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新 《新闻世界》2007,(4):14-14
曾在美国中情局阿富汗秘密监狱被关押两年之久的马尔万·贾布尔披露了他在秘密监狱的生活情况。美国反恐官员指控30岁的贾布尔曾帮助“基地”分子,他于去年6月30日获释。他说,他那天被脱光了衣服,坐在一张椅子上,中情局官员对他进行了录像。随后,他被带上脚镣,蒙上眼罩,戴上耳  相似文献   

2.
门轻轻开了 ,一前一后 ,走进两个陌生人。前边的4 0多岁 ,细高个儿 ,留着大背头 ,虽然戴了副茶色太阳镜 ,也能看出他那贼目鼠眼的样子。脚跟还没站稳 ,便上下里外不住地扫视一番。不用问 ,他定是“内线”交待的那个“李哥”。紧跟在屁股后边转的“小胡子”是他的随从、保镖 ,人称海宝。覃耀松穿了一件浴衣 ,不紧不慢从卫生间走出来 ,右手握着牛角梳 ,一边梳着头 ,一边用眼角瞄了瞄来者 ,摆出一副十足的大老板派头 ,一屁股坐在软塌塌的双人沙发上 ,背向后靠着 ,头枕在沙发上 ,跷起二郎腿 ,半天没讲一句话。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冷遇 ,李哥丝毫…  相似文献   

3.
孙燕宁 《兰台世界》2014,(10):126-127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一位仅以举人身份便可领军思想界、学术界的学者,梁启超将他冠之以“前清学者第一人”,他就是“西学中源”学说的倡导者戴震。  相似文献   

4.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一位仅以举人身份便可领军思想界、学术界的学者,梁启超将他冠之以"前清学者第一人",他就是"西学中源"学说的倡导者戴震。  相似文献   

5.
旷开盛 《声屏世界》2002,(10):45-46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世之举。 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任广电局长仅六年时间,他所领导的单位一年一个台阶,连年迈大步,使业内人士瞩目。 他,就是秦和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兼广播电视台台长黎明。 1996年3月,39岁的黎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广电事业,从秦和县塘洲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调任广电局长。从那天起,他便全身心投入到泰和县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之中。 发展是硬道理。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正确的定位,就没有广电事业未来的地位。黎明上任伊始便认定了这一点,始终非常清醒地牢牢把握住关系广电事业成败的奖金、政策、人才、创新四个关键问题。 ——为解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黎明敢于负债经营求发展。1997  相似文献   

6.
天道酬勤,点石成金。现年34岁的李书伟教导员对新闻之所以有一股痴迷劲,与他发表的第一篇稿件有很大关系。当时,身为排长的他闲暇时喜欢舞文弄墨,总希望自己的大名有一天能够成为报刊上的铅字,为此他购买了一大堆新闻报道方面的书籍,像初学写作的人一样,投了上百篇的稿件全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挫折和身边战友异样的眼光,他没有气馁,反而加快了学习步伐,终于,他的第一篇新闻稿竟然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从此,尝到甜头的他便一发而不可收。痴心不改,再攀高峰。李书伟当上了教导员,便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采访也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7.
小记者靳磊     
今年刚满18岁的靳磊,14岁时就热上新闻写作了。他在上初中时,看到同学扔馍头的现象严重,便写了一篇《一些农村中学“挥粮如土”》的稿子,寄给开封日报,竟登了出来。1989年他被开封三师录取后,如鱼得水,发稿更多。在学校他担任了广播站站长。每逢周末,他常约上几位同学到附近的工厂、农村、企事业单位采访。去年秋季他骑车回家刚走到村口,遇到一位收棉花的小商贩,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一个人出来卖棉花。他回家一问,原来县里今年为棉农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村民们  相似文献   

8.
李海文 《新闻天地》2011,(11):64-65
毛泽东要华国锋不能只当文官,要当武官 1971年8月25日.华国锋奉召到武汉。当天晚上.毛泽东将他找到专列上谈话。毛泽东一直住在专列上。那时人人都戴毛主席像章.华国锋胸前也戴着一枚。他一上车,毛泽东看见了,故意问:“你戴的什么?”不等回答,接着说:“不要戴了,万岁就讨嫌。一句顶一万句,其实一句也不顶。屁话!”  相似文献   

9.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赵望进老师,那就是“忙”。出生于1940年,今年已经70岁的他,虽然退休在家却越来越成为一个红人,头顶戴上了一顶又一顶的“官帽”: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0.
决定佘祥林命运的执法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13日,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洒在一片开阔的油菜地上。阳光下一群孩子正在乡间小道上追赶着一只母鸡。油菜地的尽头是一堵高墙,里面是湖北省京山县人民法院,此刻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审判。被告佘祥林,1998年6月,他被该院指控犯有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一回,佘祥林没有戴手铐,没有穿囚服。但他依旧坐在审判席上,一块并不醒目的“被告人”的牌子此时与他刻意地保持着一段距离。庭审持续了100分钟。之后,法官宣布原审对佘祥林犯有故  相似文献   

11.
他走了,带着对于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一片深情,带着关于出版研究的宏伟设想走了! 他走得那样匆忙,没有任何准备,没有留下遗言,便猝然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然而,他给我们留下的,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绵绵不尽的思念……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段普普通通的人生,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不是力挽狂澜的英雄,生活如一条小河,静静地向前流淌。只因他心中装着工作,只是他理解生活就是奉献的道理,于是,在1993年4月,他平静地戴上了金灿灿的“五一劳动奖章”和“首都劳动奖章”。面对这位档案界的全国劳模,我仿佛听到了一曲奉献者之歌,在平凡的岗位上缓缓奏响。他,就是丰台镇派出所内勤民警张全龙同志。  相似文献   

13.
约翰尼士·布拉姆斯(1833-1897)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他于一八三三年五月七日,出生在德国汉堡一位演奏低音提琴的乐师家里.六岁开始,布拉姆斯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八岁在高赛尔门下学习钢琴.十一岁便在私人音乐会上演奏,十二岁时便能在钢琴上即兴作曲.一八四八年,布拉姆斯十五岁时,在温森避暑时指挥一个小  相似文献   

14.
洪军是石泉县广播电视局的编辑。46岁的地.中等个子,一身朴素的衣服.一副憨厚的农民形象。9月20日,他荣获了全国第三届韬奋新闻提名奖,是全国唯一的一位县一级新闻单位获奖的编辑。1983年.他硬是靠自学闯进了石泉县广播站的大门,开始编写对农村广播节目。面对新的工作和环境,他始终没有忘记黄土地上的农民,把对农村父老乡亲的亲情凝聚于笔端,凝聚在节目之中,寒冬时节,在节目之前编上两句:“农民朋友,现在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大家修田造地别忘了戴手套,以免双手冻裂”;盛夏酷暑,他忘不了在节目中提醒农民朋友注意防暑降温。…  相似文献   

15.
张艺川把本打算送给母亲的那条项链戴在了母亲脖子上,"她这辈子就知道干活,从来没有过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她的礼物就让她带走吧"4月21日,本是张艺川的22岁生日,她却要在这一天埋葬自己在震中不幸遇难的母亲。一天前,这里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张家失去了主妇、房子,以及全部家什。张艺川的父亲张德文身穿—件破旧的红色T恤,呆呆地站在自家废墟前,几只苍蝇落在身上,他也不赶。  相似文献   

16.
秋禾 《图书馆杂志》2006,25(6):89-94
我的那住老夫子,是个北大国文系的用功生。为什么叫他“老夫子”?当时他只有二十三岁,却经常穿着长袍子,戴上呢礼帽,很有夫子派头……老夫子常帮我从图书馆里借来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来阅读;他听了顾颉刚、孙楷第及其他一些名教授的讲课,兴趣上来了,也向我复述一遍。老夫子帮助我提高了文学素养,我感谢他……8  相似文献   

17.
北方深秋的寒风,刮走了营区的最后一片绿叶,清冷的月辉下,戴宝庆怀揣着采访笔记本,兴冲冲地走向宿舍。万籁俱寂,隔壁宿舍传来两个人悄悄的对话声:“退伍战士的名单已确定了,有没有戴宝庆?”“没有,他得继续留队。”“他都第六年兵了,是想转志愿兵?”“不!上级有规定,病危和濒临死亡的人员不准退伍。”戴宝庆心里一愣,他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身患重病,难道这可恶的白血病就要让我告别这个世界了吗?不能!还有那么多的稿件等着我去写。随即,他铺下稿纸,把刚刚采访到的新闻素材倾诉于笔端,化作一行行饱蘸生命激情的文字……也许…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还整天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跑地采写稿件。赵松亚曾任过小学教员和校长,因为爱好写作,曾被《河南文艺》聘为通讯员。解放初期,他创作的《新三上桥》等剧目,有的县乡剧团演出过。正当他奋笔耕耘的时候,这位旧社会过来的读书人,又出身在地主家庭,被错戴上四类分子帽子,只能忍痛搁笔了。二十五个年华默默地从生命里流逝,历史老人终于又诚实地向他露出了笑脸。1980年,六十七岁的赵松亚又重新登上讲台。他获得了写作的权利,心中万分激动,在担任  相似文献   

19.
放牛娃的搏     
右边照片上的人叫郭土改,不用问便知是土改时生的。他出身贫寒,年轻的父母刚从战争与饥饿交织的旧中国挣扎出来,即逢盛世,又得一子,欣喜之余,给他取了这名字。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七岁那年,父亲被“大跃进”时期的一场洪水吞没了。此后,他便跟着母亲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不少时候,母亲不得不把他寄养在亲戚家中,他只能在为亲戚家放牛的间隙里,断断续续地念些  相似文献   

20.
闵氏三笔     
苏北盐阜出文人。此次,我们回老家江苏建湖,朋友们纷纷要求写写闵氏三兄弟。因为在盐阜地区,这三兄弟被誉为“闵氏三笔”。闵长富排行老大,现任县轻工业公司经济情报站站长。他40多岁,中等身材,已谢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俨然像一位企业家。他从江苏银行学校毕业后,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水乡,成为受过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水乡第一代文化人,他好舞文弄墨的特点被领导发现后,便干上了秘书行当。他文思敏捷,几乎没有走多少弯路,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接连发表。自197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