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一般的方法在加砂压裂模拟过程中无法解决碱性液体对油气储层的伤害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表面活性剂酸性压裂液体系加砂压裂酸化模拟模型,首先依据实时监测解释的原则,构造裂缝形成与扩展模拟模型、液体悬浮与流动模型、压裂液携砂过程模拟模型,然后进行加砂压裂酸化模拟,求解加砂压裂的关键性参数,并在求解过程中的参数进行约束优化,使其更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加砂压裂酸化过程,提高压裂水平和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近年来,随着页岩气的开发,大规模水力压裂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对于大量压裂液注入后引起的低返排率机理及其对产能影响的认识仍然不清楚。针对该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和整理,简要分析了页岩储层中返排率低的原因及页岩气产能的控制因素,概述了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的滞留与吸收机理研究现状。结论认为:页岩储层对压裂液的滞留与吸收是造成页岩气返排率低的主要原因,建立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滞留与吸收模型、探索低返排率对气体产出的影响对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和页岩气井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压裂改造是低渗透和薄层油藏储层改造的最主要工艺技术。本文针对该类储层孔渗性低、层多、层薄、敏感性强的地质特点,对配套的压裂工艺进行大量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优化了低伤害、低摩阻、低残渣压裂液,筛选出与地层裂缝相适应的支撑剂,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目的油藏的压裂工艺,从压前裂缝模拟到压裂中多种工艺技术的应用直至压后返排技术都进行了优化,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全方位的监督和实时数据采集、分析诊断和后评估,现场应用后取得明显效果,较好地解决了低渗透、薄层油藏的压裂要求,使该类油藏的采油速度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超深、高压、高温的特点,为解决碳酸盐岩油藏未动用储量储集体改造的难题,实现对井周剩余油高效储改挖潜,研发了深度酸压储层改造技术,并在近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压裂工艺技术是提高低孔低渗储层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压裂工艺质量的控制是实现有效压裂的前提,因此,对压裂工艺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研究区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从压裂用添加剂检测、压裂液检测、井口质量控制、压裂设备管汇安装质量要求和压裂井筒质量要求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以期待进一步提高压裂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6.
压裂施工后,为了尽量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和提高支撑剂在储层内的支撑效率,往往采取强制闭合技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压裂的潜能,使裂缝既能尽快闭合,又不至于过多返吐支撑剂,从而影响压裂的最终效果,这样一来,油嘴尺寸大小的选择就是一个问题。本文对压裂后强制闭合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压裂液体系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液是压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压裂成败的关键。随着压裂技术和室内储层伤害评价技术的发展,以及为了满足处理油藏要求,压裂液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聚合物压裂液、聚合物交联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和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四个阶段。高效、低伤害、低成本是压裂液发展的主题,开发无伤害新型压裂液体系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勇军 《内江科技》2016,(4):41-42,65
致密砂岩气藏属于非常规资源,其主要的增产措施是以水平井加上大型分段压裂为主。元陆H-1井是部署在元坝九龙山南鼻状构造带五龙构造-岩性圈闭的一口水平探井,完钻斜深5795.00m,垂深4550.29 m。本文分析了陆相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的技术难点,优选出一套适用于本井储层改造的技术方案,介绍了测试工艺和改造效果。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压裂达到了"一天两段压裂"的目的,刷新了国内致密砂岩水平井分段压裂泵压最高、超高压压裂排量最高、超高压不停泵投球等多项施工新记录,使元坝致密砂岩储层获得商业气流突破。元陆H-1井为以后国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积累了技术及现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9.
浅析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开发是提高油气井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长庆油田从2004年开始水平井攻关改造技术研究,在水力喷射加砂压裂工艺,液体胶塞封堵隔离等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为了缩短作业周期、减小储层污染、提高井筒隔离效果,引进了大庆油田的机械隔离工具,先后在2口井6层段进行了压裂试验,完成了机械工具分段压裂改造。本文在总结分析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进国外体积压裂的理念,形成了水平井分簇多段压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濮城油田薄差层压裂的必要性,针对砂泥岩互层、缝高控制难度大、施工压力高、污染严重等难点,从压裂液体系、支撑剂优选、工艺技术优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形成一整套适合薄差层改造的压裂工艺,为老油田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濮城油田薄差层压裂的必要性,针对砂泥岩互层、缝高控制难度大、施工压力高、污染严重等难点,从压裂液体系、支撑剂优选、工艺技术优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形成一整套适合薄差层改造的压裂工艺,为老油田压裂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对压裂液储层保护能力的要求增加和瓜胶成本的逐年上升,降低压裂液稠化剂浓度是降低压裂液残渣或残胶含量、提高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压裂液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某油田浅层低温储层为目标区块,优选出一种低瓜胶浓度压裂液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在53℃温度下最终剪切粘度为57 m Pa.s,符合标准要求的50 m Pa.s以上,同时滤失和破胶性能都满足标准,具有低成本、低伤害的特点,适用于低温、浅层油藏。  相似文献   

13.
张伟 《科技风》2013,(6):109
本文分析了直井定方位射孔技术在樊170井应用情况,并与同区块邻井樊143、樊167井应用普通射孔工艺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低孔低渗储层压裂措施改造中采用定方位射孔工艺可以降低地层破裂压力及压裂施工压力,最大限度沟通裂缝性油气层的天然裂缝,解决了压裂施工时常规射孔孔眼有效率低、压裂弯曲摩阻大等问题,减小地面压裂施工难度,提高了低孔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利用径向钻孔的导向作用,结合水力压裂改造工艺,实现人工裂缝的高效穿透。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径向射孔参数对裂缝的影响;并且对压裂工艺进行参数优化,建立施工排量、压裂液粘度及储层参数对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图版,对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的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是压裂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由于具有携砂能力强、排液迅速彻底和对储层伤害小等优点,特别适合低压、低渗透和水敏性储层。目前使用已经越来越多,增产效果显著。本文对二氧化碳压裂液体系的组成、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增产机理。介绍了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的选井选层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11):23-24
苏里格气田召51区块马家沟组为碳酸盐岩储层,以白云岩为主,稠化酸体系具有深部改造碳酸盐岩储层的能力,能有效降低酸液滤失降低储层伤害。本文通过储层伤害评价、稠化酸体系性能评价得出适合该区块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稠化酸体系,该体系具有缓速、低滤失、低伤害等特点;经过现场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试气稳产效果,对苏里格气田召51区块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军荣 《内江科技》2011,32(2):101-102,105
本文根据史127-平1井完井条件、储层情况、改造要求研究出限流压裂是该井最合适的分段压裂工艺。结合该井改造的要求,优化了射孔方案、压裂液技术以及该井的压裂施工方案参数;现场施工以及压后裂缝参数分析证明对该井压裂技术研究和参数设计是合理的;压后获产能15吨/天,是一般直井压后的2~3倍。该井压裂的技术研究和成功实施为同类油藏水平井压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南须家河致密砂岩气藏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随钻录井气测显示弱、气水关系复杂,这些特征给措施改造带来诸多需要攻关与认识的技术难题。借鉴国内外同类气藏的开发经验,结合建南构造须六段的地质情况,进行压裂完井管柱优选、分段级数及裂缝长度优化、压裂液体系及支撑剂优选等研究,成功完成了水平井JMHF-1井裸眼6级分段加砂压裂,测试生产效果显著。须六段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功改造,丰富和验证了现有的致密砂岩气藏多级分段压裂工艺的可行性,也为探索高效动用致密砂岩气藏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针对XWx6井低渗储层特点,开展了大压裂规模优化,控制缝长在220240m,优选了低伤害的羧甲基瓜胶压裂液体系,降低压裂液伤害,并进行支撑剂组合研究选择了40-70和30-50目陶粒的组合,压后效果和裂缝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压裂工艺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郭耿生 《内江科技》2013,(11):89-89,82
<正>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油藏岩性致密、物性差,自然产能低,需储层改造。但国内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压裂液体系,极大制约了该类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渤南北带深层砂砾岩油藏的特点,开发出具有高性能、低伤害SLKF压裂液体系。通过在义104块的应用表明,该体系适合深层砂砾岩油藏压裂改造,实现了单井产能突破,为该类油藏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