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化管理范式的确立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文斌 《科学学研究》2006,24(Z1):32-35
本文从科学哲学层面探讨了管理学范式的文化转向,分析了文化管理范式确立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根据。文化管理范式对管理学的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对管理学文化性质的深入理解,促进了管理学多种研究取向和多元化研究方法的拓展与综合。  相似文献   

2.
对科学奖励的研究,存在两种范式.科学奖励"普遍主义"范式强调科学共同体依据科学家的贡献给予奖励,这种"成就一奖励"模式,是一种科学同行的内部奖励.科学奖励的"建构主义"范式着眼于社会中的科学,充分考虑科学奖励的社会因素,从以科学同行承认为主的内部奖励扩大到外部的社会奖励.论述了这两种科学奖励范式及其转换.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总结技术创新范式演变的五个阶段及其特征,并作比较分析;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分析五种技术创新范式之间的演变关系,提出技术创新范式的"金字塔"模型;最后,给出网络化是技术创新范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库恩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问世,为科学发展的模式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词汇——"范式"。这引起了人们对范式理论的关注和不同方面的研究与解析。比如讨论范式的内涵和功能,探讨范式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将"范式"引入其他学科等等。文章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借用社会学中信度和效度的概念,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相比于范式的认知功能,人们更倾向考虑范式的规范功能,而这正是库恩不再使用"范式"概念的原因.实际上,范式的认知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范例而不是基于规则的推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云南科技管理》2015,(4):48-50
对待库恩的"范式"概念应当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否则容易造成"范式"概念的误用、滥用。"范式"的本质是一种世界观,"范式"的结构由范式1和范式2构成,"范式"的特征是不可通约性,"范式"的功能在于科学革命。"范式"从根本上看是人们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物质性的改造世界的意识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璐  李正风 《科学学研究》2010,28(5):655-661
英国疯牛病危机动摇了英国既定的以专家为中心的决策制定模式,引发了"统治"范式的危机,也为"治理"范式提供了重要动力。经历了危机的英国政府在新时期试图建立一种"治理"范式下的生物技术政策模式,非政府机构的参与成为了新范式的显著特征。本文分析了从"统治"到"治理"变化的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比较分析"统治"与"治理"两种政策范式。并指出,"治理"范式能够更好地捕捉现代社会与技术关系的新特征,因此对于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相关社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科学发展观思想定义了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科学发展观范式.分析了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特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对于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管理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管理科学发展观范式的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全面指导,以科学主义范式、人本主义范式以及经验主义范式为基础,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依法管理、权限规范、职责明确、管理公开"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王杉 《现代情报》2012,32(11):28-33
图书馆学由"学理性范式"向"技术性范式"的转换,尤其是"技术性范式"对"学理性范式"几乎全面的取而代之,给图书馆学的存在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从哲学的意义和角度来看待图书馆学的范式转换?由此出发,我们该如何认识与理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自身的状况?而且对图书馆学的认识与理解的一元论和多元论到底是怎么样的?文章主要论述4个问题:"学理性"一直是图书馆学最主要的研究范式之一、"技术性"范式不可阻挡的席卷而来;但仍留有空间有待补充、在"技术性"范式中如何"学理性"范式的理解;图书馆学究竟是什么以及理性多元论的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做什么和图书馆学怎么做。  相似文献   

10.
情报学的学科立场是情报学研究者开展情报学研究的根本依据.文章论述了情报学只有通过形成适合学科自身理论领域的界限,确立学科方法论取向,形成清晰的学科概念范畴,构建出主流话语形态的知识范式,才能最终建立情报学的学科立场.  相似文献   

11.
任成 《科技与管理》2014,16(6):18-22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综合评价江西省二者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江西省新型工业化水平整体上滞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空间分异规律明显,西北部城市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从两大子系统内部差异探寻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失调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灿友  苏秦  赵丁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53-158
基于对3D打印技术应用和制造模式演化的梳理与总结,着重探讨3D打印对制造模式和组织变革的影响,阐述3D打印制造模式的概念模型,最后提出未来3D打印制造模式的运行框架。3D打印制造模式的核心在于“个性化定制”和“社会化制造”,将顾客全程参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通过重新定义顾客、设计师和企业的角色来实现资源整合、价值增值和知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概念界定和多种理论关照下的多角度研究两个维度对1990年以来我国内地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进行了爬梳与评价。对于媒介事件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现象,研究者对其概念的厘清与界定,经历了从辨析事件真伪到突出“策划”和从突破到“两种范式”的归纳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特别是第二个阶段中,研究者对众多个案研究加以理论关照,针对媒介事件的建构策略、价值与意义、应用与效果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该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于研究者们更深入地探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顾客的服务消费行为以及服务企业营销与有形产品营销的区别,提出了服务企业的关系营销导向及关系导向对相关利益者带来的效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服务企业实施关系营销导向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入探索适应智库研究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推进智库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建设。文章从专业智库组织管理团队的视角,基于对智库研究特点的基本认识和智库项目管理经验,深入分析了外循环体系和内循环体系下的智库项目研究和管理特征,从建平台、促融合、重储备、组队伍、优转化、强集成等方面提出推进智库任务组织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向及融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融合的方向,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五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省情特点,提出吉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体思路,融合模式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对策。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in the context of complex technical systems. It presents a review of Thomas Kuhn's notion of scientific paradigms and their early adoption as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This review reveals that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scientific paradigms has not been fully utilized in the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paradigm as an exemplar and as a shared group commitment. Using the case of Smart Homes, I advocate that this distinction is critical in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open technical systems where multiple industries jointly shape innovation. I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with regard to both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innovation of complex techn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运用钱纳里多国模型、霍夫曼定理等其他指标体系,对西部工业化水平进行了判定,即西部地区工业化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时期,分析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西部的特殊性,进而剖析了其制约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实现途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息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本文基于信息化指数法,依据1999-2009近十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数据,首先测度了河南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正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并导出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增长模型,依此模型量化分析了信息化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用.当前河南的信息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信息化对中原经济崛起正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和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