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阐释陶渊明具有“以诗文传世的思想”与功利意识,对夏元明《略论陶渊明之“志”》一文作答。  相似文献   

2.
课题与文题     
那天,青年教师小贾随堂听我的语文课。那节课的内容是教《鲸》一课的第三节。课后,她提出的问题要求我解释一下。当时在讲授写法时,我就课题问学生:“请大家想想作文课,命题是什么?可以用《鲸》当范文?”学生习惯了,积极作答:──“命题可能是《我了解的一种动物》。”─—“也可能是《我喜爱的一种动物》。”─—“《我们的动物朋友》,也行吧?”——“我想,命题是《从电视荧屏上认识的动物》也可以。”我表扬了这些发言的学生。就是这两分钟的教学环节,引起了小刀的注意。她问道:“您把课文题目与作文命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惠东的小陈给《身心密码》来信,诉说了自己难以启齿的烦恼。“内在美与外表美”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编者特邀向丽和罗峰两位哥哥姐姐回信作答,希望能给小陈以帮助,给许许多多爱美的小读者们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这张照片是 1989年 7月我在郑州教育学院毕业前夕,学院部分领导和我们《绿城》全体编辑人员的合影。目睹照片,当年编辑《绿城》的情景,又一幕幕在我心头浮现……   1987年 8月,我考入郑州教育学院师训部。不久在作答院团委发出的一份民意测验表中,我这个其貌不扬的豫西汉子,竟被团委书记“相中”,让我接替前任,负责编辑团委主办的一份四开简报——以党团知识、团员活动和学院新闻为内容的《团讯》。我当时竟斗胆接受了这一重任。为了充实编辑队伍,我又找来同班同学豫东人李春增,和他商量后,决定把《团讯》改为以文学为主兼顾原…  相似文献   

5.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载何解定老师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几个问题》,是针对卫兴华老师文章中的一些观点而提出的质疑。何老师文章首段有“请教卫老”之语,又以“恳请卫老批评指正”作结。笔者估计卫老难得见到此文,见到此文也未必动笔作答。笔者不揣冒昧,试代答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问题*何老师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指“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何老师回答得十分明确:“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明确定…  相似文献   

6.
对于某些例题,完成作答后,适当进行“动”的变式训练,有利于拓宽同学们的思路,提高应变能力,使例题充分发挥原有的知识潜能.人教版《几何》第二册15页例3如下:  相似文献   

7.
《“数学归纳法”释疑》疑未尽青海省刚察县刚察中学马孝芳读了本刊1997年第1—2合期上杨会军、郭树芬两位老师的《“数学归纳法”释疑》一文(下称杨文),深感两位老师能将这一重要解题方法中的某些疑虑公开作答实在难得.但读后总觉意犹未尽,还有一些话要说.首...  相似文献   

8.
误解与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解与幽默李志平读书阅报常见一些幽默对话和幽默小段,阅之忍俊不禁,却并不深究好笑在何处。然身为教师,偶有学生持一则幽默刨根问底,不能总以“幽默是什么东西,让我在此地神秘一点,别说穿了为妙”(林语堂《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作答。幽默的表现风格可以通过不...  相似文献   

9.
在主题方面,《金瓶梅》与《水浒传》关系十分密切,离开《水浒传》,就很难全面、深入地理解《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冲突形式:“官逼”与“民反”。以蔡京、高俅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恶行是作为梁山英雄人物的生活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没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统治阶级各种人物荒诞腐朽的生活内幕和卑鄙恶浊的内心世界,这便由后来的《金瓶梅》来完成了。《金瓶梅》的故事,是由《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衍演而成。以西门庆一家发迹、兴盛到衰败为主线,写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腐败与荒淫无耻。作为《水浒传》副线的“官逼”成了《金瓶梅》作者调动各方面艺术手法来着力描写的主线。当然,《水浒传》中体现“民反”意向的事件、人物、情节在《金瓶梅》中也得到了一定反映。因此,不可简单地把《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说成“昏暗一团”,把《金瓶梅》作者的思想说成“绝望”。而“民反”一条暗线的被忽视,可能与其“崇祯本”对“词话本”的删改有关  相似文献   

10.
惠东的小陈给《身心密码》来信,诉说了自己难以启齿的烦恼。“内在美与外表美”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编者特邀向丽和罗峰两位哥哥姐姐回信作答,希望能给小陈以帮助,给许许多多爱美的小读者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部编小学政治课本第二册《爱劳动》一文中有“马克思的女儿燕妮”一说,而一九八○年五月十二日《解放日报》刊载的《燕妮的幸福观》一文,又称“燕妮是马克思的夫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作答。  相似文献   

12.
彭芳 《广东教育》2003,(2):31-31
语文教学应该“动”起来,鲜活起来,改变枯燥乏味的局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不用“心”学习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局面。一、化被动为主动钱梦龙说:“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去探求知识时,语文教学才算“动”起来了。教学《项链》,我一上课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学生面对问题,不敢贸然作答。于是令人满意的场面出现了:大家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结果是出现了“值得”“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3.
梅大圣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2):11-15,36
魏正申教授在《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上以《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一文中,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之“志”,是“以诗文传世”之“志”,并把立德、立功、立言,以及立善与陶渊明的诗文创作等同起来。这样认识陶渊明的文学活动,是与陶渊明以诗文来显示、阐释他的独特的崇尚自然的文化性格相违背的,陶渊明归田后之“志”决不是“以诗文传世”。  相似文献   

14.
有人曾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您和平庸的人有什么区别?”他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哲学家巧变语序作答,可谓生动犀利,言简意赅,不同凡响。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写了一首诗《有的人》,开头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句只把“活”与“死”的语序变换了一下,就鲜明地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凌驾于人民头上的,灵魂腐朽,如行尸走肉,虽生犹死;甘做人民牛马的,精神永存,虽死犹生。近代大草书家于右任是国民党的元老,曾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可那时…  相似文献   

15.
孟子、董仲舒、司马迁等大力推崇《春秋》,而姚曼波、王世舜教授认为《春秋》“漏洞百出”,“颠倒黑白”,孔子所作不应是《春秋经》而是“《春秋》传”——《左传》,并且认为这是“意义重大”的发现。其实是出于《春秋》由经降史所生的误解。成见在胸,欲完成这项“神圣的”工作,于是“遍考秦汉典籍,找不到一务孔子作《春秋经》的坚实依据”。实则所作“考证”充满主观臆断。董仲舒“引经文而称孔子”,则认为董“偷天换日”,“移花接木”,把《左传》调包为《春秋》,这是连当时的皇帝都无法做到的事。又曲解《史记》,声称《史记》“以孔子作《传》”。实则望风捕影,把自己的成见强加于司马迁。经学史上的客观事实,不会因为后人不理解和拒不承认而不存在。自以为“廓清了千年迷雾”,实则制造了混乱。评价历史、人物而没有历史观点,必定陷于谬误。  相似文献   

16.
来信询问,陈毅同志《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应如何理解,《湖南教育》嘱我作答。兹不揣冒昧,书管见于次。有的来信认为“此头须向国门悬”应解释为:我的头颅要挂到城门上以表示对革命的忠诚;有的认为应解释为:我的头颅必须向着国都(南京)的城门挂着……。说法不一,关键在于对诗句中的“须”、“向”、“国门”几个词语的理解不一致。我认为,“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  相似文献   

17.
探索性问题,就是告诉题设而不告诉结论或结论不确定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作答.《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更加重视了对探索性试题的设计,且大部分都在最后的压轴题上,探索性试题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或学生都应该重视对探索性试题的研究.本把此类题的解答策略归纳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古以降,“自”“复”常作词尾。姚振武先生对此提出怀疑。本文对姚文一一作答。并论证了什么是词尾,词尾“自”“复”的特点以及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送友人》是一首化情入景,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诗人以质朴平易的语言,清新明快的笔触,把地、人、情、物串联在“送别”的线索上,意境幽深,蕴藉风流,“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反复吟咏,使人动情、动心。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不是抒愁苦,就是抒感伤,悲悲切切。一些诗词,不管是写父子之别,。夫妻之别,还是亲友之离,总在别时的凄楚、别后的痛苦上作文章。究其实,可用北宋词人柳永的诗句作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送友人》却紧扣题中的  相似文献   

20.
<正>《龚自珍全集》中之《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为著名篇章,龚集诸本于此篇题下皆注“戊戌十一月”,当系原稿所注本篇写作的时间。而篇附后载林则徐答书,末署“愚弟林则徐叩头,戊戌冬至后十日”,一似此为林作答之日期者。考“戊戌冬至后十日”,为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1839年1月1日)。据《林则徐集·日记》(1962年中华书局版),此数日内记事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