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中的一个观点是"使英语这样的语言结构复杂起来的一个因素是暧昧的符号的流行"。艾耶尔认为正是因为诸如"是"字这样的暧昧符号的盛行,才导致了一种语言的复杂。文章主要论证了他的这种观点是对语言的层级性特征的违背。诸如"是"字这样的字的多义性不是造成语言复杂的原因,却是语言的层级性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阅读教学是一个“语言——思想——语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解读作者心理发展的过程,有时还要体会了解作者笔下人物的心理发展,心理变迁的过程。我们一定要了解这样的语言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而非那样的语言来表达的道理。要达到这个水平,仅靠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训练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语言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同时语言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语言时,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语言与生活情境的联系,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是一门技能性的科目,它需要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才能够获得。因此语言学习不再仅仅是以单纯学习语言知识为重点,而是重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英语。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和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在各种生活情景中积极参与活动,反复实践,从而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这样学生就可以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反之,离开了在真实生活情景中的运用,所有的语言都是空洞无物的,这样必将损伤学生学习这门语言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离开语言,思维的内涵无法显示:离开思维,语言活动便失去意义。脱离语言发展的思维训练固然是空乏的.而缺乏思维参与的阅读感悟无疑也是肤浅的。只有坚持语言发展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的同步,这样的阅读感悟才是有效的.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弥漫着语文味的课。  相似文献   

5.
作为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者,作者始终以这样的新理念指引着课堂教学:优化教材资源,创新使用教材;创设任务课堂,灵活运用语言;渗透文化意识,恰当表达语言。在实践中,作者惊喜地发现,生成了这样的新课堂:学生敢于运用语言,善于运用语言,乐于运用语言,课堂焕发着生命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语言教学交际法与亚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英语语言教师应起到以下的作用:此种语言的教师和典范;本国化的代表和讲解人;英语学习的辅导和顾问。以上所有角色都与化相联系。对于大多数这样的教师来说,教学的最根本目标就是“交际”,但英语语言学习的想法不完全是这样的,他们有时还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交际法是基于特殊化还是基于超越了个体化的语言教学实践的法则?  相似文献   

7.
习惯认为,语文包括语和文两个方面,语即语言,含书面语和口头语;文是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就这样解释语文: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这样的理解不无道理。从教学角度看,作为课程的语文也是围绕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几个要素来展开的。但人们似乎忽略一个前提:什么是课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样解释课程: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其中核心词语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来讲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着这样的目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学期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这样一个语言角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听力正常的儿童,其父母都是聋哑人,这个孩子平时只能通过电视学习语言。但由于不能进行语言的互相交流,缺乏应有的听觉反馈,最终还是不会说自己的母语。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学习语言光"学"不"习"是无法形成语言能力的。在孩子学习语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当下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原生态的口语成分过多、语言多碎杂、过多地使用方言俚语等。有声语言是语言传播者素质的集中体现。催生有声语言经典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习得作为获得语言能力的一种过程,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丰富充足的语言环境中,无须任何外在压力,没有任务意识,自然地形成对语言的认识并进而掌握这门语言的活动。人类对于母语的掌握,就是这样习得的。就英语而言,由于我们身边缺乏“习得”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其教学模式大抵只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讲课,是门语言艺术。既是艺术就应有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样的教师还较少;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化,这是起码要求,然而这样的教师也并不太多;教师语言最忌语病和含混不清,然而这样的教师还并非个别。写这篇文章意在与同行共勉,以求使我们的有声语言达到标准化和艺术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儿童的语言童话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着,有着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快乐和哀愁。因此,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语言通俗、生动,富有神秘的色彩,这样的语言称之为“童话”。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媒与母语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时期。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语言表现系统开始趋于多元化,“语言”已不再可能只是单纯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它将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参与的系统。这样的时代,必然是语言面临巨大冲击的时代,也是语言生存发展面临危机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大众传媒必须以传播汉语、汉文化为己任,提高汉语的世界地位,维护母语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一种语言往往是一个名族或者国家文明的象征,语言中富含着本国或本名族的文化因素。如果在语言教学中忽视这种语言母体中的文学内涵往往是失误的,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学的背景和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英语。本文就构建在这样的背景下,力图通过对英美文学重要性的分析,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何为语文味?把“语”字拆开来看,“言”加“吾”,就是我的语言。“我的语言”有口头的,有书面的。所以把文章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悟,通过口头的、书面的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就是语文课,这样的课就有“语文味”。拥有这样的“语文味”并非易事,其中通过“读”是不错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语言环境。结合相关的调查来分析中国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同时以粤语事件为例来探讨在新语言环境下语言冲突发生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语言环境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语言环境逐渐向双语化过渡,二是城市中不同语码的使用空间和地位差异明显。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中国出现了像“捍卫粤语”这样的语言冲突事件。对广州事件的分析发现,开放的语言意识和较高的语言能力有助于避免语言冲突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笔六则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如何学习语言?下面是深圳市宝安区的同学们在课堂上、生活里学习语言的心得。我们欢迎这样的随笔。  相似文献   

19.
语言差异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差异里的特殊发音,特殊拼写和表达方式等从不同方面影响着翻译,这样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是可以明显注意到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其往往容易被译者所忽视。文本结合例句,对翻译中的语言差异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Bickerton的语言哲学观即语言中心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智力的关系,从而明确语言的本质,即人类行为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借鉴这样的语言哲学观思考外语教学,探求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