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土高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它的面积约为62平方千米,高原上覆盖着50~80米的黄土,最厚的地方甚至达到180米。它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乌金高原。但是关于这个高原的黄土来自哪里,说法不一。此前,大多数专家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和戈壁吹来的。最近一  相似文献   

2.
劈裂灌浆是一种利用水力劈裂原理有控制地劈裂坝体,并灌入黏土泥浆,形成防渗泥墙,同时也使泥墙连通的其他裂缝、洞穴、软弱夹层等坝体隐患得到浆液的充填和挤压密实,使坝体达到防渗和加固目的的一种施工方法。本文阐述土坝除险加固中防渗处理灌浆方案的选择,结合大冲水库土坝劈裂灌浆的设计及运行情况,证明劈裂灌浆方案的可行性且防渗效果明显,故劈裂灌浆技术不失为解决中小型土坝除险加固防渗问题的一种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3.
冯振鹏 《大众科技》2010,(10):79-80,103
花仪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受当时筑坝技术条件限制,存在坝体与坝基的双重渗漏,影响水库安全运行。通过分析渗漏原因,最终采用坝体充填灌浆与坝基帷幕灌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以整治大坝渗漏,达到保安和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土坝劈裂灌浆是提高坝体防渗能力和改善土坝应力状况的一项加固坝体的技术措施。在均质土坝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劈裂灌浆作为防渗加固措施,同样适用。但必须在设计、施工过程加以控制,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浅谈均质土坝测压管的布设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土坝内浸润线的位置变化,掌握坝体在运行期间的渗透情况,必须在坝体内埋设测压管。测压管的对于不同的河流布设形式、测压管的结构哪种方式更好、均质土坝坝体的抗渗标准及检测方法值得水利工作者探讨。  相似文献   

6.
咸阳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界于东经107°39’~109°11’,北纬34°9’~35°34’。东邻渭南、铜川,南和东南紧邻西安,西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接壤,北与甘肃省的平凉市、庆阳市相连。本市南北纵跨117~139公里,东西横卧65~106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深厚的黄土高原,属于温暖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多风,夏热少雨,秋凉多涝,冬寒少雪。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与汽车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低汽车、小轿车大幅降价,私家车数量迅速增长,因此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导致我市道路交通噪声值升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黄土覆盖地区甚广,面积达63.1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黄土覆盖的规模最大,厚度达100米以上。历代人民为了谋取生活资料,这一带的土地资源开发得十分强烈。然而,自然环境的保护,则未被人们注意,长期来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产量低微。解放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研究,取得可贵的成果。但是水土流失的问题,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仍然是当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陇东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残塬及沟壑发育,为典型的黄土梁峁状丘陵地貌特征。本文从该地区黄土地貌特征入手,简单分析了该区黄土滑坡的类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在水库施工工程中,水库土坝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保障了水库的正常运行。但水库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水库土坝结构的稳定性易遭到破坏,从而使坝体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提高水库土坝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固设计。本文通过对水库土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水库土坝具体的加固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黄土高原的SPOT VGT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分析法、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法,对黄土高原1999-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年中黄土高原生长季植被NDVI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497/a,但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植被NDVI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同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水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建设和破坏作用同时并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增加,而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草原区的超载放牧、乱采乱伐和过度开垦以及能源区的开采开发等现象导致植被NDVI的减少,但正影响要大于负影响,当前在黄土高原进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慢慢凸显出它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易浪  任志远  张翀  刘雯 《资源科学》2014,36(1):166-174
利用黄土高原的SPOT VGT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分析法、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法,对黄土高原1999-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年中黄土高原生长季植被NDVI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497/a,但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黄土高原东部地区植被NDVI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同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水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建设和破坏作用同时并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增加,而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草原区的超载放牧、乱采乱伐和过度开垦以及能源区的开采开发等现象导致植被NDVI的减少,但正影响要大于负影响,当前在黄土高原进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慢慢凸显出它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2.
黄自立 《资源科学》1985,7(1):17-23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中部,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该地区的北部属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带,南部为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该区地质基础为鄂尔多斯地台向斜的南部,在中生界砂页岩基础上覆盖厚层的第三系红土和第四系黄土,经流水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在第三纪古地形基础上,形成了塬、梁、峁、沟壑等特有的黄土地形,侵蚀剧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阳东县沙湾水库土坝建设于20世纪60年代,受限于当时施工条件,土坝碾压质量差,土坝局部出现渗漏状况。严重影响土坝安全。设计采用高压喷射灌浆定喷法进行坝体防渗处理。文章根据施工中的经验,介绍了高压喷射灌浆定喷法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施工工艺程序及质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大量小型水库本身在水利发电、分洪蓄水、农田灌溉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依据调查来看,我国当前小型水库土坝施工中所涉及到的除险问题越发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水库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实际进行小型水库土坝施工期间,务必要执行极为完善的除险加固措施,为小型水库土坝质量提供保障。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型水库土坝施工中的除险加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水清  周俊凤 《科教文汇》2009,(13):194-194
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位于潍坊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4’-118°49’,36°04’-36°37’之间。北部与青州为邻,南部和沂水县相连,东部连接昌乐县、安丘市,西南部接壤淄博市。全县土地面积18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万公顷。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平原占20%.现辖!O个乡镇街办。总人口86.7万。农业人口76.8万。临朐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农田田块分割细碎、基础设施不完善、未利用地和耕地交错分布、废弃地多、土地利用率低,且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6.
王瑞 《科技风》2011,(12):199
黄土是第四系以来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土,我国黄土的主要分布地区在北纬33°到47°之间,总面积达63.5万平方公里,最大厚度为180~200米。天然黄土受水浸湿后,在自重压力或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急剧而显著的下沉,这种现象称其为湿陷性。本文就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勘察及处理方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非饱和及非稳定渗流理论,以某非均质土坝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坝体材料渗透性非均质条件下,设计了坝体下部粉质粘土厚度不同的三种算例,研究在2m/d的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坝体下部透水性稍强的粉质粘土层厚度对渗流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了渗流场变化对坝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为水库调水管理及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坝式路堤是黄土地区跨越冲沟的一种特殊高填土路堤,其建筑和水工建筑中的土坝基本相同,但由于坝式路堤是坝路合一,故与一般水工土坝又有差别。坝式路堤可以建筑在冲沟的任何部位。国道109线大饭铺——东胜段山岭重丘区二级油路改建中综合考虑了当地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情况,以及和路线线型的配合等多种因素,在多处跨越冲沟地段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使38万km~2的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之成为我国甚至世界上瞩目的水土流失地区。由于地面缺乏植被覆盖。降水携带着大量表层土壤,从黄土坡上冲蚀,并以每年剥蚀1—2cm厚度的速度进行着。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t之多。据研究,黄土丘陵失去A层和A B层的侵蚀土壤高达90%,其有机质含量均已降至1%以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河流资源较为丰富,堤坝和水库的修筑数量也比较多。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坝体在水流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逐渐都会产生或轻或重的渗漏现象,而坝体的渗漏会降低堤坝的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堤坝的使用性能,也给下游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发生渗漏现象的坝体一定要及时修补加固,目前我国的坝体修补加固主要采用灌浆的施工技术方法,尤其对土坝和宽心墙坝,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坝体修复施工技术。现本文就来谈谈坝体灌浆技术中的充填式灌浆技术和劈裂式灌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