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从2003年下学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这本教材是一本好教材,但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一、存在前后说法不一致的问题教材第15页压题图片下的说明文字:树林中的丁达尔现象。教材第19页: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前面说丁达尔现象,后面说丁达尔效应,这样会使授课教师无所适从。因为原高三化学教材一直沿用丁达尔现象的说法,而新编教材两种说法混用。我们在集体备课时讨论认为,如果两种说法均可,则旧教材的说…  相似文献   

2.
谢志刚 《物理教师》2006,27(7):5-35
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教材第三册第34页中,关于光的偏振有两处论述和一个插图,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问题1:教材中通过实验将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得出的偏振光的定义不严密,书中说: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只沿着一个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2003年6月第一版)1745“中和热的测定”,用来盛装50mL 0.5mol/L盐酸与50mL0.55mol/L氢氧化钠混合液的小烧杯规格为100mL。我们知道实验时烧杯里盛装的液体(不加热时)一般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更何况用100mL的烧杯来盛装需要搅动的约100mL的反应液昵?是教材有误吗?  相似文献   

4.
2005年第4期《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教师版》刊登了陈玉茜老师的文章《语文新教材背后的思考》(下简称《思考》)。从文章举例来推断,陈老师应该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材进行了一些思考,对于其中的一些观点,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在此请教于大方。《思考》的第一个观点是:语文内容过于深奥,近乎艰涩,似乎不是写给中学生看的,倒像是写给大学生看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此类的选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学生认知实际发展水平(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和潜在发展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人教版新教材中化学实验的五个主要特点.从化学实验的培养目标、评价方式和实验微型化等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2册)(2003年6月第1版)第200-201页图16—20、16—21、16—23以及第238页图18—2中螺线管的画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第11页下面的做一做: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3)1999年我国共生产自行车23975700辆。编选用此题的用意是考虑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原用老教材第10页的题目是:  相似文献   

8.
9.
刘平 《中学理科》2007,(6):79-79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中,这样描述质量数: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在多年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师生关于“质量数”的理解常有以下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例析人教版新课标化学实验教科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继承传统教材的优点,注意知识分层次、可读性强;体现社会性、实践性,体现学生发展。新教材从学生学习过程与方式、学科思想文化、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以及教师专业的发展等方面来编写,是初中化学教材改革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实验教科书呈现方式剖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九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呈现方式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认识和使用教科书 ,本文首先简述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然后 ,从整体和局部两个不同层面 ,剖析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特点。一、化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发展教科书选择什么样的呈现方式 ,与教科书的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在这里 ,笔者仅从教科书是否与教学活动相关的角度 ,简述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化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 ,概括为 :陈述式 ;干预教学活动式 ;体现教学设计思想式三种不…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收有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其中第二节谈到王道士刷白了敦煌石窟几个洞窟的洞壁,又看中座的塑雕不顺眼,于是,"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我以为,这里的"委曲"是"委屈"之误用.  相似文献   

14.
张永军 《考试周刊》2011,(49):24-24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地理教材从2003年开始使用已经8年了,新教材和原教材差别很大,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人教版,2002)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而成,目前已经在我市推广试用。笔者认为,教科书充分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尤其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新增了“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化学·技术·社会”等栏目,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选录了高晓生的《陈奂生上城》。课文62页写道:“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此处“凯旋”用得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林贵 《物理教师》2007,28(1):48-4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必修)第24页关于速度定义的表述:“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速度,则有v=ts”.其实,不仅是这本教科书是这样表述,其他版本的教科书也是这样表述.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三册第65面,对于半衰期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可以用半衰期来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笔者认为,称为“元素的半衰期”不妥当.因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而原子核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本身因素(原子核的结构)决定,原子核的结构不同,一般衰变快慢不同,即半衰期不同.对于不同类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结构不同,半衰期不同;而对于同种元素,  相似文献   

19.
张平 《中学理科》2006,(10):9-9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册(上),第106页中的例3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处晚2s。  相似文献   

20.
1、关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人教版)(以后简称教材)第二章第七节中例1和例2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