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胡风与何其芳的新诗创作有不同倾向。走上理论道路之后,一个具有独立的理论品格,独创的理论个性,始终结合创作经验;一个染上明显的教条主义,常常“忘记”创作经验。而后者的某些独立思考却又同被批判的前者暗合暗通,两者又都真诚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其中隐有特定历史时代的深刻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和胡风在20世纪左翼文艺理论界中长期处于争论的风口浪尖。把卢卡奇和胡风放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轨道上进行平行研究,为了维护其创造力,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二人既坚持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又与当时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保持距离;为了实现其创造力,他们选择了独特的思想表达方式;在实现自己理论思想方面,二人都很敏锐地看到了编辑刊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风与何其芳的新诗创作有不同倾向。走上理论道路之后,一个具有独立的理论品格,独创的理论个性,始终结合创作经验;一个染上明显的教条主义,常常“忘记”创作经验。而后者的某些独立思考却又同被批判的前者暗合暗通,两者又都真诚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其中隐有特定历史时代的深刻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胡风的艺思想是从艺术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维度中展开的。与七月派作家的创作实践相生共融,两整体呈现出审美现代性的特征。在创作方法上,是在主体性的基点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兼容;在叙事风格上。是一种诗性美感的彰显;在化精神上,是一种生命意识的张扬;在话语机制上,是对生存主体的现代性启蒙。  相似文献   

5.
茅盾、巴金创作与冰心小说《超人》的精神联系主要表现为:茅盾的小说《幻灭》直接整合、转换进了冰心小说《超人》的内容,巴金的小说《灭亡》也与冰心的《超人》形成精神共鸣。茅盾、巴金文本中所昭示的渴求母性之爱的男性心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这正是冰心从女性角度建构母性之爱的创作拥有广大读者、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缘由。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敏感话题。本文将胡风关于这个话题的论述梳理为四个要点:艺术的生命是时代的生命所给予的。现实人生正是政治,政治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政治不能替代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在具体分析中显示出胡风文艺思想的独特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巴金和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既是中日现代家族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中日家族文化的典范性文本。对“家”中的人伦秩序、父业子承、价值理想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以阐明中日家族文化和家族叙事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巴金与张爱玲把艺术光圈聚焦封建旧式家族,两位作家在分别解构家的内核时,其创作风格各有不同,充溢在巴金家的创作中是深沉的忧郁,而张爱玲书写中家的基调则是无边的苍凉。二位作家共同为那些远离时代的大家族人们留下了一张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这张照片,在中国文化的变迁史上,将具有纪念过去的永久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巴金的小说《家》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中日文学史上分别占有重要地位。两部作品在相同题材和主题背后,隐藏着同中有异的文化结构。两位作家虽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但都从自传体角度阐释了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与根源,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巴金的《家》承载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岛崎藤村的《家》则包含着神道与儒教相融合的多元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表,梁启超与鲁迅都继承了感时忧国的文化传统.但是,在他们以身许国的人生经历中,梁启超与鲁迅却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特征:梁启超怀终身不改睥睨天下的英雄情结,鲁迅则体味着寂寞与虚无,具有深刻的孤独意识.在梁启超与鲁迅这不同的精神特征背后,站立着两种人格:一种是奉行着“内圣外王”之道的古典人格,一种则是具有清醒的“历史中间物”意识的现代人格.梁启超与鲁迅不同的精神特征及人生归宿,对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12.
书法创作中书家以字的抽象线条,直接追求抽象美的境界,主体的一切观念、认识、学问、修养都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的动力潜居艺术创造的深层,与人的生理、心理完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日军侵华期间,对文化教育机构蓄意破坏,与此同时,日伪政权积极推行奴化、伪化教育.还用政治运动的方式钳制民众的思想,"清乡教育"、"新国民运动"在教育界盛行一时.本文以南京地区作具体分析,揭示日寇殖民教育的罪恶本质.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知音》篇提出“觇文见心”说法。溯源“知音”原典意蕴,可知刘勰旨在论述品文鉴人的难度及途径。通过考察文情而知其人其心,从而求得情志的帖然相契,便可谓知音。尽管达到这种状况殊为不易,但刘勰仍然提供了“觇文见心”的若干原则及操作方法,即俗鉴与妙鉴。两者有难易和高下之分,妙鉴是“觇文见心”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5.
16.
用弗洛伊德解析梦的理论解释了七十回本《水浒传》即金圣叹删节本的结尾处卢俊义做的恶梦,认为应该是卢俊义的一种愿望的达成,是卢俊义固有观念的再现,也是卢俊义在梁山生活的精神状态的展示。通过对卢俊义所做的梦的分析,观察他的内心世界,从而认识梁山人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在表面的社会诉求下,《父与子》潜藏着一个"爱情奴役"主题。在屠格涅夫看来,不管是"文雅"、软弱无用的"父辈",还是坚强、"否定一切"的"子辈",在君临一切而又神秘不可知的爱情面前,都逃不脱被奴役的宿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致橡树》这一经典文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在《致橡树》中体现的女性意识和理想爱情观之下有复杂的情绪缠绕,以此在更细微的层面对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论编辑情感的产生机制和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情感是编辑在从事编辑工作中的情感体验。编辑在工作中如能正确认识并善于运用这种情感体验,则会对编辑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从编辑情感的产生机制看,外部信息的刺激是编辑情感产生的客体条伯;内在需要是编辑情感产生的主体条件。编辑的情感具有感染和唤醒机体特征、创造性特征、动机特征、理智特征,以及情感结果的非我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筱风以朴实温和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具有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剖析了当代女性在特定的时代中所持有的精神状态。同时,她也继承了志怪小说的写作手法,在似真似幻的意境中传达着深邃的道理,引领读者思考人性以及切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