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是艺术、科学与文化等有机融合的综合载体,两周各诸侯国建筑艺术当中丰富的科技内涵是这一时期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者之间的艺术和科技特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大师粱思成曾说过:"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粱思成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为解读中华古代建筑艺术的奥秘,"曾历经坎坷而终身不渝,虽身陷罹难但至死无悔",造就了他可歌可泣的悲喜人生。粱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以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古代建筑构造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建筑的兽吻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独特的"文脉"向世界彰显着它无以伦比的魅力。兽吻根据其种类、材料、用色、造型、功能及寓意等方面的差异,代表了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兽吻把建筑的功能与艺术造型美妙的结合在了一起,起到了建筑艺术中的完美和谐的统一。兽吻体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李东红 《金秋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李东红 《今日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李洋 《科技风》2012,(1):253
建筑有其建筑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追求,各个国家、地区的建筑都是不同的。希腊的庙宇、哥特式大教堂、文艺复兴教堂、现代钢筋混泥土立方体建筑、中国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不同的建筑反应不同的东西,并各有其优劣。进一步分析中国古代的宫殿艺术,并阐述了中国封建礼制,来更好的认识中国建筑,审视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7.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建筑文化代表之一,在建造、选址、规划、装饰等方面不但融合了传统哲学思维、地域风俗文化,更完美地遵循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其科学的环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帝王的陵寝建筑文化举世闻名,灿烂辉煌,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古代墓葬制度的起源及墓葬制度普及的原因。并且以秦始皇陵、唐太宗昭陵和明十三陵为例说明了古代帝王陵寝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3)
雅典历经四千多年,被誉为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历史上一颗瑰丽多彩的明珠。而闻名于世的雅典卫城建筑群,就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样是希腊民族的象征。它那硕大多变的柱式、宏伟庄严的庙宇、宏伟优雅的建筑形式、精致美妙的建筑雕刻,充分显示了古希腊人民的智慧。它那辉煌灿烂的建筑艺术与技术在人类建筑史、艺术史上是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誉为欧洲文化的瑰宝,对后来西方的建筑艺术乃至全世界的建筑艺术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帝王的陵寝建筑文化举世闻名,灿烂辉煌,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古代墓葬制度的起源及墓葬制度普及的原因.并且以秦始皇陵、唐太宗昭陵和明十三陵为例说明了古代帝王陵寝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宋可 《科协论坛》2007,(8):402-403
中国古代艺匠利用木构架结构的特点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屋顶,又利用丰富的装饰手法锻造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特征的外观,除了使房屋躯体具有艺术的外观形象外,更让建筑艺术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等级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初步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分析了它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基础,其核心是儒家的宗法制度和礼制;说明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聚落、住居建筑的发展演变的影响和作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某些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建筑不仅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需要融入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艺术文化因素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就有所体现,一直发展至今。艺术文化在现代的建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够提高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从古至今的建筑都与艺术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并在建筑的不同环节设计中体现着艺术文化,在建筑中融入不同的艺术文化,有利于实现对不同建筑形式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先本文就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3,(24):73-74
穿越千年时空,古建筑往往成为凝聚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一直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你都知道么?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现有的建筑物中,不少建筑物的建筑外在形式和结构上都渗透着艺术文化。纵观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每个朝代的建筑物在建筑形态上都与其他朝代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这是因为每个朝代所崇尚的艺术文化不同所致。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的艺术文化和建筑设计的风格,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艺术文化才可更好的被保留和传承下来。建筑是反映艺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艺术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设计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主要就建筑设计和艺术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闻名中外的永定土楼,位于福建闽西永定县,其土楼建筑,都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依循阴阳变化的法则来设计的,具有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的集中反映,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7.
崇尚自然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的奇观。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浸透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沉淀,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写照,这种艺术要被传承和发扬。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汲取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髓,发现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化极为灿烂,由于历史绵长,也有许多的古代遗址保存至今。这些遗址当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对现代数字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遗址在数字艺术上的应用,以敦煌遗址为例,分析古代遗址在数字艺术,尤其是数字插画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建筑除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文化内涵。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何德彬 《科技风》2011,(15):200-201
古建筑艺术构件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与发展地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佛山老城改造过程中古建筑艺术构件保护与利用的探索,提出旧城改造对古建筑地方历史文化元素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