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史诗《梅葛》、《查姆》是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彝族中的两部重要的史诗,本文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对《梅葛》、《查姆》创世神话的神灵系统、创世神话的文化符号体系、创世神话的历史文化意蕴、创世神话的展演语境等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神话要素的分析比较来探寻两部史诗创世神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史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历史上各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对应于传统社会中族群成员文化心理需求的多样性、立体性,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文化内涵亦呈现出多样性和立体性的态势。即使同一民族,其创世史诗的叙事方式、意象符号、神话母题等亦同中有异。《查姆》、《梅葛》是彝族的两大创世史诗之一,且主要流传于楚雄州境内的彝族中,但二者也不属于上述情况的特例。以创世史诗中普遍言及的创世主题为例,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解码神话中的意象符号、神话母题等对深度解读彝族历史的远古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河有地理文化区域下的红河和行政区划下的红河。前者系指红河水系广大区域,后者就是当下行政区划下的红河州所辖的13个市县。纵观目前整理和出版的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既有口传类创世史诗,也有彝文类创世史诗,其数量相对可观,可谓红河是彝族创世史诗的富矿之地。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持续保护传承现状令人堪忧。文章以非遗保护视角,在客观阐述红河彝族史诗发掘与抢救、整理与出版现状的同时,分析其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其原因,并提出红河彝族创世史诗持续保护传承的对策措施,使红河彝族创世史诗在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大花园大展自身的风姿。  相似文献   

4.
景颇族史诗神话对景颇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景颇族民族认同的重要标识之一。景颇族史诗神话所包含的共同的族源神话、集体记忆、宗教、生活习俗等都是民族认同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受周代礼制文化的影响,汉族神话《山海经》叙述了大量神灵的名称以及零散的事迹,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神话系统,相反,景颇族创世史诗《勒包斋娃》却为我们展现了早期神话的具体内容,可以说,这两部神话正好构成了互补关系,对这两部神话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神话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世史诗中神迹的不完美,赋予了史诗耐人寻味的独特魅力和隽永的艺术风格。《冷斋调》和《俚颇古歌》是著名的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的两个异文本,在彝族地区至今仍然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史诗通过天地的不完美、万物的不足、不能永生的遗憾和兄妹婚的无奈四个方面,达到了史诗中神话色彩与纪实风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苗族史诗主要有创世史诗、婚姻史诗和迁徙史诗。创世史诗探究宇宙初始、天地万物的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婚姻史诗有着“关于过去的回忆”,留下了“历史的影子”;迁徙史诗记载了民族悲壮的迁徙史。苗族史诗孕育着十分丰富的哲学社会思想萌芽。  相似文献   

8.
《近东开辟史诗》是1976年饶宗颐先生翻译的研究古代西亚创世神话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学者首次全文翻译古代西亚史诗,因此对于我国古代西亚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西亚的创世神话起源自苏美尔文明时期。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饶先生的翻译也存在一定的误读,如马尔都克并不是古代西亚的太阳神。  相似文献   

9.
布努瑶族的创世史诗《杠葩众》世代流传于民间 ,成为布努瑶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它既是神话 ,也是历史 ,同史诗《密洛陀》是姐妹篇 ,对于研究和发展人类社会历史 ,开拓先进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暗传》是汉民族创世史诗,在中国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改写了黑格尔所说“汉民族无史诗”的历史,也填补了汉民族的一项化空白。这部伟大作品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和“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化对于“史诗”的生成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比较分析汉壮民族的复式思维句式与英语民族的直线思维句式之差异,认为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文体结构最大特点是骈偶重述句式,并举例说明壮族文化典籍中骈偶重述句式的三种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荣格原型理论对史诗《梅葛》的神话原型进行分析。史诗中的格兹天神与许多神话中的创世神一样, 是宇宙之父原型, 也就是一个男性的创世英雄原型。它对应于父权社会, 并得到父权社会的支持。史诗中的葫芦是一种容器, 它包孕了人类, 是母体崇拜原型的体现, 也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母体经验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 它对应于母权的社会意识。史诗中洪水神话的洪水考验 (或是灾难考验) 是通过原型, 它对应于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中的成年通过仪礼。史诗《梅葛》中的神话原型正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直接经验沉淀凝固而成的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的梦。  相似文献   

13.
我们借鉴仁钦道尔吉英雄史诗的母题分类方法,试图将南方创世史诗的母题分为:宇宙天地的形成、万物起源、人类的起源、洪水泛滥、兄妹成婚后继续繁衍人类等母题,还将人物形象分为:造物主、圆形的诞生体、灾后兄妹形象、人类分家后的民族形象等。最终使得人们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南方创世史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彝族创世史诗中的历史观、信仰观与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创世史诗实质上是对人类自身实践力量的肯定与伦理道德关系的一种规范。史诗对神造万物的否定,其实是充分认识到了人始终是历史活动的创造者,神仅是人类自我人格力量的化身,神造万物仅是人对自身实践力量的理想化了的解释。彝族多种宗教形式的中心内容——祖先崇拜是人对自身实践力量的继承与发扬,而史诗对人类繁衍的开端——兄妹婚的巧妙解释与委婉否定,乃是一种对和谐的伦理道德观的追求,因为只有和谐才是人类社会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界对苗族史诗的分类模糊不清,或以"苗族古歌"概而论之,或借用别的民族史诗分类方法来套在苗族的史诗分类上,无法反映出苗族史诗分类的科学性。从已经出版和抢救记录到的苗族史诗情况看,国内外苗族的史诗属于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婚姻史诗和英雄史诗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受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西方原始史诗着色有些不同,但大都是口头传诵自身久远的历史和传递创世史诗的信息的叙事体。在聚合与归属的现实中,汉民族史诗与西方原始史诗一样,是"表达认同的超级故事"。但从撰述方式和理性视角来来看,汉民族史诗与英雄史诗迥异,究其原因是中华文化在中国大地发生之时,华夏先民就展示了其伟大的创造智慧和特有的文化韵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汉民族史诗承载了记忆民族历史元素,积淀民族价值观念、凝聚民族思维灵魂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彝族史诗<梅葛>是纪实性的创世史诗,是彝族毕摩口传的经典,它的展演和传承都与其特定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作为口传的纪实性创世史诗,它的活态性就表现在它始终与当地彝族的生产生活习俗融合在一起.它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把彝族人民的知识经验累积其中,同时,又在各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场合来反复展演,以其神圣的权威性来强化习俗的规范性,从而维护族群共同的权益,使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行,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彝族史诗<梅葛>流传地区,无论其生产生活民俗还是岁时节日及民间信仰,都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的氛围,都是<梅葛>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场.  相似文献   

18.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以宇宙天地的形成、太阳月亮及万物的产生、人类的起源等为主要描述内容,它蕴含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习俗及拉祜族先民原始的哲学思想。拉祜族创世史诗是以想象性类概念和集体表象作为基本的思维结构,而集体表象则是整个民族约定俗成的、混沌的、直观的和整体性领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创世史诗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在历史延续和流变过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结晶,具有历史的性质;同时,它往往以幻想的艺术形式来解释天地、万物、人类以及民族的起源,具有诗性的气质。流传在云南楚雄双柏地区的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就是通过对历史记忆和审美想象的集中书写,表达了极富生态文化内涵的观念内容。  相似文献   

20.
简谈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体长诗,记叙了各民族有关天地生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史诗是一个民族的开拓者们的创业史和远古的生活史。国外的史诗主要是英雄史诗,中国各民族的史诗,按传承和流布的地域、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和经济文化类型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民族主要以长篇英雄史诗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以创世史诗为主,还有一些反映民族迁徙的史诗和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