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斌  宋涛 《现代语文》2007,(1):51-51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读书而不疑,则只为“书蠹”。我们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做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激疑”是有效方法之一,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所以凡学问上有所造诣者,总是从书中生疑,然后解疑,才有所成就。古人读书,就善于从字缝中生疑。杜甫的《古柏行》中有“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的诗句,沈括说它“四十围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创造性的特征。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惟书、惟师、惟考,师云亦云,书云亦云,而明显地表现为好疑、好问,喜欢争辩,又往往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述和现成的结论。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客观依据。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个性特长,注重开发学生智力,采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开辟多种训练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生疑发疑,激发创新意识“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生疑、发…  相似文献   

3.
邓健 《学语文》2004,(4):47-47
在人教2003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菜园小记》一课中,前半篇课文有四处用了“韭菜”,后半篇又有四处出现了在“韭”字上增加了草字头的“韮菜”。这不免让人生疑起来:“韭菜”是什么?“韮菜”又是什么?二者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一个语文的梦,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语文的梦,如水在口,冷暖自知。 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是——“文化味、语文味、儿童味、智慧味”俱全的“诗画语文”。“诗’’乃文字,“画”乃视像,“诗”与“画”的互现,或者说文字与视像的互现,是诗画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生疑质疑和解疑赵榕飞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这里所说的“善于引导启迪”,便是教师主导作用的肯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启发生疑、鼓励质疑、引...  相似文献   

6.
《孔》的最后一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戒之慎勿忘。”中的华山,书中的注释为:“华山,庐江境内的一个小山”,这样解释令人生疑。为何不葬他处,独埋华山,且最后一段只是虚构的一种理想,定有其因。查《中国典故说粹》(辛夷著),乃大悟。《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辞》引《古今乐录》载:南朝宋时,南徐一读书人,路经华山  相似文献   

7.
古代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学则须疑”。有了疑问,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探究问题,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打开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来“激疑”呢? 保护学生生疑、提问的积极性是“激疑”的前提,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生不断生疑、释疑反复循环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有疑是可贵的,怎样保护学生生疑、提问的积极性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以“疑”为中心,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不等同于课堂上师生间简单的“问一答”交流。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是带有一定的目标导向和育人目的的。爱因斯坦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富有创意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处在主动生疑、求知若渴的状态中。作为有智慧的教师就是要在课文的关键处,设疑导问,在精彩的对话中,引领孩子徜徉于知识的殿堂,获取心灵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读”乃学习语文之根本大法。《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读”。“读”要有选择提倡自由阅读,提倡阅读经典,正确对待读图;“读”讲方略进行眼球操练,短文速读计时训练,实用性速读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1.
苏轼在《与侄书》中说:“凡文字,少小时须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这大概是叔父传授给侄儿如何作文的肺腑之言。这话用于中学生作文指导,特别适用。 少小作文须绚烂,是符合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和年龄特征的。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是提高这三种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最有效  相似文献   

12.
《酉阳杂俎》一书中因传抄讹误或使用俗语词等而造成理解困难的词语有很多,我们考释了其中的六个:“作梵”乃“作犯”之误,“继”指病名,“灶瘃”乃“龟瘃”之误,“条”指鸟之粪;“丫戾”乃“了戾”之误;“羊脾”与“羊髀”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通常采取的质疑的方法有:因题生疑,整体把握,概念生疑,激发兴趣,矛盾生疑,思考寻求,对比生疑,比较分析。另外,引导学生质疑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二要考虑问题的有无价值,有无梯度;三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进而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读书之所以要多思善疑,目的之一是要真正领会书中的要义,把它化为自己的东西;目的之二是为了探究作者说的是否真有道理,或编校者的注解和标点是否正确等等。也只有多思才能领悟和生疑,所以“多思”又是善悟和“善疑”的前提!疑是由思所生,不思则无以生疑。诸如,元代散曲作家睢景臣的哨遍《汉高祖还乡》的最后一段:“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在“生疑——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  相似文献   

16.
高双双  陈智峰 《今日教育》2022,(Z1):142-144
<正>《王尚文口述:守望语文的星空》一书与王尚文先生以往的著述不同。以往的著述多是对其语文教学论的论述,偏理性,而此书因带有自传性质,在理性之外,有浓厚的感性色彩。就笔者的阅读体验而言,本书的感性在于对“语文的‘人’”中的“人”的浓墨重彩的书写;理性在于对“‘人’的语文”中的“人”的阐释。而发展与回归,是此中“人”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潜心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称之为沉浸。 范成大有诗云:“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寄题王仲显读书楼》)他认为书酒同一,都能从中品出美味来,不同者,一在精神上,一在味觉上。嗜书之深,这就是沉浸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质疑问难——有疑处质疑,无疑处生疑。如讲《“你们想错了”》时,文中对方志敏搜身的描写用了两个动词“摸”和“捏”。我问学生:句中的“摸”和“捏”能不能换成“搜”和“找”,为什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举手回答:“能。因为摸和捏、搜和找都有‘寻找’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张怡春 《语文知识》2006,(10):41-4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的“瞻”注为“远望”。“瞻”有“远望”的意思吗?  相似文献   

20.
一、高中语文第六册 1、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躁热起来了。(《春蚕》) 句中“躁热”一词用字有误,遍查辞书,“躁”字均无“躁热”词条。细索句意,“躁”应该为“燥”,取“干燥”意,而非“性急,不冷静”之意。查《国语小辞典》,有“燥热”一词,释为“热而干躁”,根据文意,此句正应该用“燥热”一词,“躁”为“燥”的别字当无疑义。 2、只有浆声欵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西湖漫笔》) 句中“欵乃”之“欵”是错别字。因为“欵”是“款”的异体字,“欵乃”应作“欵乃”。“欵乃”才为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或舟子摇船时应橹的歌声。柳宗元《渔翁》诗中有“欵乃一声山水绿”的名句,唐元结亦有《欵乃曲》行世。“欵”与“欵”因字形相近而混,从《康熙字典》中引有“欵”(欵)字条释曰:“按旧注,引‘款’乃橹声。不知欵乃之欵本从矣,从欠,音倚亥切,乃相应之声,与款无取义,乃俗误书耳。”这段话很透彻地说明了“欵乃”实为“欵乃”之误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