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相似文献   

2.
明朝高度重视羌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将其视作经营川西北地区,乃至整个藏区的重要一环。明军进入之初,为巩固边防,加强震慑,在茂州建置平羌将军都督府。洪武十年,开始在羌族地区建立卫所。明朝在威州、茂州、松潘等的驻军规模,各个时期有所区别。洪武、永乐时期,只有6000人左右。宣德时期,朝廷在当地的存在向着高度戒备化、深度武装化、过度暴力化的方向发展,兵力合计达到15000多人。到嘉靖、万历年间,驻守和作战的官兵一度达到64500人的峰值,羌族地区成为全国范围内武装化、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宋朝时期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及附近地区的羌族称之为“威州蛮”和“茂州蛮”。为了加强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宋朝在威州和茂州地区设置羁縻州,加强羁縻统治;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北宋中期以后还在威州和茂州羌族地区进行开拓。与此同时还设置砦堡和驻守义军土兵,加强军事控制。  相似文献   

4.
宋朝时期,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及附近地区的羌族称之为“威州蛮”和“茂州蛮”。为了加强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宋朝在威州和茂州地区设置羁縻州,加强羁縻统治;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北宋中期以后还在威州和茂州羌族地区进行开拓。与此同时还设置砦堡和驻守义军土兵,加强军事控制。  相似文献   

5.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相似文献   

6.
西汉王朝在对羌族管理上创立和实行了若干行政管理制度,包括设置羌吏即护羌校尉,初置金城属国,建立郡县,以加强对羌族的管理。王莽时期西海郡的设置把汉代西部疆域和郡县制扩大到青海湖地区。东汉王朝也实行了一系列管理羌族的措施,包括复置护羌校尉和金城郡,在河湟地区广置屯田和增置西平郡,设置汉安都护等,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羌族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九寨沟》九寨沟,这个神奇的仙境,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文化教育日益重要、羌文化亟待抢救式保护的趋势下,羌族地区仍然存在羌文化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羌文化课程资源的内在价值未得以实现,羌族地区羌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数量不足、深度不够、缺乏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应通过拓展羌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丰富课程结构、重视潜在课程、关注教师等措施,促进羌族地区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正> 清初,辰州府、沅州、靖州属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改属湖南布政使司,并移偏沅巡抚驻长沙。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设置流官代替土司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并置芷江县,六年改辰沅兵备道为辰沅靖兵备道,驻沅州。四十三年移驻镇竿城(今凤凰)。嘉庆二十二年(1817)析沅州府芷江县地置晃州厅,直隶布政使司。  相似文献   

10.
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有一部分居住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县等地。人口约有19.8万多人(1990年人口普查),大多数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唱《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形象描绘出羌族居集地的风情。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 非常悠久。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其建立者…  相似文献   

11.
在羌族地区的外国传教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羌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他们积极地传经布道,开展宗教活动;另一方面,在羌族地区发展现代教育、开设诊所,为民服务,对羌族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基督教最终难以根植于羌族社会,但传教士的一些工作对羌族地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在文化考察活动中,传教士的一些记录及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阿坝州是羌族藏族自治州,主要民族是羌族和藏族。本文通过研究该州的羌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断加快羌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注意调整羌族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羌族地区城镇产生于秦汉时期,与民族关系的嬗变息息相关。蜀汉以来,羌族地区城镇成为军事弹压和军事拉锯的据点、焦点和民族隔阂的樊篱。明清以降,随着羌区汉化程度的加深,羌族地区城镇军事功能淡化,商贸价值凸显,成为羌族与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中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羌族地区民族关系根本改善,羌族地区城镇全面发展,发挥了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和引导作用,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茂县羌族酒歌的历史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地区是羌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文章以该地区羌族酒歌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它的历史与分类两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旨在展示羌族酒歌特有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15.
推杆运动是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一个亮点,它将羌族地区的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等特征集中体现在其运动形式中,集娱乐和健身功能于一体。在健体强身和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效,且深受广大羌族人民的喜爱。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羌族推杆运动的起源、开展形式、发展方向和推广方法等进行研究,以期为推杆运动在羌族地区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益的帮助,使羌族体育中的精华得到传承和发展,从而展示出羌族体育的特色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松游小唱》:与岷江历史文化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四川著名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是一本纪行诗集.诗人从都江堰到松潘,足历岷江河谷的松茂茶马古道,岷江河谷的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随时触发诗人的灵感,与诗人形成超时空的对话.岷江河谷的历史文化、藏羌民族文化在这一对话中得到鲜活的展示,<松游小唱>也因此而获得深刻的文化意义,并在新的现实语境的对话中不断生发与丰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羌族地区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羌历年的举办目的及运作方式、举办者和参与者群体、举办规模及形式等方面都在不断变迁。文章分析了节庆旅游开发背景下羌历年的变迁情况及对羌族地区的影响,提出在节庆旅游开发中,羌历年的保护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坚持羌族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期实现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羌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羌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其中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但目前羌族地区中小学在开发羌族文化课程资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转变人们的观念,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多元的开发主体作用,在多样课程形态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建立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形成多元的弹性评价机制,从而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增强民族地区学校课程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19.
开展心理自助、构建心理自助系统是地震灾区羌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选择。本文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羌族地区文化背景以及羌族学校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灾后羌族中学生心理自助系统构建的依据、内容结构和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羌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其中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但目前羌族地区中小学在开发羌族文化课程资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转变人们的观念,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多元的开发主体作用,在多样课程形态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建立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形成多元的弹性评价机制,从而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增强民族地区学校课程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