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分析听与理解以及理解与说的关系,论述了口译中理解的思维过程。理解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在理解过程中译员在听辨的基础上把握言语信息的意义,从而传达讲话人的思想,并完成口译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吴玲娟 《考试周刊》2007,(32):85-86
图式理论是关于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本文尝试分析图式在口译过程中功能,认为图式以及图式的激活有助于口译过程中信息的理解、记忆和预测,并指出在口译教学中应注意传授各种话题的背景知识,强化、拓展和激活口译员的图式知识来提高口译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姚艳波 《文教资料》2008,(23):65-67
理解是口译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吉尔的口译理解模式和口译教学实践表明: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水平受到了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能力及精力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提出必须在视听说课程、文化课、特殊用途英语课和口译等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论证语类是口译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语类,也是口译工作语言的典型话语结构之一,其特点是结构清晰,转折明确,逻辑严谨。掌握论证语类讲话的口译可以有效帮助译员提高理解、记忆和逻辑性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口译的质量。论证语类讲话的成功口译过程呈现了听辨、分析、推理、综合、理解的思维线路。除了遵循科学的思维程序,论证语类讲话的成功口译还取决于译员大脑中储存的语言知识和认知知识、笔记与记忆,信息重组与译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口译应该是对原语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和传达,而不是死板的点对点翻译。以吉尔的口译理解模式为依据,具体分析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及其在口译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给出了提高译者理解能力的三个有效途径——掌握过硬的双语知识和文化,丰富言外知识储备以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掌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各种口译模式都非常重视口译中的听辨和理解。本文从口译模式的理论研究出发,结合听辨理解的具体过程和影响要素,讨论在口译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口译质量和口译能力的四种训练方法:语音基础上的语言能力训练,逻辑关联基础上的笔记能力训练,以合理选择为基础的注意力分配训练,以背景和文化为基础的非语言知识训练。  相似文献   

7.
口译包括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表达五个阶段,口译的理解过程是分析综合的过程。听力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可以顺利的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外语听力教学可以参考口译的解码功能,应从听力理解机制中编码-解码中所涉及的环节、因素出发,要求学生不断的累积语言文化知识,并学会运用一定策略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口译包括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表达五个阶段,口译的理解过程是分析综合的过程。听力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可以顺利的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外语听力教学可以参考口译的解码功能,应从听力理解机制中编码-解码中所涉及的环节、因素出发,要求学生不断的累积语言文化知识,并学会运用一定策略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口译过程的研究比较普遍的是把口译分成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这样的口译过程分段,不利于译员对口译的认识与把握。意义建构理论下的口译过程研究,从口译过程的本质出发,将口译过程分成意义建构与意义制造两个阶段。意义是口译的核心。传统的口译理解与表达同样离不开意义,理解是对意义的理解,表达是对意义的表达。口译新的分段认为口译首先是译员在原语语言的激发下,结合情境和个人阅历进行的意义建构,然后再从目的语听众的角度出发结合情境及听者的阅历使用语言进行意义激发与制造。  相似文献   

10.
施文刚 《海外英语》2012,(6):193-195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不断加强。与之而来的是对口译的需求的增强。而口译作为一种跨语言的意义相互理解的交际行为,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语际间的代码转换,而是以传递语言信息及表达意图为目的的交际行为。为了充分地理解并获取交谈双方语言及其所包含的意义及意图,并且用适合听众的语言准确得传达出去,更好地实现口译所承担的交际效果,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并考虑两种或多种语言社会或团体的文化因素。该文试图从民族传统习俗、文化背景知识及思维方式几方面来分析口译中的跨文化现象,以期对口译研究的发展及提高口译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力理解过程是背景知识或图式与输入信息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而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示与内容图式恰恰与听力理解过程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合。这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听者完成听力中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听解过程。所以,将图式理论应用到听力理解过程必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艳玲 《海外英语》2012,(14):21-22,26
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听力教学策略研究逐渐成为焦点。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图式理论为外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改革传统被动听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主动性,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该文以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为核心,着重阐述了在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外语听力教学策略,指出听力理解过程是一种解码过程与信息重构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背景知识与输人信息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13.
动态语境观与传达式外语听力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语境的选择过程 ,是输入信息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的心理过程。文章从关联理论的动态语境观角度探讨外语教学中的传达式听力理解 ,说明提高语境的动态推理能力是外语听力水平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依据,认为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的处理模式有两种: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听者的背景知识即图式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依据图式理论,“听力理解”是一个集各种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听者生活经验为一体的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听者只有有效利用其已有的知识才能提高对新信息的理解。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不简单是放音一听音一对答案,学生也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大脑中已存的背景知识和输入的信息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听力理解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听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成份。笔者认为,听力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信息输入阶段,信息分析阶段和信息综合阶段。通过分析国内外英语听力策略的文献,笔者总结出这三个阶段各有其特点。笔者发现在每一个阶段,学习者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本文旨在帮助非英语专业新生找到适合他们的最有效的听力策略,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7.
梁雪清  阳雨君 《高教论坛》2012,(3):36-38,70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教学中,听力愈来愈受到重视。听力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听者的先存知识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意义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听力又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因此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如何建立相应的图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郑奕 《培训与研究》2008,25(9):112-114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的关系,指出加强图式知识的建构能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并提出优化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听力理解的过程揭示了听力理解和记忆涉及到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听力课教学中实施整体的语篇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听力训练全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