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指出,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在现阶段经济建设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经济职能,并提出银行监管机构要通过对政策性银行立法、加强对政策性银行的政策导向、制定科学的监管指标和内容、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政策性银行监管体系、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等方法完善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为防范银行风险,需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方法体系的法律构建。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商业银行市场准入、退出和救助方法系统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银行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和信息共享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银行监管效益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我国银行监管现存问题的方法,从而为达到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与安全,促进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增加社会福利。提高监管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做好准备,适应国有银行改制上市需要,银行监管体系完善是一个系统性与主体性的工程。在这个工程的构建中,立法者不仅要考虑到各法律规则之间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而且还要顾及法律规则的创新性与整合性。虽然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毕竟还年轻,因此,公正而客观地评价目前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体系的坍塌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其具有的严重金融脆弱性和巨大系统性风险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使影子银行阳光化,克服其脆弱性,更好的发挥融通资金的系统重要性功能,成为各国普遍关注并迫切寻求解决的问题。文章探究了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严重脆弱性,并针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及潜在风险,得出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实现金融体系稳定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虎  王雪萍 《情报杂志》2005,24(11):13-16
发展电子银行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由于电子银行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跨越时空性等特点,客观上给银行带来了各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风险。根据我国银行技术风险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银行技术风险监管体系的构想及相应的风险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P2P行业监管历程,分析了该行业经营与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准入与退出限制低、坏账和银行存管问题凸显、个人征信体系和法律制度尚未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金融创新接纳原则,统一市场准入和退出监管机制,完善第三方银行托管,创新信用评价体系,增强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管等对策建议,以推动P2P行业的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为视角,通过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受此次危机的冲击所显现出来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扩大银行业监管的区域合作范围,建立和健全银行监管协调机构及信息共享制度等对策。以此促进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增强我国银行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传统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提出了相关的监管对策及建议,并对对策的成效作了初步的预测:阐述了银监会成立的目的,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它的成立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的影响。最后,从监管制度、监管理念、监管行为、监管再监督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银行监管创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TBTF”学理在西方国家银行监管实践中普遍存在,也是存款保险制度或体系的固有问题之一,本文在对“TBTF”学理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我国银行监管实践中的体现,由于该学理对规模不同的银行所采取的差别待遇,其实践对我加小银行的发展和整个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和研究其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成为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和建立保险体系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金融监管方式,是银行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经营环境、银行素质、盈利能力、风险状况等四个方面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一家银行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事件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一旦爆发影响严重且难以有效应对。从全球食品安全事件产生原因出发,进而对国家和组织如美国、欧盟、发展中国家、私人监管,以及国际食品安全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WHO)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立完整的全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需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构建国家监管的基本框架;发展中国家核心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私人监管的参与;自愿出口限制和标签—追踪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汪昱 《科教文汇》2013,(6):197-199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伴随着金融脱媒,传统银行功能减弱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增强,国内影子银行逐渐兴起。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以银行为绝对主导,从事常规银行信贷以外的信用发放活动。但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资金来源并不稳定,而资金运用投向不够透明,通过对影子银行体系资产端和渠道中介的监管,可以预防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汪昱 《科教文汇》2013,(18):197-199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伴随着金融脱媒,传统银行功能减弱而直接融资渠道功能增强,国内影子银行逐渐兴起。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以银行为绝对主导,从事常规银行信贷以外的信用发放活动。但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资金来源并不稳定,而资金运用投向不够透明,通过对影子银行体系资产端和渠道中介的监管,可以预防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理论和实务界所担忧的利率市场化所激化的存款竞争风险问题,本文基于一个两期空间竞争模型,将为传统理论所忽略,但对我国银行业吸储行为有深刻影响的银行间市场批发资金融资引入经典存款竞争框架,通过对银行融资组合行为的数理建模,明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的作用机理,并据此导出了维护系统安全的制度建设建议。研究发现:当无银行间市场约束时,存款竞争在整体上会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增加;而在该约束条件下,竞争通过降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高存款市场份额银行的风险,使银行体系呈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这启示监管当局建立及巩固银行间市场约束机制可作为未来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实现银行长期稳定的一个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都更加突显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本文通过构建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动态博弈与相互学习作用,推导出在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业采取低风险策略的理想区域和向理想区域转化的有效途径,得到资本监管约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激励的条件是存在破产风险、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和市场约束作用,有效地论证资本监管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动态作用机理,并提出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数据的银行内部信息化审计主要途径是融合银行业务流程、银行业务风险点、银行内部有效防控风险方法、银行内部系统大数据与外部环境大数据、外部监管大数据。通过采用全样本审计、组建柔性团队、交互运用数据信息等有效方式实现银行内部信息化审计。利用大数据实现信息化审计可以开展非现场审计,发现风险隐患再采用现场或非现场核实的方法确认问题,节省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力和财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成效,实现精准审计。从而实现内部审计为机构当好卫士、参谋,提升机构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信用评价是现代金融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监管机构依据监管目标对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高低排序,进而实施差别化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包含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逾期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授信集中度等指标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heil系数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评价模型,对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李良活 《大众科技》2007,(7):182-183
德国有机农业监管有完整严密的法律体系,有健全的政府监管机构和严厉的市场监管措施,而我国有机农业正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对有机农业的生产、认证与市场流通各环节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影子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及金融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有鉴于此,本文基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探究了影子银行业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动态关联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银行开展影子业务虽然短期内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