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阳  马如宇 《高教研究》2008,24(1):57-59
科层管理理论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科层管理在大学组织管理活动中表现出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呈现出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通过诠释科层管理理论的内容、剖析科层管理在大学组织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大学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管理的科层化及其实践困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大学与外部环境日益广泛的联系,使大学管理的专业化及其科层体制逐渐凸显。但科层体制在大学组织管理活动中表现积极作用同时,也表现出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突出特点就是行政权力泛化以及学术管理的精英专制抑制了大学组织的学术创新活力。本文认为,中国大学科层体制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术体制化程度低以及长期排斥市场机制造成的,我国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走出科层化的困境,建立既有效率又符合大学组织特性的大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的科层管理及其改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层制是一种行政和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现代大学是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大学实行科层管理有其不可忽略的合理性。然而,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其内在属性即目标的模糊性、多元化的价值观、活动过程与效果的不确定性、对分权管理的诉求、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是魅力型权威等,又使得大学的科层管理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在遵循现代大学自身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科层管理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大学等级化、行政权力主导大学使得大学权力具有科层模式特点,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化及权力制度化水平较低的状况使得大学行政权力具有非科层模式表现,本文把这样的权力运行称为准科层模式,而这种准科层模式下的权力是带来大学行政化的重要支点,也是大学行政化的要义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组织的知识性与科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大学组织具有知识性与科层性,知识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组织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依据;科层性是大学适应环境而衍生的属性,它协调着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维系着大学内部的统一。知识性和科层性在价值取向、权力分配、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是造成大学组织内部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充分认识两者的局限性与相互关系,对处理大学内部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大学在大学管理中应突显知识性,淡化科层性,在二者间找到一种平衡,以利于大学组织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冲突与协调:现代大学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层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主管理和科层管理的关系是经典的管理难题。现代大学中多种亚文化异质程度不同,学术和行政系统基本价值取向的对立,多种形式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大相径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内在要求和派生需要的矛盾等,导致大学中民主管理和科层管理缺一不可,却又冲突不断。本文在分析这些冲突的基础上,提出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大学、依据不同领域的性质、明确不同管理层级的特点,从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层领导模式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一个显著标志,但现代大学一旦陷入韦伯所谓的科层制“牢笼”,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意义失落与自由失落的存在危机。现代大学科层领导模式内在的致命缺陷,在于它根据工具理性的原则排斥正向的道德价值的介入,这是科层领导模式的病根。20世纪90年代道德领导理论的兴起,为我们展示了变革现代大学科层领导模式的新的思想地平线,对当下我国大学“以德治校”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突出表现在这一组织所兼具的学术属性和科层属性。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实践中二者关系的处理上仍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如何处理好大学中这对深刻的矛盾,是当下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重构高校内部管理架构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体制通过先进理念的传承与模式的传递,能够对二级学院管理起到优化与促进作用。目前,在现代大学体制构建过程中,二级学院存在管理秩序混乱、权责关系不清、运作机制不畅、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直接导致管理效能低下。因此,亟需构建符合二级学院实情的现代管理制度;理清内部权责关系,强化组织内涵建设;以创新推动改革,发挥资源聚合作用;在实践中落实人才发展战略,提升管理人员素养。  相似文献   

10.
管理理念的现代化是大学现代化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大学管理理念现代化的历程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管理理念大致经历了科层化运作大学观、治理大学观、经营大学观与现代大学观等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