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雪梅 《考试周刊》2010,(38):36-37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与教师、作者在生动、形象的语文环境中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语文教学的"美"。教师应使学生在新课导入中体会愉悦美;在课文朗读中感受情感美;在文本感悟中品味生动美;在语文实践中体味成功美。  相似文献   

2.
宁红丽 《语文天地》2009,(12):11-13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考试中具有高区分度的一道题目。高考考纲中对现代文的要求是分析综合(包括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手法)、鉴赏评价(包括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探究(包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三项要求.能力等级分别为C级D级F级。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杨朔的好几篇散文,如何阅读这些作品,如何从美的角度、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这些作品,这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下面我就杨朔散文思想与形象美的统一,谈点自己的粗浅见解。 阅读杨朔的散文,总感觉它很美,很有意味,使人得到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享受。我多次在掩卷深思,深深感到它的美是质朴的,它的思想是高尚的。作者是把高尚的思想和生动的、独特的生活形象溶为一体,在生动的独特的形象之中溶进崇高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仔细剖析语文教学,有四种思路在发挥作用,那就是教师思路、学生思路、课文作者思路(包括作品中人物思路)和教材编者思路。  相似文献   

5.
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是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要做好以下四步:(一)解读课文,发现文中人。"文章不是无情物",要理解作者的真感情,关键是教师要作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章。(二)精读课文,体悟文中情。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细心体悟、理解文中作者在山水游记中所寄托的苦闷心情。(三)品读课文,感受自然美。《小石潭记》记事,描写,抒情,多种手法并用;描形、绘声、着色,借景抒情。这是作者"心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游记中浸透着作者主体意识的自然美。(四)诵读课文,品尝山水味。柳宗元的山水记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富有诗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人化"的山水,品尝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6.
帮助学生生成与发展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感悟,是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要做好以下四步:(一)解读课文,发现文中人。"文章不是无情物",要理解作者的真感情,关键是教师要作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章。(二)精读课文,体悟文中情。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细心体悟、理解文中作者在山水游记中所寄托的苦闷心情。(三)品读课文,感受自然美。《小石潭记》记事,描写,抒情,多种手法并用;描形、绘声、着色,借景抒情。这是作者"心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游记中浸透着作者主体意识的自然美。(四)诵读课文,品尝山水味。柳宗元的山水记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富有诗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人化"的山水,品尝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7.
刘学慧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首先,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儒家思想陶冶下的中国传统家族生活的温馨和谐。这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创作注重传统批判的超越,也体现了作者"白日梦"中对美好人性的憧憬。其次,作者以少年的人情之美与晚年的忠君爱国,使李鸿章传统的"标准像"中充溢了人性——人情之美与思想——人格魅力。历史风云人物个个亲切可爱。温情含蓄的笔墨与尺幅千里的艺术概括力也构成了作品的重要艺术特色。与此同时,在对历史素材的处理上、对历史脉络的把握上、对历史风云的当下意义上,我们还有待于作者表现出更明确而独到得历史观与文化观,实现作品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宋玉辞赋作品中蕴涵着浓郁的平民意思,其辞赋作品描绘了社会底层"庶人"的生存环境、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平民女性形象、表达了平民阶层祈盼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望;坎坷人生的磨难(生活基础)、儒家文化的浸润(思想基础)以及《诗》《骚》作品的熏陶(艺术修养)是宋玉辞赋作品平民意识形成的主要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
<正>文章是语言的艺术,是艺术美;没有艺术美,就谈不上文章的思想美。学生要写出好的作品——"美文",就要努力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基本功的训练。如果一篇作文的语言不美,平淡无奇,词不达意,句不通顺,又如何谈得上表意明确、中  相似文献   

10.
【考点解读】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继续将古代诗歌的鉴赏,置于“古代诗文阅读”之列。对于“古代诗文阅读”中“鉴赏评价”一项的具体要求有二: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古代诗词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所谓初步的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  相似文献   

11.
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以语文教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教师为再现作品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也就是一种激情。 那么如何使学生感悟文章情与美,去达成与创作者的心灵共鸣呢?那就要教者先动情,用自己的激情去促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正是一种心灵上对文章中美的感悟,这种美是多方面的;有意境的美、语言的美、结构的美、形象的美,感悟的美。而这种种的美正是一种健康  相似文献   

12.
小语第七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从内容中体会思想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是本册第二个侧重指导读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四组教材中。[训练目标〕1.能在"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学会"从内容中体舍思想";能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和舅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是艺术美;没有艺术美,就谈不上文章的思想美。学生要写出好的作品——美文,就要努力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基本功的训练。如果一篇作文的语言不美,平淡无奇,词不达意,句不通顺,又如何谈得上表意明确、中  相似文献   

14.
诗歌教学是一个实施语文美育的过程.它包括: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中学语文新课标对中学诗词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还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本节训练的重点是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作品进行评论,或从思想内容方面评析,或从艺术特色方面评析,还可从作家的创作进行比较全面或专门的评析。具体地说,对诗歌进行鉴赏应包括下面内容:1注意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等;2.注意作品的意境;3.体会作品中的用典;4体会诗歌作品中景与情的关系25、体会作品中语言(凝炼、形象、富有音乐性);6.炼字炼句,节奏韵律等。近年来高考侧重词语赏析、用典赏析、内容赏析几个方面。至于写作短评的方法当应以议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叙”指对作品内…  相似文献   

16.
陈鹏 《文学教育(上)》2009,(19):120-121
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孔子说:“立象以尽意。”古诗词如果无形象,直接很难来抒情。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要感动人,要吸引人,就要靠形象。形象大于思想。由此可见,鉴赏古诗词的形象十分重要——古诗词形象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物象(意象)。要准确深刻地体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形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通过认真读谱、把握节奏、乐句处理、听觉培养及演奏的歌唱性等全面技术进行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作曲家"一度创作"的意念与乐想再现给听众。钢琴演奏中"二度创作"是钢琴演奏的重要环节,它是美的艺术,包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个突出的共性特征:肢解课文(包括课文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将一篇完整的课文,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美好的意境,撕得支离破碎,使之失去了完整的美及其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行将自己的或参考书提供的思想灌注给学生,使学生丧失了对作品独立理解发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个突出的共性特征:肢解课文(包括课文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将一篇完整的课文,一幅完美的图画,一个美好的意境,撕得支离破碎,使之失去了完整的美及其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行将自己的或参考书提供的思想灌注给学生,使学生丧失了对作品独立理解发现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林庆鸿 《学语文》2004,(2):22-22
现行语文教材中70%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具有三方面的美学特征,即形象性、情感性和语言美。叙事类作品中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也包括环境、场面、景物以及一切有形物体和细节,它们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画面。一套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课文中古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