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开展“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即人们习惯上所说的“推门听课”,所不同的是在上课结束的时候,由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自我感受的角度进行评价。在填写评价表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评价者是初一或者高三的学生,也无论评价对象是“主科”还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老师讲授时间多,学生活动时间少;老师提问多,对学生引导和评价少:教学要求“一刀切”多,照顾差异少;优等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多,差生机会少。这些现象的存在,阻碍了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很好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3.
师蕾 《教育文汇》2005,(5):20-21
讲的少的是好老师,讲的多的是不是好老师?“少讲”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自提出以来,一直被人们奉为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圭臬。不可否认,“少讲”教学思想的提出,对于解放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盲目地、过分地强调少讲,并以“少讲”的尺度一刀切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而让广大老师谈“多讲”而色变,望“多讲”而却步。  相似文献   

4.
学生拖拉、应付、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常令老师十分头疼。对于个别严重者,无论老师怎样劝说教育,仍是涛声依旧,依然如故。“罚作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老师惩罚拖拉作业或不做作业学生的拿手戏、杀手锏。意在使其认识到不做作业的“下场”,从而痛改不做作业的恶习,亦起到威慑其他学生的作用。如此,在学生眼里,作业成为了“惩罚”物,  相似文献   

5.
激励性评价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新的评价理念,更多地注重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得到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交往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但冷静思考一些数学课堂教学现象,我们看到了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观摩教学和示范教学中,机械地运用激励性评价,形式化地模仿他人的做法,整节课都是老师赞不绝口的表扬和多种形…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然会面对“进”与“退”的选择。可以说,只有有了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有学生“进”的地盘。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知识优势占领课堂,学生就可能仰视自己的老师,将老师当做一名自己无法达到同一高度的偶像,从而有可能不思“进”取。而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一条道来的时候,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却是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很少见到教师给予学生以及时、恰当的评价,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动地问,学生被动地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应有的学习积极性。而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同学及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教学观,教学民主蕴涵着课堂教学过程的民主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其实质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反对以任何借口对学生的心灵施暴,特别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去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反对压抑和窒息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中,不民主、反民主的现象大量存在着。其表现主要有二:一是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了算,学生跟着转,老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成了完全任人摆布的物什;二是表现为师生关系上的人格的不平等。几千年“师…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提倡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高效地获取“有活力的知识”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然而不少课堂教学仍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进行,使学生学习态度逐渐由热忱变为冷漠、由自信变为害怕。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呢?下面从语文教学方面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为挖掘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但在平时的政治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一些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合作”的场面,年级越高越普遍。有的学生无论老师怎样启发,怎样耐心地讲解,还是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听懂了说声“对”或“不对”都十分难得。从这些木讷而呆板的脸上,捕捉不到一丝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一位高一的学生在国内时被其老师称为没有“学习头脑”,而到了美国以后,则被其老师称为“学习天才”。同一个学生,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的评价截然相反。由此,这位学生的家长说出了这样一席话:“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否定,后肯定。我们暂且称这种现象为“半杯水”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中美教育,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在中国老师手下总是得高分的学生在美国教授那里却没有得到预料的好成绩;而一些在中国老师手下总也得不到高分的学生却在美国教授那里得到了意外的高分。   美国教师注重“一点突破”,即学生能高水平地阐明一种观点就可以给予高评价;中国教师则注重“全面开花”,学生若仅就“一点”来论述,那么无论阐述得多高明也只能得这“一点”所规定的分数。就实质而论,“一点突破”式的评分标准鼓励了 个人的独创性,但往往不能了解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课程的要求;“全面开花”式的评分标…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理念的倡导下,低年级语文老师应采取肯定、积极、富有激励性的方法评价学生。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但是,一味无原则地进行激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课堂气氛活跃”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之一。有了这个指挥棒,出现了一些老师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现象。课堂上学生冷静地思考被认为是冷场,学生埋头写作业被认为气氛不好,公开课、研讨课,也大都选一些便于感官上操作,通过活动能热闹表现的内容。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种种现象有以下几种。造势型。一种是语言鼓励:“棒!棒!你真棒!”还有一种就是只要老师说“说得好”,学生就会有节奏地鼓掌:啪,啪,啪啪啪。一节课十多次的鼓掌突显课堂气氛之热烈,为课堂气氛造势。激将型。老师说:“某某小朋友能不能干?”学生有气无力地说:“…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教师负责讲授,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信息得不到有效反馈,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呆板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本文笔者从注重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以及增进教学效果的评价交流三方面来论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人文精神”!用一句通俗的话表达,就是漠视“以人为本”,压制个性发展。上课时老师关注学生什么?是关注学生的服服帖帖、唯唯诺诺?还是关注学生表面的热闹、虚假的兴奋?都不是。老师更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相通。无论学生问得偏或奇,无论学生答得对或错,老师应尽量少用责备的语气和严厉的目光,多用赞赏、激励的评价。如果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及时性评价,属于“即兴创作”。由于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性,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出现了这样的误区,片面地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就是给予表扬和肯定,一堂课下来“你真棒”、“真了不起”、“表扬他”……不绝于耳。对这样空泛的评价,学生听多了也会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只不过是些惯用的手段罢了。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新疆教育》2012,(21):26-26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是久攻不克的“堡垒”。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为了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而匆匆赶,学生围着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团团转……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真正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一是“延缓评价”的误区。“延缓评价”的理论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意中断学生的回答或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当即给以否定的现象提出的。“延缓评价”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把话讲完再作评价,即使学生回答有错误,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是理解有误还是表述有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作评价,让学生尽情地说,这样往往易使课堂教学失控。不敢评价,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正确的解答,甚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纠正,这也违背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即使是否定性评价,只要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