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一直存在于文学史的书写中。因此,有关的研究应当是当代文化批评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将它置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作全面考察的,则是宋剑华的《百年文学与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相似文献   

2.
不知不觉来到了人生第十七个路口,没有摇曳的生日烛光,一个人静静地、默默地坐在临街的一角,独自品味曾走过的路,曾唱过的歌。十七年的路,好短,好长。那童年时的纯真和梦幻还不曾远去,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所谓”还挂在嘴边,就这样上路了。随着季节的更替,成长岁月里留下的脚步亦深亦浅,亦直亦弯。远方,故乡的呼唤已渐淡渐远,只惊诧于眼前这样一片蔚蓝而开阔的天地!蓦然想起:儿的生日是娘的苦日,该给妈妈备份礼物了。一份自责悄悄地涌向心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说不清的情感所困惑,解不开那个结,也走不出那张自织的网;看不清远山,也听不…  相似文献   

3.
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暗合了女性主义的某些观点,作家通过神秘主义氛围的营造、星座文化以及梦,隐喻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并从另一个层面来揭示现代社会中变质的男女关系,揭示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对整个人类的异化。面对困境,女性选择了抗争,但是,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抗争微不足道,只能发生在想像中,无法触及这个社会存在的根基,最终只能逃离。  相似文献   

4.
《暗示》是方方第一部以女性作家“天生敏感细腻的情怀”关怀和烛照女性“精神黑洞”的女性主义小说。小说通过讲述女性难以走出历史宿命的故事,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批评文本。方方以其作品寻找女性精神生存的自由天空,也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暗示》使方方向女性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方方的创作有明显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无论是故事内容的选取、故事情节的设置、主题思想的提练,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象征手法的运用,都获得了读者的推崇。这部小说以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觉醒为主线,大胆、深入地探索了女性的内心世界。《觉醒》不单单具有好的内容,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值得人们一读。  相似文献   

6.
冯国苹 《文教资料》2007,(35):44-46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最后一部力作,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冷遇。从此,这部小说及其作者就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遭人唾弃,直到几十年后的20世纪中叶,这部文学瑰宝才重现光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对后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和女权运动具有推动作用,是女性文学的先驱。第一,小说及其作者的沉浮;二,小说的进步意义;三,女性文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在菲勒斯文化势力范围内,男性是绝对的权威,女性只是其附属.小说《觉醒》中,庞德里埃与罗伯特就是菲勒斯文化的代表.埃德娜虽然觉醒了,但在男权社会中,在菲勒斯文化架构下,她的觉醒是带有必然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8.
杨跃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4):F0003-F0003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下文简称《史论》)是一部情理交融、史论俱丰、雅俗共赏的学术著作。我以为,这部著述意味着肩负重任而在历史长河中历尽磨难的中小学文学教育正在走向觉醒。  相似文献   

9.
艺术学作为一门以研究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本质特征、演进规律及社会功能为宗旨的独立学科,长期以来却在学科定位上与文艺学混淆不清。近期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树榕教授撰写的《艺术概论》为我打开了一片全新的理论视野,豁然开朗之余,深为作者自觉突出的理论意识、大胆新颖的观念提出、深谙艺术的才情所折服。从这本书的著述中,我似乎看到艺术学从自我确认走向成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巴金、曹禺、沈从文、周作人、张爱玲、穆旦等在写作上都是非常复杂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内涵丰富,缺乏明晰性,甚至于具有内在的紧张和矛盾。所以,近来,随着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对这些作家及其作品都有新有看法和重新研究。但相比较鲁迅等人的研究来说,当代曹禺研究一直比较陈旧,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社会、阶级分析的模式之中。而宋剑华先生的《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引文均出自此书,只注明页码)从基督精神及其教义的角度重新解读曹禺及其戏剧,既…  相似文献   

11.
“红学”可说是派别林立,方法繁多,但有许多“红学”成果却是对读者的“误导”,其原因在于这些研究者是从非艺术鉴赏的眼光去寻找《红楼梦》之外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白盾先生提出:应“还红楼以红楼”即“还文学以文学”,这是研究“红楼”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它使“红楼”的研究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选择,上升到现代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灿东教育》新增栏目“杏坛星座”办得好。它多角度、多层面的报导了山东大地上涌现出来的教育新星,再现了山东人民为了民族的振兴,兴办教育事业的极大热情,呕歌了教育工作者崇高的献身精神,展示了教育战线上的丰硕成果。真是“杏坛星座”光闪烁。沙漠里需要的固然是绿,但更需要的是造就绿洲的水源。教育工作者需要的固然是先进的教育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更不要的是一颗心,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为教育、为学生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一颗金子般闪亮,玉三样静明的心。“杏坛星座”给予读者的正是一颗这样的心。将心比心,读过之…  相似文献   

13.
刘克宽先生的新著《文化觉醒中的文学思考》(人民中国出版社1997年出版,以下简称《思考》),是一部理论视点较高、审察视域宽阔,思考深刻、见解独到的专著。读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起码有下面两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凯特·肖邦在其著作《觉醒》中通过主人公艾琳娜的觉醒全过程的描述来展现作者对女性的身份、婚姻、家庭与自由等方面的思考。艾琳娜觉醒的意义在于她对自我的寻求。为了更好地理解"觉醒"的意义,本文从她觉醒的三个阶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现实大于想象力的时代,尽管层出不穷、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社会新闻,将我们的感官世界和内心世界“磨损”得日渐麻木和冷漠——不时有人感叹:还有什么样的残酷和恶不会发生呢?而对一切熟视无睹或者漠然处之的态度则是开在这个时代身上的“恶之花”——但是,处在时代夹缝中的文学,有时会穿透社会新闻或人间悲喜,展示出它独特的悲悯和忧伤来,这悲悯和忧伤也许隐秘而微弱,但它总在提醒靠近它的人们:保持自己的敏感和善意。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是对抗“恶之花”的一味良药。  相似文献   

16.
刘文斌教授的《文学民族精神论》近期出版了,这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面的又一可喜收获. 首先在于《文学民族精神论》体现出来的真懂.真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要熟悉马列文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而文论散见于这些著作之中,光搜集整理出来就需要坐十年冷板凳的工夫.在这方面,虽有前辈学者为我们打下的很好的基础,如杨柄先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列宁论文艺与美学》等,但是作为教师和学者,读这些还不够,还必须熟悉所摘文论之全篇,必须熟悉经典作家的绝大部分著作,包括那些不曾涉及文论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评《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徐新平任何一种文学,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与它相关的哲学思潮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儒、释两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前人多有论述。但是,对作为鼎足之一的、地道的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由...  相似文献   

18.
王小岩 《天中学刊》2008,23(3):99-100
<唐宋文学探微>避开庞大的论著体系,而系之以个人的学术心得,为人们重新思考当下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些支撑.该书将以其所论之"微"而成为更广阔的研究基石并最终"显"于学界之视野中.  相似文献   

19.
袁昌文同志的专著《文学写作技巧》(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他长期从事高等学校写作课教学、长期进行写作学科学术研究、长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的结晶。这三者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是这本专著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研究的新层面──评《毛泽东和中国文学》吴戈董学文教授有志于毛泽东研究已有多年,厚积薄发,他终于给人们捧出了455字的新著《毛泽乐和中国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一书。毛泽东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已被人说过多次的后题。多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