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渴示悲剧性民族心态,反思古华夏文明命运"为主题的电视系列片《河殇》,它的历史观,本人觉得是不能苟同的.下面就《河殇》的历史观谈点看法.《河殇》作为一部宏观审视中华文明命运的作品,它所包含的历史观是多元的.其中既有斯宾格勒关于文化兴衰周期的阐释,又有汤因比关于对特别困难挑战与应战造成了文明起源和衰落解体的说明;这里既有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民族相继更替、东方历史发展停滞的思想底蕴,又不乏地理环境决定论、欧洲中心论、历史宿命论等非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河  相似文献   

2.
评《河殇》的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系列片《河殇》,在大学生中引起广泛的、意见不一的反响。我们当时曾结合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组织过讨论。深感《河殇》的出现及其社会反应,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政治现象。而《河殇》的作者们的政治意图之强烈而明确,是十分显然的。经过近几个月的制止动乱、平息暴乱的斗争,人们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实质。《河殇》以文化反思的面目出现,因此,剖析一下它的藉以反思的文化观,可以更好地认清其真相和实质。这里,谨结合我们当时组织讨论过程中取得的认识,略作归纳,缕陈于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艺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有何突出表现?《河殇》就是极少数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产物,《河殇》是顽固坚持自由化的人向党、向社会主义猖狂进攻的典型代表。一曲《河殇》,它为煽动全国性的动乱和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舆论准备。 《河殇》这部电视系列专题片,利用大众化的传播媒介,鼓噪一时,毒汁四溅;因而揭露《河殇》的反动实质,肃清《河殇》的政治影响和流毒,在深入、持续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今天,尤其显得必要。  相似文献   

4.
5.
1988年下半年,电视系列专题片《河殇》两次由中央电视台播出,风靡一时,十几家报刊转载了它的解说词,三四家出版社把解说词印成单行本,不少报刊争相报导、发表评论,颂扬之声大作。有人说:“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还没有人这么深刻、具体地分析、观察过我们民族通盘的历史。”吹捧得够厉害的。还有人说,它是“划时代的史诗”、“我们时代伟大的诗篇”等等,不一而足。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河殇》宣扬的都是一些什么东两,《河殇》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7.
8.
河殇     
王开岭 《课外阅读》2012,(21):27-29
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孔子1河流一词,我惜的是个"流"字。流,既是水的仪表,更是水的灵魂。有次在朋友的画里,发现一条极美的河。我问,你是怎么想象它的?她说,画的时候,我在想,它是有远方的水。这念头太漂亮了。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吧。水,在天为星,在地为溪。每一滴水,都有跑的欲望,哪怕一颗露珠。水的冲动,水的匀细,让古人发明了滴漏,收集光阴。河姆渡出土的陶罐,早期刻的是水波纹,后来是浪花纹、漩涡纹、  相似文献   

9.
河殇     
[作者审题构思]《河殇》里所记述的一切,便是我童年时难忘的一页。主人公“大哥哥老师”的真名为李山,他来到山里的那一年才19岁。那么年轻那么好的老师却只教了我们3年就永远地走了,只因为护送过河的我们,这实在令人痛心。而文章中那个要老师吃万花油的傻女孩就是我。当时,李老师患了重感冒,他背起我过河的那一刹那,我分明感到了他那发着高烧的身躯正微微地颤抖,虽然那时,我还不懂事,不知何为爱何为情,思想意识也很单纯,但那一刻的感受我却永远的记下了,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忘记。参赛前夕,我把这种感受告诉了指导老师,他…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甚嚣尘上的氛围中,《河殇》以标榜反思黄河文明和民族历史的面目出现,作者为他的政治主张装潢了历史文化的煌煌论证,故而哗众取宠于一时。在学术开放、文史相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渗透发展的当代,非专业学者涉足国史已不鲜见,史学界一直是十分欢迎那些跨专业操作的学者们能给史坛吹来清新之风。然而,《河殇》的作者涉足史坛,  相似文献   

13.
14.
论中国传统文化及《河殇》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连续片《河殇》在中央台播出后,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强烈反响,成了有争议的热门话题.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也纷纷发表意见,对《河殇》提出不同看法;著名政论家梁厚甫先生则认为中国文化是"犬儒文化",是世界消极文化之一种.最近,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举行了《河殇》座谈会,与会的文、史哲方面的专家、教授展开争鸣,有的热情赞扬,有的全盘否定.对《河殇》的巨大分歧,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看法上的巨大分歧.  相似文献   

15.
16.
17.
《河殇》作者自我标谤:这一电视政论片创作的初衷,是集“中国当代思想界精英”进行一次“对民族历史、文明、命运的全面思考”,可是,“河殇”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的“全面思考”却只断到“戊戍变法”就嘎然而止,对此后大半个世纪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两代人探索与奋斗的历史只字不提。《河殇》口口声声要继续“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却恰恰对“五四”时期一代热血青年探索与奋斗的主要遗产也只字不提。  相似文献   

18.
1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写陋室,不从陋室下笔,而从侧面着墨,给人以笔饱墨酣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是文章的第一层,说明衡量事物必须完其实质,不能为表象所感.同时,又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斯是陋室,帷吾德馨。斯是,这是。这两句为全文立论的中心.下面的文字都是由此所生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写陋室内外的自然景色.也点明陋室所在地的偏僻幽静.谈笑有鸿儒,  相似文献   

20.
一、题解:《原君》选自《明夷待访录》。该书写成于一六六三年,是一部反对帝制的著作,其中充满了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原君》是黄宗羲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著作。原,推究事物的根本和开端;原君,推究为君的道理。这篇文章根据古代传说和历史记载,托古砭今,推论了君主制度的起源和君主的职分,发挥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