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爱读肖川教授美文久矣。读肖川的文章,正如他描绘的挑灯夜读:恰似夜半江上传来的杳杳钟声,清幽绵长, 给世人焦灼的心田以清凉的抚慰,让孤独的旅者警醒,在静夜中仔细思考教育以至人生的哲学问题。近日又拜读肖川的新作《学问与人生》,深感其学识渊博,引经据典, 信手拈来,收放自如,且思想平实深远。想必凡自以为是“学问人”者,读之定生百味,或羞愧,或警醒,或自勉,或思考……按中国人的思维,从事教育的,大凡是有学问的,这得感谢中国教育的始祖孔老夫子。因此,教育者列入“学问人”之列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也是教书的,教的是小学,和许多同事一样,自知才疏学浅,本是不敢以“学问  相似文献   

2.
古语云:“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我虽然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自从我走进学校到现在,也读了不少好的文章,懂得了许多道理。文章中优美的句子令我如痴如醉,其伟大的精神令我无比的感动。就如最近我读的《路过幸福》,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人生,也都是租来的。没有一种东西,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真正属于我们。”读罢文章《租来的人生》,作者精辟的言语让我的内心也不免沉重起来,对人生.我们许多时候缺乏的就是发自内心的反省。  相似文献   

4.
《人生论》,是一本很贴心的书。书中讨论和描述的内容都是经常发生却不易被人察觉和形容的。读起来,似乎就在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与体验,像一个放大镜,放大内心深处抑或一闪即逝的感受,生活不再单纯是抽象和无法形容。  相似文献   

5.
林涛 《江西教育》2005,(12):47-47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教育与人生》,这是一本叶圣陶老前辈的教育论文选集。读完之后掩卷长思颇有一番感慨。对这位我国20世纪著名作家、教育家更增添了几分敬仰,同时也为他深远的目光,创造性的思维和对教育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所深深折服。这些撰写于上个世纪早期的文章,形成于几十年前的教育思想到现在依然闪现出理性的光华,它们地当前教育教学依然有着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萍 《宁夏教育》2009,(5):75-76
吃过饭,我打开刚来的《班主任之友》杂志,一股清香的油墨扑鼻而来,《改变人生的一杯水》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某中学的一名女生性格内向,她常常默默无闻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和其他同学往来,只是静静的看着同学们疯来疯去的,大家都笑她胆小。  相似文献   

7.
在一山一水一世界中,喝茶、饮酒、听琴。这是怎样的人生?于丹教授告诉你说,这就是幸福的人生。人生是一个太古老太有哲理的话题,似乎有些沉重,但其实不然。于丹在这本书中,就茶、酒、琴这三个方面侃侃而谈,将"经典"化为  相似文献   

8.
刘慧 《现代语文》2009,(11):94-95
白先勇在他的小说集《台北人》中通过对琐碎的生活和普通的人生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不同人物背后所蕴藏的普遍人性和人生无常。而白先勇的这一创作特色的形成,是受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影响的结果,更是社会的变迁和他自己的人生阅历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9.
请老师们将自己读到的好书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分享,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同时,请关注我们的博客,并在博客上发起投票,选出湖北教师最爱读的书。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b-jyjx。  相似文献   

10.
小说构成电影,电影反映人生。夕阳中,稀薄的空气透出一丝烦闷。屋里的光线很暗,前面的屏幕几乎接近黑色,但依然可以激起人们心中的无限遐思……一个安静的村庄,一群善良的人们,一个天真美丽的翠翠,一个古道热肠的老人,共同构成了生活的场景,构成了人生的舞台。是的,生活就是电影,电影就是人生!  相似文献   

11.
电影《美丽人生》美在人性,人性之美美在通过民间游戏保护幼小心灵,使其不被人性中的阴暗面所遮蔽。作为民间游戏捉迷藏原本是轻松投入的,但电影主人公基度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利用民间游戏过程中的投入与轻松,让儿子在成人即纳粹杀人游戏中葆有一份对人类的美好期待;通过民间游戏之轻揭示乃至颠覆了成人游戏之重。人性之美和生命之乐观在游戏之轻与之重的悲喜乐章中呈现。  相似文献   

12.
<正>星云大师(1927-),江苏江都人。12岁出家,23岁到台湾,40岁创建佛光山,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获文学荣誉博士等殊荣。他是当代佛学界难得的大才,一生不曾虚耗过尺寸光阴,其行履思想,对世界佛教界有深远的影响。其著作开阔浩瀚,正是其伟大人格的体现。大师书法的创作随灵感源源不绝而日益累积,也蕴涵着文人情怀的素雅之韵。在他所有的著作中,《合掌人生》令人感动和震撼,这里  相似文献   

13.
正石 《新作文》2013,(6):50-53
背景资料这是一部写就于三十年前的小说,作者是路遥,这个名字相信你耳熟能详,如果你看过他的另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话。在那时候,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都是许多中学生叩响文学之门的必读作品,他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下去。对于满怀理想和激情的青少年来说,那里面有切切实实的奋发和迷惘,曲折和无奈,当然更有一种奔涌澎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宣言,那就是:认真胜于能力! 这还是一碗鸡汤,滋润了职场人的心田;更是一种指引,为职场迷途中的人们点化迷津。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它静静地立于书架一角,淹没在众多包装华丽的新书里。书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著名作家,其作品《最后一课》感动了几代中国读者。然而,通过读《磨坊书简》,让我感受到这位作家除了强烈的爱国情操之外,还有一种平和的、朴实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厚重而不失清新,博大而不失细腻,让人久久难以释卷。  相似文献   

16.
李娟 《生活教育》2012,(11):86-87
你就是那个木匠。——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经常看到肖川的名字,但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他的头衔:教育学博士,北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待捧着他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细细品读,发现这是个有情有  相似文献   

17.
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中谈到拒绝职业倦怠时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把买回来的盐放入一杯水中,并让他喝了一口。  相似文献   

18.
阿尔伯特·哈伯德是美国著名出版家和作家,他在1899年创作了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00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又对<致加西亚的信>的内容进行阐述和延展,创作了内容更详细、思想更明晰的<自动自发>,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是对<致加西亚的信>一书更深入、更详细的阐述,是一本所有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必读书.  相似文献   

19.
金秋,伴着明月清风,在满园瓜果的陪伴下,我走进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解读他的睿智深邃,学习他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经验。在这片乐园里,我贪婪地吮吸着他班级管理的精髓。魏老师以谈心的口吻,将自己平日管理班级的方法呈现在我的面前。他在第一章里就要求广  相似文献   

20.
叶曼先生今年96岁,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叶老是南怀瑾大师盛赞的弟子,三毛、胡因梦、林清玄推崇的大师。在其新作《智慧人生》(重庆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中,叶老试图以自己近百岁的阅历,为被困的人们排忧解难,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