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以来,成人教育众多学者认为,"转型"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成人高等教育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并提出四种转型说;根本的"转型"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成人高等教育实现"转型"必须建立保障体系;成人高等教育"两次评估"对"转型"的利弊。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国内产业的战略性转型与升级,以及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式微,普通高等教育"膨胀性"发展,由此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日趋严峻。那么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转型与升级呢?为此,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价值链"四阶段论"对成人高等教育价值链进行了再造,从而首次构建基于顾客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价值链模型。  相似文献   

3.
2017年12月20—21日,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成协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年会以 "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为主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诸多学者在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时,纷纷提出了构建市场化机制方略.其实,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话题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学者们已经通过课题立项、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讨论,在成人高等教育能不能市场化、为什么要市场化以及怎样市场化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但由于研究目的上"求用"研究高于"求真"研究、研究成果中"从属"理论多于"原创"理论、研究队伍内"业余团队"强于"职业选手"等原因,有关市场化理论还没能上升为国家思想,其对转型发展中的成人高等教育没能提供完善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成人教育的深入发展,学者们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但在转型过程中存在办学理念迷失、培养模式滞后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明确办学理念、完善培养模式和变革管理体制的策略.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中存在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研究方法单一和研究视野狭窄的问题,应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力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开阔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生存危机,以河北省为例,存在定位不够准确、特色不够鲜明、教学手段落后和生源压力大等问题,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研究其转型取向与实施策略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持续转型的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面对诸多发展困境。以系列政策保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以企业需求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行"复合教师队伍推动多元化评价,以"互联网+"技术应用支撑课程学习网络化,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实现全民教育、终生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境遇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模式的探索,更需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职业取向"之争,引发了高等教育转型问题的讨论焦点,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从国际视野理解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成人高等教育决不意味着学术水平降低,同时也不排斥职业取向;成人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性"+"高等性"+"成人性",因此,"学历+技能"模式不以提升"学力"为目标,就不能真正弥合目前我国各类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缝隙"。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优良的教育品质,无疑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与社会转型发展和谐的应然之举。此举不仅是对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更是对现时与未来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意义的全面彰显,并由此生成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其中,廓清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品质构建的蕴涵是核心,明晰品质构建的相关争论是要津,而提出品质构建可行路径是方法论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研究的逐步深入,有关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也获得了学界的高度关注。综观现有相关课题研究、学术论著等成果,学者们聚焦的重点主要在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背景、目标、内容等方面,并通过研究提出了诸如"学历导向型——职业导向型——学习导向型"等的转型路径及策略。但基于认识角度和研究条件,现有成果也凸显出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个案研究多于综合研究、扁平式研究胜于纵深式研究等特点和局限。综述既有成果对今后此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