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曾姗姗 《今传媒》2014,(12):105-107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美剧以强大的渗透力不断跨越地域、种族、文化的限制广为传播,悄无声息地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成为全球媒介文化的一道炫目景观。本文从大数据视域下探讨美剧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通过对"纸牌屋"热的现象分析,以及《纸牌屋》中跨文化传播的文本分析,进一步阐释大数据如何构建美剧跨文化传播新的生产模式与机制,从而为国内网络视频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影视剧中的跨文化传播——以美剧《越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焕 《新闻世界》2009,(9):166-167
日剧韩剧曾经一度风靡中国,如今美剧热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并以强大的渗透力迅速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从《越狱》到《迷失》到《英雄》……伴随着这些美剧流行,以美剧为传播媒介的美国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影响了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的世界观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美剧的特点,美剧的中国受众的特征,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一点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雅楠 《东南传播》2012,(1):117-118
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以时下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通过从个人系统、情节系统和关系系统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剧还是中国的观众都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和动机,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对自我的感知和普世性价值观能都得以成功的传播,而文化深层的态度、文化模式和多样性则没有。美剧的跨文化传播经验或许能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施宏 《新闻世界》2014,(11):31-32
近些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都在进行跨媒介传播,通过整合不同的平台,力图打造一条从纸质、荧屏(银屏)、网络到实体的产业链,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本文通过分析该剧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形态及传播效果,理清其传播轨迹,进一步对影视作品的跨媒介传播规律及价值做出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黄晓婷 《新闻世界》2014,(4):243-244
近年来“吸血鬼”类型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中国影视爱好者的青睐。在文化全球化、跨国媒体和消费主义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电影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一种趋势。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美剧,在传播西方神鬼文化的同时,也包含了对西方特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宣传,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观赏。  相似文献   

6.
舒纾 《新闻世界》2009,(6):96-97
本文就近年来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冷遇电视而热播网络的这一现象,尝试从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成功原因、美剧转向网络传播之原因这两个方面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7.
林徐  张珊珊 《视听》2016,(7):102-103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美剧在美国文化输出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分别处于语境天平两端的中美两国,在文化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元素的运用成为美剧打破不同语境桎梏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生活大爆炸》为例,探讨九季以来,中国元素在剧集中的具体运用,分析对比这些中国元素背后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发现其构建的中国形象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有较大的出入。并就如何正确看待美剧对中国形象的偏见与误解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在跨文化传播以及树立中国形象方面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希敏 《东南传播》2013,(12):37-38
随着各种美剧在中国的热播,出现在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文化冲突导致出现了一些中国元素被曲解和误读的现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又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玮 《东南传播》2018,(1):50-52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与我国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开始接触国外制作精良的影视剧集。从若干年前的"韩流",到广受年轻人欢迎的美剧,再到当下炙手可热的英剧热潮,优秀的影视作品给观众带来了艺术的愉悦享受,也传播了英国价值观和文化。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及话语分析的方法探讨英剧在中国的成功原因,并探讨它能为中国电视剧的"走出去"予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佳薪  蒋惠蔓 《视听》2021,(1):47-49
美剧因独特的剧情和高品质的制作水准而风靡全球.电视剧《致命女人》承袭美剧"好创意""优品质"的一贯风格,自开播以来在我国引发现象级观影热潮,成为美剧跨文化传播的又一典型案例.本文以霍尔"编码解码理论"为支撑,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致命女人》的成功因素,并对我国影视剧目前面临的"出海"困境进行反思,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剧在中国受到极大欢迎,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可谓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对推广国产剧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观看网络电视剧成为我国各阶层群体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美剧借着这一契机登陆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并在中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和中年群体中产生良好的反响。本文通过分析美剧《罪恶黑名单》在中国市场对观众的使用与满足状况,探究中国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方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子悦  张倩楠 《新闻世界》2014,(11):196-197
跨文化传播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了,特别是在各国影视作品随处可见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对人们的影响可见一斑。受众是传播行为的归宿,本文试图通过对外国影视作品在国内以及国产片在国外的传播情况的分析,解读跨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心理,希望能对跨文化传播的受众心理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传播大众文化是跨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动画作为日本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影响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可。在新媒体语境下研究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同时新海诚被誉为"宫崎骏接班人",他将动画电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他所创作的动画电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切入,浅析新海诚的代表动画电影,并且为中国国产动画的输出和跨文化交流提供独特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搏客     
《新闻实践》2014,(2):6-6
@新京报张国庆很少有一部美剧能让人们如此期待,不仅奥巴马早早惦记着看《纸牌屋》第二季,就连国会里的领导人都忍不住要吐槽。我在《媒体话语权》中还特别总结了美剧火爆的7个原因,供人参考,希望国产剧有朝一目能成吸引世界眼球的文化产品。作为美国政治“潜规则的艺术化教材”,  相似文献   

16.
从《大西洋底来的人》、《成长的烦恼》到《老友记》,美国电视连续剧(下文简称“美剧”)这一外来文化传播现象,正日渐影响着中国本土的影视业及受众的审美与选择倾向,成为国际传播、网络传播和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典型. 美剧在电视台播放后,受众的一系列行为皆为自主性选择行为,即受众在主动使用媒介.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选择自己所偏爱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内容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雁 《新闻窗》2014,(5):87-88
美剧在中国青年人群当中具有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力,甚至有较为稳定而且广泛的受众群。即使中西方文化有诸多差异,但并未阻碍美剧在中国的传播。而无论是关于文化传播还是关于影视解码都应根植于全球化的背景下,霍尔的文化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美剧跨文化传播和接受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从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意识切合点看美剧的传播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黄河 《视听》2021,(1):95-96
电影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国影视作品取材的视角也不再局限于本土故事,而是着眼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并体现出迎合跨文化传播时代语境的趋势特点.迪士尼真人版《MuLan》便取材自《木兰辞》,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经典故事,影片被大量中国元素所包裹,然而其实质却是美国梦的价值内核,由此引发观众对于中国精神的"误读"...  相似文献   

19.
马利红 《新闻知识》2013,(1):77-78,89
美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日益受到受众的力捧,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加剧了美剧的跨文化传播。文章从"美剧热"现象的现状入手,剖析"美剧热"的内外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达人秀》成功背后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陆夏 《东南传播》2012,(7):154-155
2012年1月21晚,第三季《中国达人秀》在上海世博演艺中心拉开帷幕,连续三季称雄于当今中国收视宝座的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其成功的背后包含了众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本文将其作为大众传播活动的典型,以传播学角度,分别从传播环境、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解析其成功背后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