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川 《钦州学院学报》2011,26(2):8-12,17
"象物"一语,屡见于先秦典籍.由此引申出象物叙事的概念:"象物"的神话记录.具体而言:其产生背景与巫术活动的神话讲述密切相关;其表现形式是富于神话内容的图像;其心理动机是通过图像的形式达到通神和辟邪的目的;其物质载体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祭祀用物.从该角度推论,<山海经>有图且为古图,其神话的零散成因有三点.其一,今人无法感...  相似文献   

2.
《周易》围绕"象思维"提出了"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制器尚象"等重要命题,构建起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思维方法。"象思维"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核心思维方法之一,对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意象"观念和"创物"观念等方面。《周易》"象思维"与西方当代哲学中的现象学方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通过对《周易》思想和现象学方法的参照,可以从"象思维"的角度对传统设计思想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根源在于效法自然造化之象,即就是"观物取象"。本文从书法的外形、结体、书画同源谈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根源在于效法自然造化之象,即就是"观物取象"。本文从书法的外形、结体、书画同源谈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相似文献   

5.
"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分别有着各自的美学内蕴,放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创造理论。"观物取象"从艺术本源论与审美观照方式两个方面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后世的美学思想;"立象以尽意"最早对"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释,深远影响到后世"言"与"意"、"象"与"意"关系的讨论,并由此而激发出许多美学命题与范畴。  相似文献   

6.
《易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太极拳运动的形成、发展、完善也同样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象思维模型是以"图"和"象"为思维工具,以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思维符号为基本结构来揭示、认知宇宙的普遍运动规律,成为太极拳理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太极拳象思维模型的核心思维。本文从象思维、观物取象、太极阴阳、卦爻、五行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艺术,首先是一种“物”的呈现。“物”是建构想象空间的物质承担者。诗画由于其不同的“物性”因素,因而构成的想象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包含了由“物”直接激发的、超然于“物”外的外围的想象的多层次的想象空间。真正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有别于生活的想象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线性空间V分解为它的线性变换的核ker(σ)与象Im(σ)的直和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猫城记》作为一部独特的人文幻想小说,向我们展开了一个体式独特、内容荒诞而深邃的象喻空间,从而营构了一个乌托邦的形象。在影射现实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的转换与差异、象喻空间的构造以及幻想性的叙述,从而产生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写生的宗旨是写“境”。当下山水画写生的“对景久坐”之法,是对传统的“偏而常之”的写生方法的一个丢失。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写境之法,应当重倡写生的自然之境源于观物取象、写生的审美之境取之象外、境是山水画写生的终极目标等命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唯象思维对中国文化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但何谓唯象思维至今却语焉不详。本文认为,唯象思维的理论体系由“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三个命题构成,它们形成了前后相继、彼此衔接的三个阶段。文章结合古代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阐述、论证了这一运作过程,从而凸现其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2.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13.
铭文“象物比德”传统被宋代理学家进一步承继并开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学家扩大了“象物比德”传统的自然取象范围,纳入更多人造日用器物;二是理学家扩大了“德”的内涵,体现为从君子之德到圣人之德,蕴义理于道德。理学家铭文存在一条“象物—附理—比德”的内在理路,实质是依托“理”在“物”与“人”之间搭建中介点,使个体通过“观物取象”实现对形上道德的认识、把握和涵养,充分体现理学道德本位思维之于文体生成转化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艺术领域中对于空间的认知和探索贯穿于艺术史。古代东西方艺术在空间认知方面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艺术形式。日本的物派艺术从东方哲学出发,用东方特点的“间”和“场”的观念表达出有别于西方的空间认知,为当代公共艺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创作原则,它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贯穿于《周易》创作的全过程;“感物道情”是朱熹对《诗经》创作旨趣的概括,他认为《诗》既不是“史”,也不是“论”,而是“感物道情”。从“观物取象”到“感物道情”,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周易》中蕴涵的艺术知觉元素。  相似文献   

16.
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句子一图画验证任务(sentence-picture verification task)探讨了抽象图形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的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问题.结果表明,句子项目为抽象图形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的项目表达顺序为“目标物→参考物(目标物)→参考物“时,心理表征中项目发生互换.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读者理解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是一个按照“参考物→目标物“固定方向进行的系列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说《微物之神》的故事是作为一种空间实践加以叙述的。《微物之神》通过多维的空间边界的建构、交叉、跨越、相互作用及其解构,推动故事和情节的发展,揭示印度社会的性别、人种、族裔、阶级、种姓、宗教、政治和文化等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诗以物象为骨”是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命题。正如人的鲜活生命存在于骨肉之躯一样,诗的鲜活生命存在于物象之中。情、意、思、志等主体精神自然是诗之灵魂。但倘若离象舍象便是“魂不附体”。情意同物象有着深广的诗之缘。但是物象又不是作为现成的东西进入诗中的,所以“观物取象”、“体物味象”、“陶写物象”成为诗家大半功夫。 象入诗中参与诗境构建,所谓“研情、比象、造境”。诗境之美与物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慧 《江苏教育》2022,(18):66-67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主张让儿童“做精神明亮的人——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并基于此打造富有空间诗学的校园物型环境,将美学浸润其中,用心灵化方式运营。一座花园式的学校,与儿童成长紧密相连,为儿童生成了一条从童年通向未来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meso-Lindeloeff空间的概念,证明了仿Lindeloeff空间是meso-Lindeloeft空间;meso-Lindeioeff 是meta—Lindeloeff紧空间;meso-Lindeloeff被闭Lindeloeff映射的逆象所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