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戏剧单元,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课本剧表演,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大家知道,戏剧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要素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由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部分组成。剧本是戏剧文学的基础,但有了剧本并不等于就是戏剧,作为表演艺术,戏剧必须以舞台演出作最后的完成.教材中的戏剧单元,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因而又称做剧本单元.剧本是供演员舞曲演出所用的脚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具有舞台性.剧本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要通过个性化的台词和人物的动作来加以体现,这一…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以下简称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同是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在戏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阅读戏剧文学,要懂得戏剧和戏剧文学的区别。戏剧是一种练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而戏剧文学是指戏剧的文学部分,即指可供阅读、欣赏的戏剧剧本,它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知道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  相似文献   

4.
戏剧的表演剧本是基础,其演员是整个戏剧表演的核心,戏剧的表演可以说是舞台上综合艺术的表现。演员可以通过戏剧表演与观众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能品味戏剧中人物语言的魅力,等等。观众通过观看戏剧作品,从而融入剧本的情境,感受戏剧中人物的性格文学性和舞台性。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每一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或多或少包含了戏剧的选段。本文笔者就根据高中语文的戏剧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戏剧教学的相关策略,给同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剧本是戏剧表演的依据,戏剧性动作首先诞生于剧本。戏剧的本质是动作的艺术。动作是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和基础。题材、内容再好的剧本,由于静止的对话太多、缺少那种能激发导演再创造欲望的戏剧动作。就很难搬上舞台。古希腊著名文艺理论家亚里斯多德在其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在戏剧批评领域,评论家比较注重戏剧的文学价值,而不是戏剧价值,人物分析独占鳌头。评论关注的主要是戏剧人物的刻画,也就是说,戏剧本身的特点被忽略了。但是戏剧毕竟是戏剧,是要在舞台上表演的,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它应该具有更多的戏剧价值。是否具有戏剧性是评价一个剧本的重要标准,本文将仅仅从戏剧动作方面来研究《麦克白》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7.
戏剧通过演员表演来反映生活的悲欢变幻,传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供演出用的脚本——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文学性与可读性,更要考虑戏剧艺术的内在要求——为演出服务。剧本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阅读剧本是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戏剧文本对话,自然有其特殊的视角——场面、冲突、台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构想 戏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供教学使用的教材单指戏剧文学,即供戏剧演出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一样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戏剧文学的舞台性,决定了它主要依靠人物语言(台词,传统戏曲中包括角色的道白和唱词)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并展开戏剧冲突,推动  相似文献   

9.
不论是戏剧还是电视剧,都需要演员创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反派人物在戏剧中的表演往往是与那些正面人物相对立的,其乖张、出位的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贾芳静 《考试周刊》2011,(38):67-68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1.
戏剧性指的是戏剧的基本属性,是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基本法则。它使戏剧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而具有其独特的生命艺术价值。它从戏剧自身表现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学构成"和"舞台呈现",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强调的是戏剧以文本形式呈现出的一些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2.
<正>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诉诸观众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是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集多种艺术因素为一体。单从语言角度论道,戏剧不能直接与剧本画等号,剧本是纯粹的文本语言艺术,呈现的是静悄悄的语言,它只是演员表演的脚本,离戏剧语言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什么这样说呢?同是剧本,造诣精深的表演艺术家会"化腐朽为神奇",蹩脚的表演者只能"化神奇为  相似文献   

13.
方群 《海外英语》2013,(21):71-72
戏剧大赛是英美文学"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英美文学的"学"。剧本改编和戏剧表演的实践能深化大学生对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如作品主题、作品情节、人物形象、舞台场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剧本作为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是剧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观照的物质载体,它只有借助虚拟的戏剧舞台.才能充分显示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才能充分唤起作者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而作为远离戏剧舞台的语文课堂,如何在戏剧教学中真实地传达出剧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昵?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思维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08,(12):22-23
戏剧影视文学 剧本结构精创作 随着影视艺术的日益繁荣,愈加需要原创剧本,而戏剧影视文学便是舞台及影视作品剧本的基础。没有编剧的首度创作,戏剧、戏曲、广播影视等作品便成了无源之水。曾火爆一时的军旅剧《士兵突击》,改编自获得戏剧文学最高奖“曹禺文学奖”的话剧《爱尔纳·突击》,其编剧兰小龙正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相似文献   

16.
宋元时代的北曲杂剧、南曲戏文都普遍采用衬字,形成了戏曲文学的独特样式.就剧本而言,造就了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文学体裁;就语体形式而言,开后世文学通俗化、口语化的先河;就戏曲艺术而言,奠定了中国戏曲艺术长于抒情和虚拟出表演的形式基础.大大丰富了戏曲文学的表现力,其影响不止于一代,不限于一体.元杂剧作为综合艺术,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艺术元素的整体.这些艺术元素来源于不同的艺术样式,有着各自的长处与特点.它们在戏剧这一艺术整体内部互相矛盾、制约、交流,溶合,推动着戏曲艺术的变化与沿革.除了社会生活的要求,不同地域、风格、剧种的交流之外,各种艺术元素在戏曲内部相互制约与相互突破的矛盾运动,也是决定戏剧形态,包括文学形态(剧本)、音乐形态(曲调)、表演形态(科介)的重要动因.中国戏曲艺术第一个辉煌点元杂剧,应该是多种艺术溶合交流的产物.今天,元杂剧的曲调久已失传,它的表演程式(科介)也难以再现,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只有元杂剧的文学形态剧本.尽管剧本与演  相似文献   

17.
<正>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从文学角度说,戏剧是指为舞台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在近年中考作文中,通过编撰剧本来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而表达主旨的佳作层出不穷。这类文章,多以对话描写为主,通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反映某一社  相似文献   

18.
戏剧教学指的是有关戏剧文学(剧本)的阅读教学。剧本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戏剧表演的基础,是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学。剧本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角度、口吻描述生活,而是主要以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台词)展示生活、构成内容。剧本的台词往往富于动作性——充分体现着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之间的冲突及情节的进展。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讲究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故而“集中性”是剧本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戏剧通过演员表演来反映生活的悲欢变幻,传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供演出用的脚本——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文学性与可读性,更要考虑戏剧艺术的内在要求——为演出服务。剧本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阅读剧本是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戏剧文本对话,自然有其特殊的视角——场面、冲突、台词。  相似文献   

20.
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实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我们要鉴赏的戏剧作品具有双重性,既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又可以让读者阅读的剧本。对这一具有双重身份的戏剧作品,我们该如何来鉴赏呢?一、鉴赏高度集中的戏剧冲突常言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就是说戏剧冲突是戏剧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在鉴赏戏剧时,把握好矛盾冲突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剧本中的矛盾冲突是多样的,有人物之间的矛盾,人物自身的矛盾,甚至是人与环境的矛盾。所以,我们鉴赏戏剧中的矛盾冲突,首先要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