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准确理解和把握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刑事责任的本质和单位犯罪的本质,才能准确把握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本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本质是国家对单位自身危害社会行为的非难和谴责,具有独立性,与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的本质相区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的立法、司法实践 ,并在近年中外理论界的研究基础上 ,以理论探讨结合实证分析 ,通过比较的方法 ,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刑罚功能和内在特性以较新的视角做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作为反垄断法律责任体系的一部分,刑事责任是有效制止垄断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国应借鉴国际上反垄断法刑事责任制度的成功经验,对核心卡特尔、行政垄断以及严重违法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予以犯罪化,规定财产刑和短期自由刑,采取双罚制处罚原则,并确立反垄断主管机关专属告发制。  相似文献   

4.
各国刑事立法及刑法理论逐渐承认单位犯罪概念,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从个人责任向法人责任过渡。企业合规由经营管理策略衍生至刑事合规领域,成为影响单位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之一。刑事合规的刑法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预防义务之履行与主观过错之减轻。我国单位犯罪在认定依据、处罚模式、刑罚标准等方面尚存疏漏。在刑事合规背景下,应要求企业履行监督义务,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统一规定双罚制模式,增设刑罚种类。  相似文献   

5.
单位自身和单位成员在单位犯罪中各自都不具备完全独立的主体人格,它们双方综合作用形成单位独立的整体人格,由于它们各自在单位意志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单位犯罪时,双方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单位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日益普遍 ,发展非常迅速。为此应对单位犯罪做出合理界定以利于对单位犯罪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单位犯罪概念的理解、评价,向来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单位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在单位意志支配下,由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各国规制单位犯罪的实践的深入,理论上有必要对单位犯罪作进一步探讨,本文就参考各种有关单位犯罪概念的论述,紧抓住单位犯罪的特有属性,即主体特殊性,单位意志复杂性,危害行为实施间接性和成立范围限定性,对单位犯罪概念作一般定义。  相似文献   

9.
1997年的新地第30条,对单位犯罪做了规定,但这并不是对单位犯罪概念的界定,因为没有定义项和被定义项。对单位犯罪概念的正确界了明确单位犯罪的本持属性,不论在刑法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农产品,对于正确认定单位犯罪有着深远的意义。对现遥多种多样的单位犯罪概念逐一分析其不足,在此基础上从主体主观、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等对单位犯罪进行比较完整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单位犯罪中个人的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少争议。从单位犯罪中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这一角度着手,希望为追究单位犯罪中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合理途径。首先界定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范围;其次,对责任人员的刑罚适用从主刑和附加刑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非刑罚处置措施作为刑罚的必要补充,并指出其适用的依据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分析了醉酒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认为醉酒人的犯罪行为是受其醉酒前的犯罪心理态度支配的,所以应当从醉酒前和醉酒时的责任能力状态和主观罪过综合判断醉酒人是否具备负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这与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有所不同,在国外称为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另外,文章对醉酒人犯罪应负怎样的刑事责任以及刑事立法完善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单位犯罪     
周琴 《巢湖师专学报》1999,1(2):64-66,77
本文探讨了修改后的我国新刑法确立单位犯罪的必要性,详细论述单位犯罪的危害性以及与自然人犯罪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
论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备犯罪主体资格,即合法性、团体性、财产独立性、独立意志性。单位犯罪主体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必须紧紧把握单位犯罪的特征、行为人代表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越权、行为人个人是否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个人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发展历程、确定依据、追究方式以及减免刑事责任的.几种情形,指出应该从国际法和国际司法实践两个方面来确定个人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文章指出,各国应尽量减少适用刑法方面的差异,联合起来同个人国际犯罪作斗争。  相似文献   

15.
论雇佣犯罪中雇主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雇佣犯罪中,追究雇主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以及犯罪引起其他人初犯的可能性。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看,雇主作为教唆犯、组织犯,在雇佣犯罪中通常起主要作用,与作为主要实行犯的受雇人一样,应当承担主要刑事责任。从人身危险性的角度看,雇主与受雇人的人身危险性因人而异,据此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因人而异。从犯罪行为引起其他人犯罪的可能性大小看,雇主的行为通常明显大于受雇人的行为,据此,雇主应当承担比受雇人更大的刑事责任。综合起来看,雇主通常应当承担比受雇人更大的刑事责任。个别情况下,雇主作为帮助犯、次要实行犯或者起次要作用的教唆犯,其刑事责任可能小于作为主要实行犯的受雇人。  相似文献   

16.
论职业培训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职业培训基本概念的深入探讨和界定,有助于指导职业培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职业培训不同于普通教育等教育种类,它面向从业人员和有就业要求的人员,以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职业态度等为目标。职业培训具有周期性短、适应性强、实用性强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童兴飞 《考试周刊》2009,(18):234-235
我国《刑法》虽然确定了单位犯罪的主体地位,但对于单位犯罪中的自首认定与处罚并没有涉及,因此在理论界争议颇多。本文对单位犯罪自首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单犯罪自首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对自首单位的处罚,对此问题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仇恨犯罪的泛滥,仇恨犯罪的概念也西风东渐。与美国一脉相承的译介派有名无实,而生发于我国国内的本土派有实无名。正本清源,仇恨犯罪是出于发泄仇恨、肆意报复社会、造成伤及无辜的犯罪,它的本质是以仇恨为内容的负移情。仇恨犯罪包括仇官犯罪、仇富犯罪、仇医犯罪和仇异犯罪等。仇恨动机是引起仇恨犯罪的充分条件或者必要条件。仇恨犯罪的对象包括人身或者财产,伤害人身的仇恨犯罪居多。全面掌握仇恨犯罪,还需要明辨它与恐怖犯罪、迷信犯罪和瘾癖犯罪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界定单位犯罪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单位犯罪和单位犯罪主体。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分析,认为国家机关,单位的分支机构和内设机构、私营企业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单位犯罪以其机构性、贪利性、隐蔽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单位犯罪根源于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和其自身利益,生存于不健全的法制环境,避难于司法惩治不力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导因于公民淡漠的法制观念。防治单位犯罪,必须尽快建立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反映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单位正当利益要求、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环境的法律体系,排除司法机关小集体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加大打击力度,培育公民的法制观念、形成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