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感是经过长期规范的语言训练形成的一种直接迅速感受语言的能力,是一种对语言的敏锐的感悟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对英语的敏锐的感悟力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是经过长期规范的语言训练形成的一种直接、迅速感受语言的能力,是对一种语言的敏锐的感悟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对英语的敏锐感悟力是非常重要和不可忽视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语感效应呢?  相似文献   

3.
李远 《小学生》2011,(4):11-11
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恬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6.
李蓓 《考试周刊》2012,(81):92-92
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英语教学有它自身固有的特点.语感便是英语教学的支点。语感强的人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表现出来就是英语学习的高效率。正如郭沫若所说“如水人口,冷暖自知”。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中,才能应对自如。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单词记了不少,但是理解力和表达力都较差,这就是因为语感差的原因。那么,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9.
牛清华 《山东教育》2001,(17):50-50
学习英语,无论是锻炼听说,还是记忆词句,都必须首先靠语感。从理论上讲,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知,是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对语言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培养起来的超级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英语学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语感的养成。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指的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对语言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新课标把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可见,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那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曾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惑,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并非天生就具备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训练和增强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2.
正语感是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形成的一种敏锐的感受、理解、领悟和把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意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力、表达力以及鉴赏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3.
范明月 《教师》2013,(7):84-84
文字语言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文字语言训练的重点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另一位教学大家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高红波 《考试周刊》2012,(93):99-9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目前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但实际上能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并不多。即使有少数学生能说也是中国式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的地道味儿。  相似文献   

16.
冯国权 《现代语文》2013,(9):118-1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可见语言理解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现代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呢?即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培养学生读懂课文语言的能力。一、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是什么?笔者认为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的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语感灵敏的学生,能够辨别词语的细微差别,能够区分词义的褒贬、轻重、雅俗,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和描绘事物。所以语感的灵敏与否,是区分学生语言理解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而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良好的语感体现为具有较为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那么,怎样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训练是感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因此,我认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感能力,不仅要在阅读中加强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加强语感的训练。”下面谈一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对象的准确而又敏锐的感受和领悟能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伴随着想象、思维对语言的直觉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体现出语文课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