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工程是一个艰苦行业,其工程硕士的培养应当本着一切方便学生与企业合作,尽最大可能到企业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制度、教学管理与监督上严格把关,特别是论文质量实施预答辩与修改内容报告制,确保论文质量,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级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分析企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自主创新的需求和为适应企业需求需要解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需求的基于知识创新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依据目前国内外的工程硕士教学现状,分析国内工程硕士的课题研究方向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着脱轨现象,上理论课时间也不足等。借助于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双导师制、灵活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较强的工程实践实力和创新实验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4.
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求"实"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业工程行业特点,本着服务的理念,做好工程硕士生源的动员工作;采取"量体裁衣"式的授课方式;抓好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的实用性,立足于解决矿山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严格把握学位论文质量关,是培养高质量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阐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创新工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具体分析了如何在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学位论文、管理体制等方面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硕士教育品牌,以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  相似文献   

6.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荣 《考试周刊》2007,(44):86-87
工程硕士是高等工程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一种新的培养类型,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为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本文试图以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设置与定位为基点,寻求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军队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工作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根据近年来学院在相关领域人才培训和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就优化军队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分析了教学方式、导师制度、论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工程硕士创新体系从而提高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课程硕士角度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强化轨道交通特色 创新培养模式 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轨道交通主战场,坚持"先习而后学"的工程教育理念,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及工程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优秀职业素养和轨道交通特色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懂技术的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社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入手,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为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佼佼者,在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有其独到之处。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院与科尔曼·冯工程领导研究所联合开设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未来工程的领导者为导向,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申请、课程设置、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鲜明的特色体系,对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思路,抓住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一条和谐互哺的发展道路以及实践创新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下文简称工程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必须改变传统培养观念。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培养环节进行了充分探讨,力求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多样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将欧美工程硕士教育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进行对比,并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就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以期达到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符合当今社会需求,而且还承栽着社会历史和个体发展的责任,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了市场需求导向型、大学精神导向型和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型的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各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