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宁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04-304
通过对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现有光传输网络的网络结构、组网方式、网络保护与自愈等方面简述现代光传输网络在中国铁路通信上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光传输通信网络正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但光传输通信网络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提出光传输通信网络中MSTP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光传输通信网络中MSTP技术的设计,对网络组建的原则、顶层设计进行分析,设计出MSTP技术的光传输网络通信网络;并将其与传统的光传输通信网络技术进行仿真实验,二者进行结果对比,发现光传输通信网络中MSTP技术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可以提高企业网络技术的发展,保证网络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们对移动通信高速数据业务需求量的剧增,光传输网络设备成为了目前光传输网络的主要控制设备,本论文结合3G 技术重点探讨了光传输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从光传输网络设备的故障、性能测试和维护方式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如何提高光传输网络设备的可靠性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8)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满足海外中国企业铁路通信人才培养需求,梳理铁路通信工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属地化"技术技能人才。以铁路通信系统为蓝本,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铁路通信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铁路专用通信模块、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铁路移动通信模块、数字调度模块、光传输模块以及电源等模块。学生通过通信终端可以远程访问仿真系统,从而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手段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经济和科技大力推动下,通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软割接技术的应用给传输接入层网络优化带来了新开端。针对软割接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分析简述了这种新型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基站不能再夜间进行割接,以及割接期间导致基站关闭时间过长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电信运营企业中,按照功能把网络分为两类:基础网络和业务网络。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的网络,比如电话网、互联网等称为业务网络。为业务网络提供服务,但不直接为最终用户服务的网络,比如传输网络称为基础网络。以光纤通信为代表的光传输网络架构了现代通信最重要的基础网络,学生在学习了光传输网络组建的基本知识和链形网络的组建方法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光传输网络在通信网络的作用,了解光传输网络是如何为业务网络提供服务的,特设计一节将以太网接入光传输链形网络中,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光传输两端的以太网,在光网络为其提供的通道和传输的作用下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在线监测专用无线传输系统应用于高速铁路信号及信息化系统,用于高速铁路实现高宽带、高安全无线信息传输。通信网络作为铁路、地铁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必要条件,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规模的扩大,通信网络管理进入了集中式维护阶段,主要特征是通信设备全部采用数字化,通信网络采用将各自分散的专用系统集中起来进行维护,并开发完成了一些分专业集中操作维护系统,初步实现了集中维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周围由于高强度多径效应影响,铁路网络信号会受到乘性噪声干扰而造成衰减,传统抗干扰方法容易引起通信信号波动而无法保证铁路通信网络的通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补偿思维的铁路通信网络抗乘性干扰技术,通过引入铁路通信网络信号的波普宽度、后验密度等数据对其进行粒子滤波处理,获取铁路通信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程度,并以此作为补偿依据,然后根据乘性噪声与信号接收装置间的距离对载波相位和祖玛波普频率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实现了铁路通信网络的增强通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极大提高铁路通信网络通信探测精度,有效地提高乘性噪声信号干扰下铁路网络通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利用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承载铁路机车信号远程动态监测系统的组网结构、通信原理、技术特点。并对承载机车信号远程动态监测系统的GPRS网络进行了网络功能分析,提出了具体网络设置、维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列车行车安全的保证之基础,在于铁路通信网的畅通。要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要想让铁路实现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必须加强铁路通信光缆工程的建设与维护。缆组成了铁路通信网的主干网,通信光缆施工质量的好坏成败,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职是之故,通信光缆的施工(光缆敷设与光缆接续)即成为铁路通信光缆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选择高质量长寿命的光缆谈起,说到选择光缆路径一定要合乎要求、要合理安排接头位置以及要在光缆敷设中注意应力的控制,最后分析了光缆接续的问题。敬请斧正。通信光缆工程之施工工作中需要一心营职,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笔者参加工作有年,任职以来,精心研磨,不敢自逸,寤寐思之,天长日久,得管见戋戋,今结合体会对铁路通信光缆施工略陈己见,希望有益于同仁,是为我之深幸。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宽带网络大面积改造中,将宽带网络用户统一变更为PPPOE方式接入网络,需要大面积、长时间中断网络,进行网络割接的背景下,采取双网并行技术方案,即在宽带网络架构模型下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实现宽带网络web登陆方式与PPPOE登陆方式并存,从而实现大面积网络改造的“无缝”割接。本文主要从双网并行的网络模型构建、实现方式及在宽带网络环境中技术实施难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简单介绍了双网并行技术实现网络“无缝”割接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铁路提速的加快,铁路建设也顺理成章的推进着,铁路路线的优化必然少不了一个工具,那就是铁路的通信信号,铁路的通信工程也备受关注。它也是铁路建设的重点的建设环节,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列车与列车之间的沟通以及列车与地方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沟通都是由信号来进行连接。铁路通信网络的构建,尤其优良的通信网络,它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推进铁路的建设提速,更有助于保障铁路的平稳运行。通信工程在铁路建设当中,要进行项目的优化,实现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运作,这样就可以实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标,管理效率无形得到了提高,项目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3.
王冬青 《中国科技纵横》2014,(5):124-124,127
铁路通信光缆在铁路运输的过程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不仅关系到铁路运输的调度,还关系着铁路网络的传输,铁路通信光缆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产、高效率生产的保证。因此,做好光缆线路的维护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将光缆线路维护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光通信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光缆的使用年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PTN是传送网分组化的主流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原来大量承载在SDH网络上的IP类数据业务,目前已具备迁移至PTN网络的条件。本文基于烽火SDH与PTN网络,通过对几种迁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给出割接便利、维护简单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GSM-R网络测试仪系统安装在铁路无线测试列车上,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各个测试模块集的各功能单元模块,通过测试、计算、分析等,实现对铁路GSM-R无线通信网络的测试、评估及运营期间的网络维护和优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希望现代信息传输网络能快速、经济、有效地提供各种各样电路和业务。在光传输设备的配置设计中,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操作,而且要保证操作过程的质量控制效果,以满足现代通信设备使用的标准与要求。  相似文献   

17.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近几年来铁路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化成为我国铁路的未来发展趋势,在速度上和客货运量的承载上大大满足了当前需求.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铁路通信系统对运输的管理控制及维护,其实现主要依靠通信系统的传输及接入.为有效保证高效的服务和行车安全,在铁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要加强建设铁路的通信系统接入网,进行技术上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的建设与维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3G、4G网络技术的逐渐兴起,我国通信网络资源规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增。传统的、现有的通信资源维护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无法再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要求。因此,本文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对通信资源维护与管理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探究探讨,以期为实现通信资源维护工作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与世界上先进的移动通信运营者相比,我国在网络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管理和运行维护手段上仍很落后,网络网管的建设和应用仍很薄弱;而目前通信技术仍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业务不断出现,又使得通信网的维护和管理变得日趋复杂;通过建设综合网管系统对网内的多种厂家设备从当前的分散式、看管式维护操作管理转变为对系统的集中监护、集中管理,掌握全网的运行情况和采集各种管理数据并对其进行控制,逐渐做到无人或少人值守,最终提高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移动用户数逐年上升,伴随各种各样的业务与服务,互联网上的管理与维护相对出现一些问题,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改造后的大准铁路专用通信系统从组网结构、功能、传输方式、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与改造前的大准铁路专用通信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