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歌行体可分为“入律”和“仿古”两种形式.入律歌行的语言形式以七言句式、律句和拗粘拗对、一韵四句或八句、换韵平仄交替为主;其规整者如《长安古意》和《圆圆曲》,由多首绝句、律诗组合而成;歌行体的对仗则较为自由.  相似文献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七言歌行,属于古体诗行列.基于岑参边塞诗的“奇”以及歌行体的韵律节奏,从奇景、奇意及押韵两个方面分析这首诗.  相似文献   

3.
李白接受与模拟汉魏六朝古诗而创作的大量七言歌行,是唐诗成就达到最顶峰的标志之一,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也创作出了许多七言歌行,一般认为在题材与风格上他是受了杜甫的影响,其实,从题材、语言、艺术手法三个方面考察,他更多地是接受与取法了李白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过程中,卢照邻与骆宾王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卢照邻"端丽不乏风华",古质而有骚语,七言一贯到底,而稍感板滞;骆宾王则三五间杂于七言之中,以赋为诗,叙事代言,不乏创新,然终嫌浮靡,殊少风骨,乃其微瑕.二人的创作实践分别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诗中七言歌行体的扛鼎之作。诗歌明白晓畅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手法,令人叹为观止。但让读者为之动容、感慨良深的当是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正因为感情深笃,因而广为传诵。唐宣宗李忱赞誉日:“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多彩,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诗人笔下得到了生动深切的反映,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蔚成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在现存的近五万首唐诗中,将近一万首是绝句,它们是唐诗中的艳丽的奇葩。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它继承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自风,雅、颂衰亡以后,一变而为骚体,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唐人绝句,起源于乐府民歌,始孕于文人联句,到唐初开始盛行,诗人们开始广泛采用这种诗体写作。王  相似文献   

7.
“梅村体”较全面地继承了历史上七言歌行的优秀传统,尤其以唐诗为宗,学习借鉴初唐“四杰体”、杜甫“少陵体”和元、白“长庆体”最为突出。“梅村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内容更客观厚重,形式更工整欧丽,结构更新颖复杂,开启了七言歌行和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七言古诗、乐府与“歌行体”的关系为切入点 ,从唐前歌行体的演化历程及其发展阶段 ,对唐代最终成型的新兴诗歌样式“歌行体”的诗体定义和形式特点作了界定与阐述。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李白的歌行的考察与确认 ,论析了其歌行以“主体性”为内核的表现形态和艺术特征 ,从而肯定了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与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益的绝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李益算不得名家;在新编的文学史上,甚至找不到他的名字。但是,李益的绝句,历来评价很高,颇负盛名。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也说:“益七言绝,开、宝以下,足称独步。”清代一些著名学者、诗人,大多也持此观点。例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至于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更是说:“若论绝句,则李十郎之雄浑高奇,不特冠冕十子(指大历十才子),即太白、龙标,亦当退让。”把李益绝句说成连李白、王昌龄“亦当退让”,这仅是一家之言,未必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李益的绝句,确实具有极高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为大多数人公认的是,唐代绝句(特别是七言绝),盛唐首推李白、王昌龄,中唐则以李益、刘禹锡为胜,晚唐之冠是杜牧、李商隐。总之,李益为中唐绝句的代表作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已早有定论。  相似文献   

10.
绝句的体裁来源于汉魏乐府民歌。明胡应麟说:“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五言短古,杂见汉魏诗中,不可胜数。唐人绝句实所从来。七言短歌始于陔下,梁陈以降,作者坌然。”(《诗薮》卷六)。 关于五言绝句的起源,胡氏的说法不为无据。但是,七言绝句的起源,则众说纷纭。胡氏谓七绝起源于《陔下》,但《陔下歌》每句都有一个助词“兮”字,实际上是一首六言诗,而非七言短歌。王夫之《姜斋诗话》谓“七言绝句自歌行来”,刘永济先  相似文献   

11.
以许渊冲等英译的《唐诗三百首》为蓝本,从汉语颜色词起源、构成及文化意义的角度对颜色词翻译的一般规律和翻译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诗歌中颜色词所占的比重很小,其喻体取向的差异也不大,但是这些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中,其使用频率、搭配、引申词以及其喻体的意义都是不同的。通过对英汉诗歌中颜色词的收集、展现与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英汉诗歌各自的的文化特点,从而更深层次地领略其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设计是上海中小学劳技新教材新设的内容,也是整个新课程的创意之一。劳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使用,需要从教学的角度,准确把握设计的属性,明确设计教学的目的,努力探索设计教学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皇子封王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经常发生,唐王朝也不例外。其中,又以唐太宗时期和唐玄宗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他们的皇子封王各具特点。唐太宗给予皇子的封王称号大多沿用古代的诸侯国名,他不仅把王子调到地方任军政、行政长官,而且还给予王子实封户;唐玄宗给予皇子的封王称号则基本沿用州名,他把王子集中在十王院、百孙院中,虚授给他们官职,并不到任。  相似文献   

15.
唐代墓志中表幼年的词语,有一部分是由用典产生的。它们分别出自《诗经》、《礼记》、《左传》以及各类史书典籍。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而且使语言更加精炼形象。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包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在手工业、音乐和医学等方面尤为突出,显示了唐代职业教育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其中的某些经验为今天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唐代墓志是辞书编纂和修订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选取其中若干词语进行诠释,以供《汉语大词典》编纂者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人选唐诗”体现了唐人对本朝诗歌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唐人选唐诗”成为学术研究对象,滥觞于元,开始于明。清代学者对“唐人选唐诗”特殊价值和不足之处,认识得比较深入,对其研究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19.
李东阳称“唐人不言诗法”,而实际上唐人不但言诗法,而且其诗法理论是相当丰富和深刻的,与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唐代的诗法理论以近体诗为主要讨论对象,探讨并最终解决了声律、偶对、势体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而促进了近体诗学及近体诗创作的全面成熟和繁荣。  相似文献   

20.
在唐传奇中,有三篇写唐玄宗的历史纪实小说:《长恨歌传》批判了唐玄宗好色纵欲、荒政致乱;《开元升平源》歌颂唐玄宗求贤心切、虚心纳谏;《东城老父传》揭示了唐玄宗喜好斗鸡,导致朝政荒废,国家衰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玄宗在位时早、中、晚期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