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5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在广州失败后,清朝政府遂残酷镇压革命党人.粤署悬赏一千两花红银捉拿孙中山.  相似文献   

2.
风景秀丽的南京钟山风景区不仅长眠着受后人敬仰的孙中山,也安葬着他生前的追随者们,邓演达就是其中一位.邓演达少年时代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14岁就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24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此后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孙中山广州蒙难期间,邓演达解救他脱离险境.1924年,孙中山筹办黄埔军校,邓演达是七名筹委之一,军校成立后,邓任训练部副主任,后来又担任军校学生总队长、教育长等职,参加北伐.1925年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邓演达远在柏林参加哀悼活动.邓演达继承和发扬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1931年11月被蒋介石杀害在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1957年归葬中山陵园.  相似文献   

3.
1987年由日本大阪府寄来一批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乱,孙中山在永丰舰上亲躬理财史料复印件180余件.史料原件1930年曾在广州第一次文物展览会展出,系孙中山秘书林直勉所藏.当时,胡汉民特为展览写了题跋谓:“直勉兄集十年前以总理蒙难时会计所发收单据二册,尔时逆气甚炽,总理以次诸人居小舰,贼从水陆来攻,危险不可终日,而能综理微密,从容不紊,古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动者,于此见之.况其间有察知当日文实者耶!是可宝矣.”这批珍贵史料展出后,后来竟下落不明.1973年台北《国父全集》公牍部分中,1922年6月18日至8月9日孙中山在永丰舰亲躬理财史料几乎全缺.迄今台湾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亦藏缺无存,可见孙中山文献资料散失在国外者甚多.因其是孙中山广州蒙难的重要史料,现刊录于此,供研究参考.因此组史料较长,拟分两次发完,上部分为有孙中山签字之单据,下部分为未经孙中山签字者.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伟大贡献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其成就之一是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指出:"这个宣言系此次大会之精神生命."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采纳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5.
广西中央日报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孙中山先生在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以后,又创立了黄埔军校,积极准备北伐。为了配合军政行动,在广州创办了民国日报,作为革命宣传工具。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为了纪念他的革命功绩,民国日报更名为中山日报,仍在广州继续出版。当北伐军占领长沙、南昌、武汉、南京、上海之后,东南半壁河山已在国民党统治之下,这时的广州中山日报,事实上已成为地方性的报纸。  相似文献   

6.
苏艳萍 《档案与建设》2020,(2):83-86,77
孙中山是一代伟人,他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共早期党员施滉与孙中山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交往。他曾赴广州谒见孙中山,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征询求学的目的和方向;赴美留学后,坚定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进行反蒋斗争;在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孙中山评传》,对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成为孙中山逝世后我国最早研究孙中山并为其撰写传记的人。  相似文献   

7.
这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陆海军大元帅时给朱培德(字益之,时任中央直辖第一军军长)的亲笔函三件及签署的训令一件。系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广州解围后,为继续反击东江、北江两地陈炯明、沈鸿英两股叛军而发布的部分指示,甚是珍贵,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8.
温金童 《兰台世界》2012,(28):31-32
一、广州的饮食等服务行业概况 广州是中国近代化起步较早的城市,又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大本营,向领风气之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特别是陈济棠主粤期间(1929-1936),竭力推行一些比较符合广东发展规律的方针和政策,使广州的地方经济空前繁荣,带动了原本就发达的饮食等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广州人对饮食十分讲究,素有"食在广州"的美誉.难怪有人惊叹广州人"天上会飞而不吃的是纸鸢,地上四条腿而不吃的是板凳,此外无论蛇虫鼠蚁,无不食而甘之.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6,(3):F0002-F0002,F0003
1923年1月,孙中山击败叛军陈炯明,收复广州。陈逃往惠州后,多次伺机反扑,均未得逞。此系时任陆海军大元帅的孙中山为肃清叛军,于1924年1月26日写给中央直辖第一军军长朱培德的亲笔函(现藏上海市档案馆)。今年3月12日为孙中山逝世81周年纪念日,特此刊登,以示追怀。民国名人墨迹之孙中山致朱培德函之一(下见封三)民国名人墨迹之孙中山致朱培德函之二民国名人墨迹之孙中山致朱培德函~~  相似文献   

10.
1923年2月8日,<新文化>月刊在大连创办,发起人是大连中华青年会会长傅立鱼先生.<新文化>创刊后,远在广州的孙中山先生亲自写来贺信,并为该刊挥笔题词,写下了"宣传文化"四个大字.他祝贺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大连人民,敢于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伟大创举.这是孙中山先生给大连写的惟一题词.1924年4月,<新文化>改名为<青年翼>,成为大连中华青年会的会刊,先后出版了7卷67册.  相似文献   

11.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根据孙中山的命令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法令,其核心就是革除中国的陈规陋习. 剪发辫 中国自秦汉至宋明,男子均束发于头顶.自清兵人关后,强令男人剃发、留辫子.这种发式已成为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讥为“豚尾”或“半边和尚”.孙中山留学海外多年,接受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认为,男人头上拖下一根长辫,是清朝贵族奴役汉族人民的标志,是封建习俗的残余,男不男,女不女,既不雅观,也不方便,更不卫生.20世纪初叶,中国一些接受西方新思想的青年学子,早已经剪去了这根又大又粗的辫子,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中国还是大清王朝的天下.孙中山本人长年在海外奔波,与清王朝彻底决裂是在1895年12月.这个月,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为躲避清军的搜捕,由广州辗转顺德至香山再到澳门,然后抵达香港,最后转赴日本.就在他躲避追捕的过程中,孙中山剪去了这根象征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辫子.  相似文献   

12.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11月3日上午,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广东省档案馆联合在省档案馆会议厅举行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专题学术报告会。牛津大学博士、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宇和先生作了《孙中山在英国》专题学术报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友协会名誉会长、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帼英,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马克文,省委统战部、省外办、省友协、省民革、孙中山基金会、省文史室、省参事室、省方志办、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中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1924年10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是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次重大斗争。了解孙中山在这次重大斗争中的重大决策,对于进一步认识这个历史事件的经过和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孙中山平定商因叛乱的斗争及其政策的变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1924年10月广东发生商团叛乱,这是一次在英帝国主义操纵下以推翻广东革命政府为目的一次反革命叛乱。商团团长、汇丰银行广州支行实办陈廉伯秘密购运军火,武装商团军,被革命政府查扣。商团趁孙中山率师北伐之际,发动广州罢市,枪杀庆祝双十节游行的工团军和学生,强迫广东省政府发还其被扣留的枪枝,严重威胁着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毅然回师,对这次商团叛乱加以镇压,解散了商团军。  相似文献   

15.
1923年2月,孙中山平定了陈炯明的叛乱后,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决定组建“讨贼军”。所谓“贼军”,就是指北洋军阀直系曹锟、吴佩孚的部队,还有他们在各省的代理人,如四川军阀刘湘、杨森等。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下辖三个军,其中贺龙为第一混成旅旅长。  相似文献   

16.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他曾先后二十余次来到上海,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业绩。如1913年他就是在上海举起了H次革命的旗帜;1923年他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谈;192年底孙中山先生从广州出发,经上海北上,为谋求全国的统一,最后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录,在上海市档案馆馆合档案里,收藏着有关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值此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这部分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广东光复后,陈炯明任广东副都督(继为代都督),大肆排除异己、解散民军,培植私人势力。胡汉贤和谭瀛组织的"瀛书敢死军"也被解散。没过多久,孙中山在南京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南下,经广州时,胡汉贤晋谒孙中山,请示今后去向。孙中山因胡汉贤是广东四邑人,遂派他到美洲联络华侨,宣传和推动华侨投资国内,兴办实业。  相似文献   

18.
1921年12月,马林应国民党之邀请,在翻译张太雷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上海,先后在武汉、长沙、广州、桂林等地进行了对中国革命的实地考察。在桂林他拜访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谈。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了三条建议:1、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工农大众;2、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武装的基地;3、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山纪念堂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建中山陵,在国民革命政府临时总统府的所在地广州建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这两座纪念建筑均是由当时建筑工程师吕彦直设计并主持施工建设。吕彦直生于1895年,于1929年3月18日因操劳成疾病逝,  相似文献   

20.
近代意义上的“革命”一词,是孙中山先生最早倡用的。1895年10月,兴中会在广州运送军械。准备起义,不慎走漏风声,陆皓东等70余人被清军逮捕。不久,孙中山、陈少白、郑弼臣(士良)3人被迫东渡日本。11月初经过神户时,3人买了一份日本报纸,看见上面登有一则新闻《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孙中山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