点的选叙;着重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且在激发学生想像力的过程中,应该选取合适的时机.同时,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性的,审美教育也应该从课内走向课外.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科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主义教育,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今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人文主义的教育尤其重要.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理应承担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重任.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在平常的历史教学当中,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当中,梳理出最具人文价值的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涵育其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意识,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正确的社会理想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人文语文”是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文语文”本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偏废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负载着传承基础文化的功能.教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彰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识,提高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内在气质,提升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其本质是人文教育,具有修身、养性、认识社会的教育功能。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历史教学不得不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标准答案和固定思维模式的死记硬背代替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生动鲜活的历史现象变成一大堆枯燥艰深的记忆符号,成为中学生最头疼的功课。在这种环境下,历史教育成了区分、选拔学生的工具,学生即使考取高分也未必能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更不可能从历史角度认识社会,应对现实,历史教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功能受到了很大限制。重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新课程从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学急切呼唤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明确的把语文的人文性摆到重要位置,语文学科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具有很强的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下一代,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建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张扬学生个性;注意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常识;注意结合写作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剖析,培养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3.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教育的影响,加之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认识的偏颇,致使人们忽视了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学科天然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和深厚的感召力,它旨在使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类充满关怀,真诚面对,感受到真、善、美以及幸福快乐,进而去创造美的生活。语文学科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卓越功能。"人文性"的特点使得语文学科具备了人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15.
陈建新 《甘肃教育》2010,(14):30-30
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审美教育。写作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涛 《学语文》2014,(6):9-10
语文学科的"文""道"之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最终在"课标"里有了规约: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囿于升学压力,一线的教师大多仍陷于工具性的教学,导致学生喜欢语文而厌恶语文课,热爱文学而畏惧教材。这种看似矛盾的教育现状,恰恰说明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亟待加强。只有兼顾到学科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才能唤回生机活力;语文课堂上要以言语形式为主要抓手培养学生语感能力,通过体验言语形式背后的情感寄托达到文学教育的功能,从而让学生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最终收获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17.
实施新大纲 ,用好新教材 ,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教育观念。一、张扬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价值观。以往历次修订的大纲 ,都将语文学科的价值与功能定位于工具学科 ,而新大纲明确指出 :“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肯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价值的同时 ,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语文学科所特具的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所承担的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垫定人的精神根底”的功能和任务。主要包括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语文新课程的题中之义。从课程资源、课程设置、受教者看,语文学科都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价值。语文学科作为审美教育,是审美感性与审美情感、审美趣味与审美价值、人格与人文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教育的影响,加之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认识的偏颇,致使人们忽视了语文阅读的人文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20.
人文主义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新特点之一。那么什么是人文主义教育呢?笔者认为:人文教育是关心学生各种潜能的开发,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如: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与处理社会关系、人已关系、物我关系;用一定的价值标准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约束他人的行为合人道、合规律、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发展”。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它充满着丰富而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健全人格、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