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朋友说,有一本名叫《荒原风》的书,在青年学生中颇为流行,被当做哲学著作阅读着。找来一看,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它不是一种严肃的哲学著作,而是一部用晦涩的语言精心炮制的政治宣传品——是的,《荒原风》中确有为数并不算少的蕴寓着哲理的词句,但那只是用来进行政治蛊惑的口号。《荒原风》一书的内容主体分三部分:“第一集永恒的魅惑”,塑造了一个似人非人的跋涉者的形象;“第二集兽血的献祭”,描绘了一个和跋涉者相呼应的野蛮人的行迹;第三部分是集外集,是以“作者  相似文献   

2.
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发表一组关于分析电视节目形态的系列论文,这是作者朱羽君、殷乐正在进行的课题《对电视的生命感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对电视的生命感悟》是作者对电视在人类媒介发展中的动态观望。作者认为,媒介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演进息息相关,电视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生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类生命轨迹中极具活力的一部分。对电视的理解和认知,本质上应是一种生命的感悟。探寻电视节目形态独有的生命轨迹,必将使我们对电视乃至未来媒介的发展有一个更为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图书出版以后就有不同的命运,有的由于内容平平,引不起读者的注意;有的由于评论界写的推荐评介,而在读者中迅速传播。但确实也有不少好书由于评论界对它冷淡而默默无闻,至少没有得到及时的广泛传播。50年代,何其芳出版过两本杂文集《星火集》及其《续集》,作者曾经给一位同志写信说:“谢谢你对于我过去写的一些杂文的评论!我那两本杂文集子所受到的待遇是比较冷淡的,好像《续集》尤为如此。”(见1991年1月11日《文汇报·笔会》)可见,图书的作者是多么需要书评  相似文献   

4.
在我阅读了赫尔曼·黑塞(1877~1962)的大量作品后,相信了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里所讲的,“在德国文学中生活多于艺术”,也就是说,在德国作家那里,哪怕是很小的一郎作品,也总是由一个生命的经验和沉思所酝酿、所发展起来的,那种经验和沉思带有出众的、惊人的多方面修养的印记。因此,在黑塞的长篇成功之作《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之后,最终,我停留  相似文献   

5.
当你打开这本书,清新的文字,细腻而准确的描述,以及文中溢开的对自然与动物的热爱都会感染你,让你无法释手。这就是沈睿新出的《荒原上的芭蕾:动物与人散记》(以下简称《荒原上的芭蕾》)——一本难得的观察自然,描写动物如此细腻的书。  相似文献   

6.
浩元 《编辑学报》2015,27(1):74
答 这是《编辑学报》编辑部有意所为.我们当编辑的都知道,文章作者署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它是文责自负和对文章拥有著作权的标志.我们平时对学术界的种种学术不端表现包括署名的不正之风也常耿耿于怀、深恶痛绝.在编辑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编辑学报》的少数作者在发回给编辑部的校样上添加了新的作者署名,有的还一加两三个,有的补加了通信作者.  相似文献   

7.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整理人享有.有的法院认为,古籍整理成果凝聚了整理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享有著作权保护;而有的法院则认为,古籍整理成果不能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古籍整理的目的在于还原古籍原意,整理人不是作者,整理成果未产生新作品,不应享有作者权保护.但为使古籍整理成果的利益得到必要的维护,《著作权法》可在邻接权框架下为古籍整理者增设一项新权利——古籍整理者权.  相似文献   

8.
文学 8月,饱受关注的《百年孤独》继续保持畅销,稳居全国文学类图书市场的首位.此外,文学类Top10的榜单中,两本新上榜图书《春宴》和《天鹅·闪耀》分别于7月和8月上市,居于第二和第五位,畅销势头也不可小觑. 8月6日,安妮宝贝的最新长篇小说《春宴》正式发行,这距离安妮宝贝的上一本随笔集《素年锦时》已过去五年,同时,这部近30万字的小说是安妮宝贝至今字数最多的作品.《春宴》是一部形式专注且立意单纯的小说,在书中,作者描写了两个普通女子周庆长,沈信得,在各自人生中所经历的生命状态,章节中充盈着各种意象、潜意识、幻象和暗示文字,讲述了一个人与所置身的时代应保持的一种关系,以及由爱而得到的关于人和自我、外界的一种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成熟的作者对眼前这个时代的百感交集,更能体会到黑暗中蕴藏的灵魂之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9.
《小五义》和《续小五义》相继于光绪十六年(1890)、十七年(1891)由北京文光楼首次刊行。由于不署撰人,故其作者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说法。胡士莹先生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认为:正续《小五义》"是坊贾无聊的续作"。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主张:"二书皆石玉昆旧本。"本文拟就正续《小五义》的作者谈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正续《小五义》的原作者是石玉昆正续《小五义》的原作者是石玉昆,其主要依据是文光楼主人的《小五义序》: 《小五义》一书,何为而刻也?只以采访《龙图阁公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纽约帕克大街有一间专门出售稀世珍本英文书籍的书店,名为鲍曼珍本书店(Bauman Rare Books)。它出售装帧精美、涉及各学科领域的大批作者的单本或成套著作,从几百年前出版、现已绝版的图书到有作者亲笔签名和题辞的初版本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查尔斯·狄更斯:《圣诞故事集》(1843—1848)初版本,包括罕见的《圣诞欢歌》初版本,附手工着色的插图。售价9,000美元。路易斯·卡罗尔:《镜中世界》手抄本,出版前由作者签名于1871年圣诞节送给一小女孩。售价:11,000美元。T.S.艾略特;《荒原》(1923),为弗吉尼亚·吴尔夫的霍加斯出版社初版所印的460本之一,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一部诗作,由艾略特亲笔签名。售价:6,000美元。  相似文献   

11.
清雍正间蒙古人罗密曾编有一部《蒙古家谱》, 《蒙古世系谱》是其节抄并加按语的传本,历来编者或称乾隆时蒙古人博明,或称清末宗室盛昱,没有定论.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有一部南京图书馆藏本,著录为博明稿本.通过对南图藏本、其他传本以及博明、盛昱二人相关资料的研究,认为南图藏本只是现存各传抄本的祖本,而作者无论是博明还是盛昱,都没有足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梁华川 《图书馆论坛》1993,(2):72-73,71
《辞源》①是我国一部很有影响的辞书。问世以来,备受赞赏,但也不乏异议。本文仅就争议的一些问题,谈谈一管之见,恳请前辈和读者指正。一、《辞源》之源《辞源》出版后,就是人对《辞源》之源提出种种异议。有的认为“但见其纰缪百出,未见其探源也。”有的甚至断定“《辞源》无源。”修订版  相似文献   

13.
工作DNA     
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郝明义在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随笔《工作 DNA》是一本为所有工作着的人写的书,真切而让人感动。“工作是什么?在我们还没有弄清真义时,工作已经无声无息地进驻我们的生活,占据我们的生命。对于工作,有些人乐在其中,有人欲迎还拒,有人反对到底。这本书的作者,则显然当作是一种生命的觉悟。”下面选载书中的三篇随笔和附录《一个出版者对二十一世纪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出版广角》2013,(12):90-91
文学作品中不乏死亡这一主题。按照弗洛伊德的假说,人生来便有一种"死的本能",也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艾略特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之一,他在1922年创作的长诗《荒原》现在已被公认为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杰作。《荒原》共分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部分,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战  相似文献   

15.
触摸经典     
但丁的诗歌小集《新的生命》是一本关于爱与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书,但最终它还是一本关于灵魂——亦即关于信仰的书。这是我在两天里一气呵成阅读后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播音”?人们对广播屯视的这种传播活动有着不同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播音是广播电台播送节目。《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认为:播音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由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观众直接传达信息的有声语言活动。《中国播音学》中认为;播音,从广义上讲,是指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而播音学所研究的播音是指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还有人认为:播音是在口语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形成的一种语言艺术。播音是一种独立性的语言艺术创作。当然,有人也认为,“播音无学,嗓子好,认识字,照着念就行了。”如此等等。这些看法,各有其理由,但有的失之宽泛,有的失之于偏颇,有的还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德国作家黑塞写过一部名叫《荒原狼》的小说。“荒原狼”不是一只真狼,而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过客。这只孤独的“狼”,象征着20世纪极端化的理想主义者。他每天都在盘算着,如何把天上的乌托邦搬到地上来。他对打了蜡的地板、擦洗干净的家具和修剪整齐的花盆——这一切代表着世俗生活的场景都要大吃一惊,并且立刻感到格格不入。他厌恶一切的“平常心”,当然不会浪费时间喝茶,也不会去饭店吃一顿美味的菜肴,最后他失去了人世间那些基本的快乐。读着《荒原狼》的时候,我不禁想到,当年在中国,伟大领袖也试图把每个中国人都改造成“荒原狼”——他自己除外。半个世纪以来,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中,中国人逐渐丧失了日常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兰亭诗》和《兰亭序》的研究文章已经很多了,尤其是关于《兰亭序》的真伪,古今凡是涉及兰亭集会和王羲之的文章几乎没有不说这一问题的。可是,在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章中,有一点似乎被大家忽略了,这就是《兰亭序》与《临河叙》的关系以及《兰亭诗》创作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解释,以求教于方家。 一、 由《兰亭诗》的作品分布及写作规则看古人的诗体探索 现存的41首《兰亭诗》,有四言,也有五言。有的作者既有四言,也有五言,有的则只有四言,或者只有五言。既有四言又有五言的,有王羲之、…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知道作诗和写论文不同,是指其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各有特点。这里要说的是有的学者或诗人,由于某种原因,同一个作者对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在他所作的诗里会与他在文章中的评价标准出现分歧,也有的属于尽人皆知的史实,但在诗歌里却作了另一种描述。在这种情势下,只有互相参证,不据单一的说法为准,才不致弄错。 即以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为例,诗人自己也认为”一篇《长恨》有风情”是他的得意之作。诗中的杨玉环谁都知道是唐玄宗李隆基“父纳子妻”强夺了儿子寿王之妻而成为杨贵妃的。但白居易要“为尊者讳”,在《长恨歌》的开头部分有意回避这段不光采的历史,他写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白居易的做法可以理解。而有的学者本身是历史学家,对于有的史实本即知之甚稔,但在作诗时也出现了另一番咏叹。《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在其《欧阳文忠公集》中存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