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一个记者发现和提炼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素质,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新闻敏感的强与弱是至关重要的。 现实生活犹如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山,一个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能够锐敏地从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及时而准确地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写出引人注目的新闻。而新闻敏感较为迟钝的记者,面对似乎杂乱无序的社会生活现象,却手足无措,常常入宝山而空手归来,明明重大而有价值的新闻现象就在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普通的电视新闻记者,我从事的工作和我的同行们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职责都是如实地报道新闻,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变迁。在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名职业的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掌握新闻的三大规则新闻是必须真实的。虚假新闻是媒体的致命伤。《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要评出十大假新闻,以此警示媒体,但即便如此,虚假新闻仍然没有得到根治。中宣部每年都要组织都市类报纸编辑参加培训班,2007年的主题即为"反对虚假新闻"。专门用一期来反对虚假新闻,可见中央高层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逐渐多起来。他们中有的直接面对镜头作报道,有的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谈提问,有的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正在深入现场……可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的新闻品格、外在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报道的成败。因此,研究如何做好出镜记者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说记者从事的是世上最年轻的事业。原因有二:其一,记者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崭新的人和事,也就是他面对的工作对象永远是新的;其二,在还原这些新近发生或者新近发生变化的新闻事实时,记者要时刻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思考,也即记者要时时更新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生产一线的通讯员,直接从新闻类院校毕业的很少,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多数还是兼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相当多的基层通讯员,采写经验不足,写稿能力不强,稿件质量不高,尤其是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新闻精品更是少见。根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说到底,当代新闻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到一个媒体、-个版面,小到一篇稿件,都要有"好点子".因为只有"好点子",才有好版面、好栏目、好文章;有了这"三好",才能提高报纸质量,赢得更多读者.  相似文献   

8.
一篇稿件能不能抓住问题,反映了记者的基本素质。抓问题首先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一件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表象有时会有若干个,抓住关键表象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一个记者的功夫也就在于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中抓住关键的东西,上升到理性,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分析问题。1993年秋,韩国大宗化工废料进入南京港,造成南京港上元门14号码头停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节目栏目化,主持人节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走上了主持人这个神圣、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不管是播音员,还是编辑、记者都坐在话筒前或手持话筒主持各类节目。那么,编辑、记者如何当好电视节目主持人呢? 一、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角色转换电视新闻主持人应具有“记者的眼光”、“编辑的智慧”和“播音员的  相似文献   

10.
基建档案收集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注意工程前期资料的收集 完整的基建工程档案不仅要记录工程的施工管理,还应涵盖工程前期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12.
陆剑 《传媒观察》2007,(4):27-28
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我国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并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作为这一重大转变的见证者,媒体及记者始终对国内的经济发展高度关注,强化经济报道成为媒体吸引公众眼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记者出镜对于新闻作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要求新闻现场报道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能够及时的把控自身情绪与情感的投入,能够树立平等意识能够争取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能够认真的倾听及时引导,从而掌握更全面的新闻信息,增强新闻现场报道的可视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四月三日下午,原开封日报记者,现新华社高级记者周原同志,给开封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作了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的报告,并就如何做一名好记者提出了看法。周原同志说,记者要深入采访,到群众中去搞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素材,从中寻找最能说明问题的东西。有的记者到采访对象那里一转悠,交谈几句,就走了,文章就写成了。这样“蜻蜓点水”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人物的皮毛,没血肉,没灵魂,不丰满,不感人。记者必须熟悉你要采访的人物,必须占有大量材料,必须站得高一些,统观全局,才能写得生动。记者必须深入实际,亲自实践,在  相似文献   

15.
深入基层始终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记者下基层采访是新闻报道实现"三贴近"的重要保障,是新闻工作者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记者走基层,使他们沉下去、接地气,转变了作风、改进了文风,真正实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相似文献   

16.
汤啸天 《青年记者》2012,(13):18-19
2007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中确认了记者的"采访权利",并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尽管采访权利是记者职业权利的基础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只是记者职业权利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从推进新闻法制建设和保护记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应当进一步明确记者的职务权利,并提请记者重视行使职务权利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需要经过记者的采写和编辑的编辑,才能与读者见面。而在这一环节中,记者的采写是基础,其中的采访又是新闻写作的基础。采访的质量决定着稿件的质量,它也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记者只要做好了采访工作,新闻报道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现在很多报社每年都会新进一批年  相似文献   

18.
采访是地方电视台记者获得新闻的有效途径,由于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不同,新闻记者应当注意采访过程中的技巧。本文研究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时下,在广播媒体新闻类节目中,现场报道已成为众人喜闻乐听的报道形式。这种简洁、明快,具有强烈现场感的报道体裁,不仅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和赞赏,而且也为各家广播媒体所推崇。广播媒体的决策者都在积极倡导鼓励编采人员深入生活,多采制鲜活的现场报道,积极有效地报道传播新闻事件,满足广大听众的收听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是宁夏吴忠电视台的一名记者,给贵刊写这封信,心里是十分不安的。因为不久前,我的一位年轻同事自杀了。这位同事曾和我在同一宿舍一起住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世前两个多月才分开。并没有什么外在的直接原因导致他自杀。我知道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我想他的死和心理障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