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主位述位功能主义理论 1.关于主位述位 根据主位述位功能主义理论,—个句子可以从交际功能的角度分为“主位”(Tiptoe)和“述位”(Rheme)。主位往往是句子的第一个成分,说明话语的主题,从而成为句子其余部分叙述内容的起点,因此主位是叙述的出发点、对象和基础;主位之后是述位,它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是叙述的核心内容。主位通常传递交际双方的已知信息,述位则通常传达受话者未知的新信息。主位可以分为简式主位(simple theme)、  相似文献   

2.
信息的新旧与交际力直接相关,而句子结构成分在句中的位置与交际力的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句子主位/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都可以归入句子的交际结构这个概念范围,但其研究内容并不相同。语用结构似应以词序研究为中心内容,而信息结构以信息焦点研究为中心内容。把两分开来研究,才可能把实际切分理论带出困境。  相似文献   

3.
毕波 《现代语文》2007,(4):40-41
一、引言 "主位"和"述位"的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Mathesius提出的,他把句子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分别是主位和述位,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而述位则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后来德国语言学家布斯特又将主位和述位称为主题和述题,主题指叙述对象,是已知信息,述题指对叙述对象的说明,代表新的信息.例如:  相似文献   

4.
无论何种语言其句子和短语都具有传递信息的特点。韩里德(M.A.K.Halliday)从信息的观点出发,把句子或短语分成两个部分:主题(Theme)和述题(Rheme)。主题是句子的前一部分,是传递信息的出发点,是为从这一点出发而后展开的话题提供线索和范围。述题则是句子的后续部分,是对主题的说明。例如: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主位述位功能主义理论1.关于主位述位根据主位述位功能主义理论,一个句子可以从交际功能的角度分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主位往往是句子的第一个成分,说明话语的主题,从而成为句子其余部分叙述内容的起点,因此主位是叙述的出发点、对象和基础;主位之后是述位,它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是叙述的核心内容。主位通常传递交际双方的已知信息,述位则通常传达受话者未知的新信息。主位可以分为简式主位(simpletheme)、多重主位(multipletheme)和句式主位(clausaltheme)三类。简式主位(simpletheme)体现一种功能,可以…  相似文献   

6.
任何句子都体现了语法结构、主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重叠,主语·谓语是句子语法结构中主要成分的基本词序,而信息结构中已知·新知构成了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然而,在特殊的语境下会产生基本句的交际或修辞变体;它反映在这两种结构中主语和谓语(谓语某部分)、已知和新知位置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无法改变句子主述位结构中主位·述位的基本顺序。因而也不存在主述位倒置。所谓倒装句并不是只有使主、述位的基本顺序颠倒而成立的。倒装句是指主谓倒装及其它成分倒装的句子,仅存在于语法结构中。  相似文献   

7.
日语当中的题述句,指的是由主题部和叙述部构成的句子结构,含有这种结构的句子叫做题述句。汉语从语用学角度也提出了主述结构这一类似日语题述句的句子类型。除了"は"提示句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提示方式构成题述句,本文从陈述方式角度出发主要对比研究日汉题述句的当中除"は"提示句以外的题述句的句子构造。  相似文献   

8.
朱淑芹 《文教资料》2009,(12):47-49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其语言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篇章语言学中的主位+述位理论为指导.探讨英汉语篇中主位+述位推进模式与主题+述题推进模式的异同,以及在英汉翻译中主位与主题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维吾尔语动词的分类──试谈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论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动词起着核心作用。因为只有动词才能够表达各种状态的变化、事件的发生和动作的进行。因此,一句话所表达的命题中一般少不了一个动词。传统的或结构主义的语法学家在分析句子成分时,一般用二分法把句子先分成主语(或主题)和谓语(或述题)两部分,然后在谓语部分里再分析动词及其宾。状。补等其它部分。这说明,在一句话中作谓语的动词和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最核心部分。两者都不可缺少。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也接受了这一看法。在他们的短语结构规则中句子被描写为S→N…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属不同的语言类型,章探讨了汉语主题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四种英译法:1.对应法,因为汉语的主题和述题有时与主语和谓语一致;2.增添法,因为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存在;3.调整法,因为汉语中动作方向是从主题到述题;4.切分法,因为汉语主题和述题有时可有不同的切分,由此主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句子强调主谓关系,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句子常以主题-述题的结构出现。在汉译英时译者应充分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可尝试以下四种方法:使用被动结构、使用therebe结构、添加主语及更换主语,将汉语主题结构译成符合英语句法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两种语言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本文探讨了汉语主题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四种英译法:1,对应法,因为汉语的主题和述题有时与主语和谓语一致;2.增添法,因为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存在;3.调整法,因为汉语中动作方向是从主题到述题;4.切分法,因为汉语主题和述骨时可有不同的切分,由此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3.
尽管汉语与英语的句子似乎大多符合主语—谓语—宾语及修饰语—被修饰语这一语序,但实际上两种语言具有本质的差异。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而英语则是主语突出型语言.“主题—述题”结构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但英语很少使用主题结构,一些通过主题化生成的主题句也主要是为了某种语用或修辞目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14.
说“连贯”(续)马汉彦(三)述题连贯述题连贯,是凭借述题之间相同、相类、相对等语义联系,跟话题连贯一样,也是用“词汇衔接”的形式来连接连续的话语。述题和话题都是句子的语用成分,它们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句子的语用结构,但是它们也具有连贯功能,可以起连接的作...  相似文献   

15.
1.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1.1主位结构主位结构是指主位和述位的结合体。主位和述位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的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修斯提出的。该学派的学者在功能句子观的框架下提出了"交际动态说"。主位和述位这两个概念提出的目的是研究句子中不同成分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的作用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6.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都将每句话分成一个一个的信息,把所讲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强调,使要传达的信息按先后排列起来,以便对方比较容易理解谈话的意思。一个句子可能只提供一个信息,也可能提供好几个信息。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信息,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个是主要信息,也就是英国语法学家夸克(Quirk)等人所说的信息焦点。在一个句子的几个信息中,有些是已知信息,另一些则是新信息。已知信息就是听话人已经知道的事情或根据语境而得知的事情。新信息就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还未知道的事情。本文着重讨论英语和汉语句子中主要信息的分布。知道了句子中主要信息的分布,听话人就会更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思,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选择题不仅灵活多样,而且其内容可涉及到语法知识的各方面。做选择填空题,不能凭印象糊里糊涂乱造一通,在实际交际或命题中,往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而这种语境又常常是命题人设置选项制约答案的依据。因此完成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 一、记忆筛选法 首先根据所给句子、答案选项以及句意,确定该题的考查要点。如: 1.There’s inside theletter,is there? A. anything B.something C.nothing D.everythhing 根据题干和选项得知该题的考查要点为…  相似文献   

18.
柯莲珠 《考试周刊》2010,(55):100-102
目前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句子意义及语法分析。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本文提出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渗透的重要性.并且分析总结出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从四个方面去渗透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一、主位理论的概述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的概念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Mathesius(1947)提出的,他提出一个句子可以划分为主位、述位和连位,位于句首的在交际中引出话题的成分称为主位,是已知的信息;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是新信息,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连位是把主位和述位连接起来的过渡成分。后来系统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韩礼德和汤姆森接受并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主位结构通常由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主要成分,其余部分是述位,是围绕主位逐步展开的内容。主位可以根据本身的复杂程度分为单项主位、多项主位…  相似文献   

20.
仲方方 《文教资料》2010,(16):32-34
韩礼德的主位结构理论将单个句子划分为主位和述位两个部分。主位是话语的起点,是已知信息,通常位于句首。述位是与主位有关的话,是未知信息。当众多句子集合在一起,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导致主位—述位推进模式的产生,而认真研究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则会对翻译实践和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