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化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文物与人的距离,通过新型的信息技术将传统博物馆无法解决的几个问题一一化解,打破僵局,使文物与人的关系更加接近,并且建立了立体网状的信息交互结构,使文物信息"孤岛"的情况得以改善。本文总结了传统博物馆传播文化的方式的几个弊端,通过现有博物馆在智慧化上做出的成果,展望博物馆智慧化后文化传播的多种优点,说明智慧化博物馆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风水产业链     
《中国新闻周刊》2012,(32):24-25
如果用简单的语言云阐释,所谓风水,是一种有关人与环境的学问;风水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关联。而上千年来沿袭至今,它又异化成为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成为广泛流传的民俗。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糟粕的风水研究和应用,曾经一度被封杀打压,直至近几年国学不断被推高捧热,风水业也伺机卷土重来。过去流离辗转于民间的风水文化,如今得以在主流社会中大行其道,甚至在官场、商场登堂入室。风水业可谓风生水起,而这当中的龙蛇混  相似文献   

3.
考古发现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古成果的公众表达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新时代对考古成果的公众化传播提出新要求。以展览为手段实现考古成果的公众表达,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优势所在。博物馆应加强对考古成果展策划实施的研究,在展览主题、叙事结构、展品选择、传播推广方面形成适应考古展特点的策划实施方式,讲好考古故事。  相似文献   

4.
张燕军 《兰台世界》2013,(21):155-156
汉朝和唐朝是风水学演变的两个关键阶段,对当时的文化发展作用深远。风水学在汉、唐时期的差异,也极大地影响着帝陵选址。所以,研究风水思想是研究汉、唐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口,对风水思想不应一概否定,而应辩证认识。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文化经历了公共化、社会化过程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公共文化的重要设施,但由于实物藏品解读的困难,普通公众对资源利用的程度受到局限。面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博物馆必须致力于对展品进行更深入的阐释,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帮助公众理解历史与环境的大教室,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博物馆媒介化的概念。媒介化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展品的阐释与叙述,将展品转化为学习的介质,其方法包括构建易于理解的观察平台、提供操作与体验的参与性机会,并辅以文字与言语为主的符号系统,使观众通过观察、操作、体验、阅读与听讲,实现对展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物馆》2023,(S1):117-119
<正>自2016年起,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策划开展了“飞进社区的太阳神鸟”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依托金沙遗址博物馆馆藏资源,深挖古蜀文明金沙文化内涵,设计推出微型展览、文化讲座、手工体验、迷你情景剧、亲子互动、线上“云课堂”等集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普惠性于一体的文化服务内容,实现全民参与、全龄化覆盖。该项目精准对接公众需求,突破传统志愿服务模式,打破博物馆边界,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博物馆志愿服务深入社区,推动社区文化形态的形成和提升,激发公众走进博物馆的兴趣,引领公众了解历史文化,感悟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陈东文 《大观周刊》2012,(20):135-135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园林学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获得了创建与发展。同时,在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风水学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号下,风水学逐渐进入园林学,影响着园林设计。风水理论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体现了社会进步,也彰显了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党洁 《北京档案》2012,(9):50-51
风水、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运用城市和建筑物的营建。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朝代的宫城,历经491年24位皇帝。作为明清时期古代宫城和古建的杰出代表,风水、阴阳、五行在紫禁城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文化与其民俗风水文化是积淀在一起的,一代又一代的风水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四合院风水理论体系,再用这些理论转回实践,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对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结合实际工作,在对建立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范围并提出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档案的归档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明伟 《兰台世界》2013,(10):108-109
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文化与其民俗风水文化是积淀在一起的,一代又一代的风水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四合院风水理论体系,再用这些理论转回实践,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当代博物馆除担负着收藏、陈展、教育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还承担着为公众提供知识介绍、学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使命,让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进而与博物馆形成互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五一劳动节虽为小长假,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博物馆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本文以五一小长假游客现状为例,通过青州市博物馆游客数据统计,分析近三年来博物馆游客增长的原因,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冯丹花 《大观周刊》2012,(31):176-176
所谓风水格局,总体上讲就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本文探讨了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通过对风水格局中“龙”、“砂”、“水”、“穴”的深入分析,阐述了风水格局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13,(1):52-52
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与社会的接触更为广泛和密切,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走进博物馆、感知博物馆。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也越来越彰显其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博物馆在向公众提供文化食粮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社会的变迁,关注公众的需求。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博物馆精品文化;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体现博物馆“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职能随社会发展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文化传播一直是博物馆公共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通过对携程旅行网和大众点评网的公众留言文本进行语料分析发现,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集中在历史文化、文物展示、公众教育、参观服务、游览体验等方面。博物馆需要紧紧围绕公众需求来开展线上文化传播,制定传播策略、产出传播内容,以达到博物馆完善社会教育职能、优化服务效能、扩大受众群体、促进文化传承的终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偏重消费者喜好和追求利润而忽视消费者文化需求差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及其文化服务产品基本功能的深入分析,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该具有知识、文化、精神及能力内涵,评价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标准应强调满足公众的学习需求、引发公众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行为的产生,并可以从文创产品的可读性、可操作性、可探究性三方面开展研发设计。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中国恐龙展拼插模型”,以上述理念和思路进行开发设计,获得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22年8月24日,在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博协大会通过的新“博物馆定义”1,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尤其是历史类博物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包括物质文化及其背后的精神文化。博物馆具有向公众阐释和展示历史文化面貌和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使命,故作为展陈设计基础的学术研究成果必定是逻辑有序、论证合理的真实材料。在美学视角下,当代历史类博物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呈现虚实相生的特点,其物质文化及其背后的精神文化在美学视角下,呈现“三美”之态,即意象之美、结构之美和语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故宫H5"在移动媒体上的爆红,博物馆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被颠覆,不少省市开始着手于移动互联时代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对近三年相关文献的归纳分析和观点提炼,从传播学的角度指出了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不仅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更要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在"人性化传播机制"和"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的基础之上,建立"博物馆智慧化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镜像视野的烛照,从公共性和认同性的问题意识分野切入,从中抽绎博物馆与公众所建构的理论链接点。博物馆公共性的政治内涵因时代变迁而发生转变,由最初的权力限制、专断排斥进化为民主诉求、平等辩论,博物馆吸引公众参观并促进社会理解。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是获得公众的认同,公众对博物馆文化发展的认同经历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向,从单一性的事实考辨到多元化的人文阐释,博物馆应适时调整自身以促成文化自觉。博物馆对已有的经验、智识进行反思性建构进而生成新的智慧,即具有深邃的卓识洞见和思变能力,满足公众实际而有效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博物馆关系视角,博物馆既是物质实体亦是精神表征,也是勾连文化资源与意识形态的中介和桥梁。作为交往空间,博物馆以制度化与物质化形式承担着文化传承、认同构建和公众教育的社会职责;作为媒介,其公共性和社会性要求博物馆承担文化基础设施的建构使命。以媒介化和数字化趋势为切入点,考察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以释解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社会连接之间的理论关联,有助于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