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理想和信念是与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现象。人们通常认为它们只同理性认识相联系,实际上它们是既同理性认识相联系,又同非理性认识相联系。经过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理想、信念是理性的;未经过理性思考而盲目接受的理想、信念就是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类极为宝贵的天性。有了这种天性,人类就能积极地去认识客观自然界、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及精神世界。人出生后开始的反应与反映活动,就是在与本能相联系的无意识好奇心驱使下发生的。好奇心与后天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便逐步发展为个人的兴趣、爱好。虽然人类的知识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但从事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如何实践,则与人的好奇心,以及由好奇心逐步培养起来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兴趣和爱好在认识中的功能,主要有选择性、驱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主体问题研究一直是传统哲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在虚拟认识中,只有具备了基本信息素养的主体才可以称之为虚拟认识主体,并导致认知主体的虚拟化存在——软智能体的涌现,在厘清了现实主体与虚拟认识主体虚实相生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证了人的当之无愧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以被书写的欲望在主体建构和自我实现中的作用作为评判欲望叙事的标准,他反对以欲望为中心的叙事目的,始终以欲望中的主体作为观照对象和表现焦点,从匮乏和泛滥的欲望以及欲望流转的交易渠道中实施主体救赎。他批判了三种基本人欲之"绝对需求"匮乏造成的欲望受阻及其带来的主体受限和受控的消极后果,也对欲望叙事中的道德"自激"加以嘲讽。他否定了欲望流转和交换的种种渠道,对于主体陷溺于欲望排序中的统辖关系困境倾向于一种寓于消极形式之中的积极抗争,这表现为对"性欲"之表达功能的开掘。  相似文献   

6.
四假象说是培根哲学中最著名的部分之一。在四假象说中,培根分析了阻碍人们正确认识的四种假象或者说是偏见,提出要将感觉与理性结合起来解决偏见与正确认识之间的矛盾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他的经验归纳法。偏见属于我们现在所谈的主体认识结构问题,培根看到了偏见对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消极作用,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系统、深刻地探讨和解释主体认识结构问题的第一人。培根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具有局限性,是否定性的,没能看到主体认识结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认识论认为,认识是知、情、意的综合性活动。意识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因素,理应进行认真的研究。由于意识形态的偏见,"意志"问题在我国长期被排斥于哲学研究之外,因此而严重地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意志理论的当代阐释和发展。为了深化认识论研究,我们不仅应当对意志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阐释,消除对它的不必要误解,而且应当深入地研究意志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构型大纲和功能与意念大纲都曾对ESP教学产生过影响,由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局限,带来了ESP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综合两种大纲的特点,提出建立一套适合我国ESP教学的综合性的教学大纲:结构-功能大纲,以提高ESP教学的质量,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必然要求社会、高校、政府三者成为其发展主体,发挥各自的主体功能,以科学的功能体系保障高校创业教育良性发展.通过对比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功能定位,发现美国"社会主导、高校主动、政府协调"的协同化模式使高校创业教育在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合力推动下获得良性发展.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呈现"政府主导、高校被动、社会旁观"的政府孤立主体主导特点,未能发挥高校、社会应有的主体功能,该特点使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合力、功能效果不佳.借鉴美国经验,实现社会由"边缘旁观"向"核心引领"的效力提升、高校由"被动参与"向"主动推进"的功能优化、政府由"全面主导"向"宏观引导"的职能转变,应是未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体功能定位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了影响高校物流双语教学效果的个主要导致要素之间的关联,提出提高物流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是师范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它是以增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坚定职业信念为主要内容,以教育学理论,观点,方法为中介,提高师范生的职业道德认识的。具体讲,教育学具有培养师范生的“乐业”品质,启发师范生的“教育爱”,增强师范生的“人师”意识等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因此,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追求。价值是人的认识所应把握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指引人们从事认识活动的动力因素与内在尺度。价值体现的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满足需要间的关系,是需要在人的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主体满足需要的愿望和动机,集中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在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定向作用、评价作用和调节作用。价值在认识中的作用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类在认识活动中,不仅要追求真理原则,而且要追求价值原则,不仅要追求认识是正确的,而且要追求对人类自己是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为了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人们必须重视价值在认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愿望在认识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愿望是认识活动的内在动力;愿望制约着人对对象的理解;愿望决定着认识对象的选择。愿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愿望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化环境的变化并非绝对同步,主体愿望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单独拓展对主体愿望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逻辑是人的全部意识活动的必要条件。逻辑在认识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四种作用:逻辑使人的认识具有秩序性、本质性、严密性和预见性。逻辑在认识中的作用来源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艺术魅力在于她鲜明的性格特征,病态的精神世界和女性性别的悲剧。曹七巧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情欲与钱欲的不可调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对情爱的渴念的激烈冲突,最终在“金的枷锁”下,情欲与钱欲一起耗尽人的生命。《金锁记》中鲜活的“七巧”形象,源于人性自我的深度审视。  相似文献   

16.
从仕途流落到市井,以创作为职业是元代文人开创的新局面,科举制给读书人“金榜题名”的诱惑,成了元代文人缘起于体制的结构性心态,元杂剧是他们欲望介体的展览。  相似文献   

17.
“功能教学”是我省一项新鲜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它是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语言基本功能,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从言语的交际功能角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操练;教学过程,就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指导学生方法的过程;“功能教学”紧紧围绕语言功能进行教学改革,力求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性、教学内容丰富性、课堂教学生性、教学评价综合性;”以“功能教学”为主线,达到“教学设计情境化、教学环节功能化、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伴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而来是古典希腊城邦的衰落,希腊化世界诸王朝处于地中海世界支配地位,财富也随之流传到这些希腊化世界城市之中,这些城市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城市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宏观雄伟、装饰奢靡、种类多样,因而,城市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发展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目前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可分为21种,其中强度最大的四位需要依次是友情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自立的需要和心理素质的需要,这表明大学生的总体需要结构是积极健康的;强度最弱的四位需要依次是权力的需要、性的需要、奉献的需要和助人的需要,大学生需要发展的社会性弱化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需要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姑妄言》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长篇世情小说,作者曹去晶根据明末清初社会现实描绘了一幅明清易代时的市井众生图,全方位地揭露和抨击了明末清初的污浊世情和人性的阴暗面,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理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